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264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总成,包括外齿毂、活塞、回位弹簧、钢片、摩擦片和压板,活塞卡设在外齿毂的内侧底部且与外齿毂形成密闭空腔,回位弹簧设置在活塞的内侧底部,若干个钢片之间夹设有摩擦片呈交叠设置构成摩擦传动组,活塞上端的端缘上开设有U型槽,摩擦传动组最底层的钢片上与所述U型槽相配合的外凸齿向下折弯形成齿钩,所述齿钩挂设在所述U型槽上,摩擦传动组的上面设置压板,压板的上面设置用于限位压板的开口卡环。采用外凸齿与齿槽配合的卡接方式,增强了运转过程中的稳固性。通过齿钩挂设连接活塞确保活塞与外齿毂保持同步运转,避免了回位弹簧变形损坏带来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总成,包括外齿毂、活塞、回位弹簧、钢片、摩擦片和压板,活塞卡设在外齿毂的内侧底部且与外齿毂形成密闭空腔,回位弹簧设置在活塞的内侧底部,若干个钢片之间夹设有摩擦片呈交叠设置构成摩擦传动组,活塞上端的端缘上开设有U型槽,摩擦传动组最底层的钢片上与所述U型槽相配合的外凸齿向下折弯形成齿钩,所述齿钩挂设在所述U型槽上,摩擦传动组的上面设置压板,压板的上面设置用于限位压板的开口卡环。采用外凸齿与齿槽配合的卡接方式,增强了运转过程中的稳固性。通过齿钩挂设连接活塞确保活塞与外齿毂保持同步运转,避免了回位弹簧变形损坏带来的不利影响。【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总成
本技术涉及离合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总成。
技术介绍
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换挡品质、传动效率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因此对自动变速器中离合器总成的研宄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其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核心技术。C3离合器活塞设计为碗状结构,上端面由于受高度限制,没有定位支脚限位,当6AT自动变速器换到2档或6档时,C3外齿毂瞬间被制动器抱住停止运转,而挡圈有卡槽与外齿毂固定无相对运动,C3离合器活塞会因为惯性而继续转动,驱使回位弹簧扭曲、变形,造成C3离合器出现失效,导致6AT自动变速器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传递动力。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国内外先进的自动变速器离合器的结构设计各不相同。较类似的结构是在活塞周围增加多个定位支脚,装配时卡在外齿毂的钢片槽中,其目的是使活塞与外齿毂无相对转动,可以消除回位弹簧变形故障。但是,C3离合器的结构受高度限制无法设置类似的定位支脚来实现与外齿毂保持同步运动的功能。 公布号为CN103591186A,公布日为2014年2月19日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整体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壳、活塞、连接盘、挡板、回位弹簧、摩擦片、对偶钢片、固定螺栓;制动器壳体与活塞卡合在一起,形成活塞腔;连接盘上开有均布的通孔,回位弹簧置于通孔中;连接盘内侧开有花键,可以与对偶钢片啮合;连接盘外侧开有键槽,可以通过平键与自动变速器壳体相连;对偶钢片和摩擦片交替排列;制动器壳和连接盘上开有用于固定螺栓的通孔,挡板上开有用于固定螺栓的螺纹孔,固定螺栓能够将三者串联固定在一起。该结构虽然装配方便,但是采用螺栓的固定方式长期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发生,给变速器的正常运转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总成,其外齿毂与活塞同步转动,避免活塞由于惯性自转导致回位弹簧变形的现象发生,优化结构,提升离合器总成运转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总成,包括外齿毂、活塞、回位弹簧、钢片、摩擦片和压板,活塞卡设在外齿毂的内侧底部且与外齿毂形成密闭空腔,回位弹簧设置在活塞的内侧底部,回位弹簧的上面设置用于限位回位弹簧的挡圈,若干个钢片之间夹设有摩擦片呈交叠设置构成摩擦传动组,钢片具有外凸齿,位于活塞上面的外齿毂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外凸齿相卡接配合的齿槽,摩擦传动组设置在活塞上面且所述外凸齿卡设在所述齿槽上,活塞上端的端缘上开设有U型槽,摩擦传动组最底层的钢片上与所述U型槽相配合的外凸齿向下折弯形成齿钩,所述齿钩挂设在所述U型槽上,摩擦传动组的上面设置压板,压板具有与所述齿槽相卡接配合的外齿,压板的上面设置用于限位压板的开口卡环,在外齿毂内侧壁上位于所述齿槽的上端设有与开口卡环相卡接配合的卡环槽。摩擦传动组通过齿钩挂设在活塞上,使得活塞与外齿毂保持同步转动,有效的避免了活塞由于惯性自转导致回位弹簧扭转变形的现象发生,进而提高了离合器总成运转的稳定性,该结构通过优化设置,使得摩擦传动组通过外凸齿与齿槽配合的卡接方式,增强了结构的坚固性,降低了产品质量风险,提尚了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摩擦传动组与活塞之间设置波形垫圈,波形垫圈上设置与所述U型槽相配合的缺口,所述齿钩穿过缺口挂设在所述U型槽上。 作为优选,所述齿钩的折弯角为82度。 作为优选,活塞与外齿毂的内侧底部之间设置密封橡胶垫。 作为优选,所述U型槽设置有三个。 作为优选,挡圈上设置密封橡胶圈。 作为优选,摩擦传动组包括5个钢片和4个摩擦片。 作为优选,活塞的内侧还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上卡接有与挡圈相限位配合的挡圈卡环。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优化结构,采用外凸齿与齿槽配合的卡接方式,增强了运转过程中的稳固性。通过齿钩挂设连接活塞确保活塞与外齿毂保持同步运转,避免了回位弹簧变形损坏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了产品质量风险,提高了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_外齿毂,2-活塞,3-回位弹簧,4-钢片,5-摩擦片,6-压板,7-挡圈,8-齿钩,9-开口卡环,10-波形垫圈,Il-U型槽,12-密封橡胶垫,13-密封橡胶圈,14-挡圈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总成,包括外齿毂1、活塞2、回位弹簧3、钢片4、摩擦片5和压板6。活塞2卡设在外齿毂I的内侧底部且与外齿毂I形成密闭空腔,为了加强密封性能,在活塞2与外齿毂I的内侧底部之间设置密封橡胶垫12。密封橡胶垫12的材料可以选用氢化丁腈橡胶,其为高度饱和的弹性体,具有良好的耐热、耐腐蚀、耐磨、高撕裂等性能。回位弹簧3设置在活塞2的内侧底部,回位弹簧3由弹簧骨架和若干个弹簧组成,弹簧材质选用ASTM A401,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及耐久性能,弹簧不易变形,在活塞腔泄压时使活塞2快速回位,同时钢片4与摩擦片5实现快速分离。回位弹簧3的上面设置用于限位回位弹簧3的挡圈7,起到平衡活塞2空腔内液压油产生的离心压力。挡圈7可选择由具有高强度的SPH1590热连轧钢板制成,其上设置若干个凸点,用于限制回位弹簧3转动,为了确保密封性能,在挡圈7上设置氢化丁腈橡胶材质的密封橡胶圈13。活塞2的内侧还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上卡接有与挡圈7相限位配合的挡圈卡环14。挡圈卡环14由高碳钢SWRH72-82制作而成,具有优良的硬度及弹性性能,起定位挡圈I的作用。在5个钢片4之间夹设4个摩擦片5呈交叠设置构成摩擦传动组,钢片4具有外凸齿,位于活塞2上面的外齿毂I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外凸齿相卡接配合的齿槽,摩擦传动组设置在活塞2上面且所述外凸齿卡设在所述齿槽上。摩擦传动组与活塞2之间设置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韧性和屈服比的50CrVA合金弹簧钢制成的波形垫圈10,波形垫圈10呈波纹状,在摩擦片5与钢片4结合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活塞2上端的端缘上开设有三个U型槽11,波形垫圈10上设置与所述U型槽11相配合的三个缺口,摩擦传动组最底层的钢片4上与U型槽11相配合的三个外凸齿向下折弯形成齿钩8,优选设置齿钩8的折弯角为82度,所述齿钩8穿过所述缺口挂设在所述U型槽11上。摩擦传动组的上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总成,包括外齿毂(1)、活塞(2)、回位弹簧(3)、钢片(4)、摩擦片(5)和压板(6),其特征是:活塞(2)卡设在外齿毂(1)的内侧底部且与外齿毂(1)形成密闭空腔,回位弹簧(3)设置在活塞(2)的内侧底部,回位弹簧(3)的上面设置用于限位回位弹簧(3)的挡圈(7),若干个钢片(4)之间夹设有摩擦片(5)呈交叠设置构成摩擦传动组,钢片(4)具有外凸齿,位于活塞(2)上面的外齿毂(1)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外凸齿相卡接配合的齿槽,摩擦传动组设置在活塞(2)上面且所述外凸齿卡设在所述齿槽上,活塞(2)上端的端缘上开设有U型槽(11),摩擦传动组最底层的钢片(4)上与U型槽(11)相配合的外凸齿向下折弯形成齿钩(8),所述齿钩(8)挂设在U型槽(11)上,摩擦传动组的上面设置压板(6),压板(6)具有与所述齿槽相卡接配合的外齿,压板(6)的上面设置用于限位压板(6)的开口卡环(9),在外齿毂(1)内侧壁上位于所述齿槽的上端设有与开口卡环(9)相卡接配合的卡环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民张涛李俊扬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