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路机车开闭机构的自供电电动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机构、备用电源及用于指示所述解锁机构工作的控制盒,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与机车开闭机构的锁杆相连并带动锁杆插入所述锁柱内或从所述锁柱拉出的电磁推杆及与电磁推杆相连的用于感应所述门页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自供电设计,可实现开闭机构全过程保压运行,提高了开闭机构的使用可靠性,并且使机车在断电时也能实现解锁;同时机械结构简单,降低了机车安装与配合要求,易于安装和使用,且能锁定开闭机构门页的工作位置,使机车在正常运行时,也能保证开闭机构的稳定;并且与现有解锁机构能完全兼容和不影响其使用,对机车的原有构件不产生任何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机车开闭机构的自供电电动解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机车解锁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铁路机车开闭机构的自供电电动解锁装置。
技术介绍
机车开闭机构安装在机车前和后端部,是实现机车重联的重要部件。正常行车时,开闭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机车重联时,开闭机构打开,车钩互联,实现机车重联。两种状态下,开闭机构均都有锁定机构,以保证开闭机构在任意状态下,保持稳定的状态。当开闭机构需要变换工作状态时,首先应实现的动作是解锁。当电源和气源正常供应时,通过操作开关可以正常完成开闭机构的各种操作过程。当电源和气源供应不正常,机车不能正常运行时,需要安排一趟正常的机车对其进行重联,然后将其运回车站。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现有方法是通过机车开闭机构中设置的机械联动解锁机构,对机车的开闭结构进行手动解锁后再与正常的机车重联。但现有技术中机械联动解锁机构占用较大的空间,需要靠近操作,同时要配置专门工具,车体上要留有工具进入和运动的空间,同时要保证从车体两边都可以完成解锁操作。该解锁机构设计制作复杂,工作可靠性差,操作要求高。因此,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解锁装置,且能在电源和气源供应不正常时,可以迅速对机车的开闭机构进行解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机车开闭机构的自供电电动解锁装置,以解决现有手动解锁装置设备复杂、操作要求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路机车开闭机构的自供电电动解锁装置,所述机车开闭机构包括锁杆、锁柱、旋转臂、门页以及与锁杆连接的气动推杆,所述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机构、备用电源及用于指示所述解锁机构工作的控制盒,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与机车开闭机构的锁杆相连并带动锁杆插入所述锁柱内或从所述锁柱拉出的电磁推杆及与电磁推杆相连的用于感应所述门页位置的位置传感器。特别地,所述电磁推杆与所述气动推杆平行设置。该设置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正常的电气解锁机构能完全兼容,对机车的原有构件不产生任何影响。特别地,所述装置还设置有一个或两个并联的与控制盒电连接的操作按钮,所述解锁装置设置一个操作按钮时,用于控制机车前端或后端的开闭机构的自动解锁,所述解锁装置设置两个操作按钮时,用于先后控制机车前后两端的开闭机构的自动解锁,所述操作按钮安装在司机室内部或安装在开闭机构处。特别地,所述备用电源为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用于为所述控制盒、操作按钮、电磁推杆以及所述位置传感器供电。特别地,所述控制盒安装在开闭机构原有的电控箱内或独立安装在开闭机构的内部。该装置的设定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手动解锁和正常的电气解锁结构能完全兼容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本专利技术采用自供电设计,不使用压缩空气,在机车运行过程中,可实现开闭机构全过程保压运行,提高了开闭机构的使用可靠性,同时也保证机车在断电时也能实现解锁。②本专利技术机械结构简单,与停电断气状态下使用的手动解锁装置相比降低了机车安装与配合要求,易于安装和使用,且本装置能在解锁后再次锁定开闭机构门页的工作位置,使机车在正常运行时,也能保证开闭机构的稳定。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手动解锁机构和正常的电气解锁机构能完全兼容,对机车的原有构件不产生任何影响。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电磁推杆与机车开闭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控制盒,2、操作按钮,3、电磁推杆,4、位置传感器,5、机车开闭结构,5.1、锁杆,5.2、锁柱,5.3、旋转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和图2,一种铁路机车开闭机构的自供电电动解锁装置,其中,所述机车开闭机构包括锁杆5.1、锁柱5.2、旋转臂5.3、门页以及与锁杆连接的气动推杆。当机车供电、供气正常时,电路系统中存在的PLC等控制系统通过对气动推杆进行控制,实现气动推杆的运动,从而实现机车的自动解锁。气动推杆带动锁杆5.1插入所述锁柱5.2内,实现门页锁定;或气动推杆带动锁杆5.1从所述锁柱5.2拉出,实现门页解锁。当机车供电、供气不正常时,采用本专利技术进行自动解锁。本专利技术中的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机构、备用电源及用于指示所述解锁机构工作的控制盒1,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与机车开闭机构的锁杆5.1相连并带动锁杆5.1插入所述锁柱5.2内或从所述锁柱5.2拉出的电磁推杆3及与电磁推杆3相连的用于感应所述门页位置的位置传感器4。所述电磁推杆3与所述气动推杆平行设置,互相不影响对方的正常结构和运行。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备用电源为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用于为所述控制盒1、操作按钮2、电磁推杆3以及所述位置传感器4供电。所述解锁装置还设置有一个可以控制机车前后开闭结构的操作按钮2(或两个并联的操作按钮2),当设置一个操作按钮时,用于控制机车前端或后端的开闭机构的自动解锁,所述解锁装置设置两个操作按钮时,用于先后控制机车前后两端的开闭机构的自动解锁(此处的先后不是固定的指先控制前端,后控制后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反过来),所述操作按钮2安装在司机室内部或安装在开闭机构的下部且与控制盒1通过电缆连接。所述控制盒1安装在开闭机构5原有的电控箱内或独立安装在开闭机构5的内部。本实施例1的使用过程如下:门页处在关闭状态,锁杆5.1插入锁柱5.2,旋转臂5.3不能运动,门页固定。需要打开门页时,按下操作按钮2,位置传感器4给出门页锁定的位置信号给控制盒2,然后控制盒2传送信号给电磁推杆3动作,带动锁杆5.1退出锁柱5.2,旋转臂5.3可以向外旋转,门页打开;当门页到达指定打开位置时,位置传感器4给出门页锁定的位置信号给控制盒2,然后控制盒2传送信号给电磁推杆3动作,带动锁杆5.1插入锁柱5.2,旋转臂5.3不能转动,门页固定。需要关闭门页时,按下操作按钮2,位置传感器4给出门页锁定的位置信号给控制盒2,然后控制盒2传送信号给电磁推杆3动作,带动锁杆5.1退出锁柱5.2,旋转臂5.3向内旋转,门页关闭;当门页到达指定关闭位置时,位置传感器4给出门页锁定的位置信号给控制盒2,然后控制盒2传送信号给电磁推杆3动作,带动锁杆5.1插入锁柱5.2,旋转臂5.3不能转动,门页固定。在打开或关闭门页命令完成时,控制盒1输出声音提示信号,提示命令完成。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机车开闭机构的自供电电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开闭机构包括锁杆(5.1)、锁柱(5.2)、旋转臂(5.3)、门页以及与锁杆连接的气动推杆,所述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机构、备用电源及用于指示所述解锁机构工作的控制盒(1),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与机车开闭机构的锁杆(5.1)相连并带动锁杆(5.1)插入所述锁柱(5.2)内或从所述锁柱(5.2)拉出的电磁推杆(3)及与电磁推杆(3)相连的用于感应所述门页位置的位置传感器(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机车开闭机构的自供电电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开闭机构包括锁杆(5.1)、锁柱(5.2)、旋转臂(5.3)、门页以及与锁杆连接的气动推杆,所述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机构、备用电源及用于指示所述解锁机构工作的控制盒(1),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与机车开闭机构的锁杆(5.1)相连并带动锁杆(5.1)插入所述锁柱(5.2)内或从所述锁柱(5.2)拉出的电磁推杆(3)及与电磁推杆(3)相连的用于感应所述门页位置的位置传感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机车开闭机构的自供电电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推杆与所述气动推杆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机车开闭机构的自供电电动解锁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守焕,廖畅,席军德,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