铁路机车的单元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3187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铁路机车的单元制动器,其闸瓦间隙调整机构由导向套、调整弹簧、轴承、调整螺母、调整套、导向螺母、导向螺母套、调隙挡、挡圈、端盖构成,导向套套在螺杆上,调整螺母旋在螺杆上,轴承的一个圈紧配合在调整螺母的A面上,调整弹簧一端支承在轴承上,一端支承在导向套上,导向套的左端装有弹簧挡圈,导向螺母旋在螺杆上,轴承的一个圈紧配合在导向螺母的B面上,调整套的C面紧贴在导向螺母的左端面上,导向螺母套右端通过紧固螺纹旋紧在调隙挡上。(*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机车的单元制动器。铁路机车的制动是通过闸瓦压在车轮上而完成的。由于制动是干摩擦,闸瓦与车轮的接触面磨耗量大,形成闸瓦与车轮的间隙增大,所以必须有间隙调整机构来使二者之间的间隙保持在规定的间隙X内,这样就必须在制动器中有间隙调整机构。由于每一个车轮均要制动,故铁路机车的制动大多是采用单元制动形式,即采用独立作用式的单元制动器。目前铁路机车制动器中闸瓦与车轮的间隙调整机构大多采用棘轮棘爪结构,这种结构制动装置很容易发生棘爪折断、扭簧脱落、摆杆断裂,常常不起闸瓦与车轮的间隙调整作用,全要靠司乘人员时刻关注,一旦闸瓦间隙大了,必须手工调小。另外,棘轮棘爪机构一次补偿轮瓦磨耗量很小,也容易产生制动时间长或连续制动的情况下,因车轮与闸瓦磨耗量大,得不到及时补偿而使制动力减小的问题,从而造成事故。本技术的任务是提出一种性能稳定的、能自动调整车轮与闸瓦间间隙的铁路机车的单元制动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铁路机车的单元制动器由闸瓦机构,闸瓦间隙调整机构、制动动力机构、还原机构、锁紧机构构成。闸瓦机构由闸瓦、闸瓦托、闸瓦签、闸瓦撑组成。制动动力机构由制动缸、皮碗、推杆、缓解弹簧组成。闸瓦间隙调整机构由导向套、调整弹簧、轴承、调整螺母、调整套、导向螺母、导向螺母套、调隙挡、挡圈、端盖构成。导向套套在螺杆上。调整螺母通过非自锁螺纹旋在螺杆上,轴承的一个圈紧配合在调整螺母的A面上,调整弹簧一端支承在轴承上,一端支承在导向套上,导向套的左端装有弹簧挡圈,调整螺母与调整套在Z1接触面上均做成类似于锥齿轮样的锥齿,在调整弹簧的预紧弹力作用下导向套左端压紧在弹簧挡圈上,调整螺母具有锥齿的面上的锥齿就与调整套上具有锥齿的面上的锥齿紧紧啮合在一起。导向螺母通过非自锁螺纹旋在螺杆上,轴承的一个圈紧配合在导向螺母的B面上,导向螺母与导向螺母套在Z2接触面上也均做成类似于锥齿轮样的锥齿。在调整弹簧的预紧弹力作用下,导向螺母上具有锥齿的面上的锥齿与导向螺母套上的具有锥齿的面上的锥齿紧紧啮合在一起,并在制动动力机构作用下,使调整套的C面紧贴在导向螺母的左端面上,导向螺母套右端通过紧固螺纹旋紧在调隙挡上,在调整套和导向螺母套上均设有键槽,键槽中有键,在键的作用下,导向螺母套不能相对于调整套转动。调隙挡装在端盖内,并套在螺杆上,端盖左端装有挡圈,调隙挡要在端盖内沿轴向左右移动,它们移动受挡圈和端盖的E部介面限制,其移动量等于闸瓦与车轮间的间隙值X。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结构中的闸瓦间隙调整机构,能自动调节闸瓦与车轮的间隙,保证在制动力下,能使闸瓦紧压车轮而有优良的铁路机车制动效果。而现有技术由于不能自动调整车轮与闸瓦间隙,当间隙大时,必须人工检修、调整,操作困难。一旦漏检,则会使制动失灵,造成事故。本技术消除了现有技术的事故隐患,完成了专利技术任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图2是图1中I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II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图3中调整套和导向螺母套的连接结构图图5是图1中III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1、图5中调隙挡和挡套的连接结构图图7是图1、图5中挡套和端盖的连接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铁路机车的单元制动器由闸瓦机构,闸瓦间隙调整机构、制动动力机构、还原机构、锁紧机构构成。闸瓦机构由闸瓦(32)、闸瓦托(2)、闸瓦签(31)、闸瓦撑(30)组成。制动动力机构由制动缸(25)、皮碗(24)、推杆(26)、缓解弹簧(27)组成。闸瓦间隙调整机构由导向套(5)、调整弹簧(6、28)、轴承(8、14)、调整螺母(9)、调整套(10)、导向螺母(11)、导向螺母套(12)、调隙挡(16)、挡圈(15)、端盖(22)、螺杆(21)构成。导向套(5)套在螺杆(21)上(图2)。调整螺母(9)通过非自锁螺纹旋在螺杆(21)上,轴承(8)的一个圈紧配合在调整螺母(9)的A面上,调整弹簧(6)一端支承在轴承(8)上,一端支承在导向套(5)上,导向套(5)的左端装有弹簧挡圈(3),调整螺母(9)与调整套(10)在Z1接触面上均做成类似于锥齿轮样的锥齿。调整弹簧(6)的预紧弹力使导向套(5)左端压紧在弹簧挡圈(3)上,调整螺母(9)具有锥齿的面上的锥齿就与调整套(10)上具有锥齿的面上的锥齿紧紧啮合在一起。导向螺母(11)通过非自锁螺纹旋在螺杆(21)上(图3),轴承(14)的一个圈紧配合在导向螺母(11)的B面上,导向螺母(11)与导向螺母套(12)在Z2接触面上也均做成类似于锥齿轮样的锥齿。调整弹簧(28)的预紧弹力使导向螺母(11)上具有锥齿的面上的锥齿与导向螺母套(12)上的具有锥齿的面上的锥齿紧紧啮合在一起,并在制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使调整套(10)的C面紧贴在导向螺母(11)的左端面上,导向螺母套(12)右端通过紧固螺纹旋紧在调隙挡(16)上,在调整套(10)和导向螺母套(12)上均设有键槽(图4),键槽中有键(13),在键(13)的作用下,导向螺母套(12)不能相对于调整套(10)转动。调隙挡(16)装在端盖(22)内,并套在螺杆(21)上,端盖(22)左端装有挡圈(15),调隙挡(16)要在端盖内沿轴向左右移动,它的移动受挡圈(15)和端盖(22)的E部介面限止,其移动量等于闸瓦(32)与车轮(1)间的间隙值X(图1、2、3、4、5)。闸瓦间隙调整机构置于箱体(4)内。铁路机车的单元制动器的还原机构由挡套(20)、端盖(22)、调隙挡(16)、导向螺母套(12)、导向螺母(11)构成。挡套(20)、调隙挡(16)装在端盖(22)内,挡套(20)右端从端盖(22)内伸出端盖(22)右端外,调隙挡(16)和挡套(20)套在螺杆(21)上,调隙挡(16)右端和挡套(20)左端有十字头形式的相互联接(图6),导向螺母套(12)通过紧固螺纹旋紧在调隙挡(16)上,形成一体。导向螺母(11)和导向螺母套(12)在调整弹簧(28)的弹力作用下,通过锥形齿Z2相互联接。当用板手顺时针(人对着挡圈右端看)转动挡套(20)时,挡套(20)就带动调隙挡(16)绕螺杆(21)顺时针转动,调隙挡(16)又带动导向螺母套(12)和导向螺母(11)绕螺杆(21)顺时针转动,在键(13)的作用下,导向螺母套(12)又带动调整套(10)和调整螺母(9)绕螺杆(21)顺时针转动,从而使螺杆(21)向右移动,即还原。铁路机车的单元制动器的锁紧机构由弹簧挡圈(17)、轴承(18)、锁紧弹簧(19)、挡套(20)、端盖(22)、螺帽(33)、弹簧(34)、销轴(35)、拉环(36)构成(图1、图7)。弹簧(34)装在螺帽(33)内,销轴(35)小端从装在螺帽(33)内的弹簧(34)中穿到螺帽(33)外面来。螺帽(33)通过紧固螺纹旋紧在端盖(22)上,弹簧(34)的弹力使销轴(35)一端的插销头就插入到挡套(20)上的8个轴向槽的任一槽中,使挡套(20)不能绕螺杆(21)转动,挡套(20)左端与调隙挡(16)右端有十字头相联接,挡套(20)、调隙挡(16)不能绕螺杆(21)转动,从而导向螺母套(12)、导向螺母(11)、调整套(10)、调整螺母(9)也就不能绕螺杆(21)转动。当制动缸(25)充风时,推动推杆(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机车的单元制动器由闸瓦机构,闸瓦间隙调整机构、制动动力机构、还原机构、锁紧机构构成,闸瓦机构由闸瓦(32)、闸瓦托(2)、闸瓦签(31)、闸瓦撑(30)组成,制动动力机构由制动缸(25)、皮碗(24)、推杆(26)、缓解弹簧(27)组成,其特征是:闸瓦间隙调整机构由导向套(5)、调整弹簧(6、28)、轴承(8、14)、调整螺母(9)、调整套(10)、导向螺母(11)、导向螺母套(12)、调隙挡(16)、挡圈(15)、端盖(22)构成,导向套(5)套在螺杆(21)上,调整螺母(9)旋在螺杆(21)上,轴承(8)的一个圈紧配合在调整螺母(9)的A面上,调整弹簧(6)一端支承在轴承(8)上,一端支承在导向套(5)上,导向套(5)的左端装有弹簧挡圈(3),调整螺母(9)与调整套(10)在Z1接触面上均做成类似于锥齿轮样的锥齿,调整弹簧(6)的预紧弹力使导向套(5)左端压紧在弹簧挡圈(3)上,调整螺母(9)具有锥齿的面上的锥齿就与调整套(10)上具有锥齿的面上的锥齿紧紧啮合,导向螺母(11)旋在螺杆(21)上,轴承(14)的一个圈紧配合在导向螺母(11)的B面上,导向螺母(11)与导向螺母套(12)在Z2接触面上也均做成类似于锥齿轮样的锥齿,调整弹簧(28)的预紧弹力使导向螺母(11)上具有锥齿的面上的锥齿与导向螺母套(12)上的具有锥齿的面上的锥齿啮合,调整套(10)的C面紧贴在导向螺母(11)的左端面上,导向螺母套(12)右端通过紧固螺纹旋紧在调隙挡(16)上,在调整套(10)和导向螺母套(12)上均设有键槽,键槽中有键(13),调隙挡(16)装在端盖(22)内,并套在螺杆(21)上,端盖(22)左端装有挡圈(15),调隙挡(16)可在端盖(22)内沿轴向左右移动,它们的移动受挡圈(15)和端盖(22)的E部介面限制,其移动量等于闸瓦(32)与车轮(1)间的间隙值X。...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兴贵张建勤
申请(专利权)人:戚墅堰机车车辆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