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代步车电源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126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代步车电源供给装置,该电动代步车包括:一本体,以及一电池盒,该电源供给装置至少包含有:一设于该本体上容置空间的导电装置,该导电装置的基座上凸设有导电端子;以及一设于该电池盒的输电装置,该输电装置的端子容置盒内装设有输电端子及弹性元件,该导电端子插入该端子容置盒内,并与该输电端子电连接,利用电池本身的重量,使导电装置的导电端子与输电装置的输电端子达到确实保持接触的通电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将座椅及车体盖拆卸,即可利用提取动作将电池盒与车体分离,以便于充电或维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代步车电源供给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动代步车电源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已逐渐转型成为高龄化的社会,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一般有关″人″的问题,大多脱离不开食、衣、住、行、育、乐等,我们在大街小巷常见的改装摩托车、电动轮椅甚至电动代步车等,都是为了行的问题所衍生的产品,而依据全球人口高龄化之趋势,电动代步车的发展必然将大行其道。如今,高龄以及残障者使用电动代步车之情形已渐趋普遍,其因为生理机能退化,行动及反应力较不足,电动代步车的使用,正符合其需求。再从产业发展角度观之,就成长率而言,由于电动代步车产品功能、技术大幅跃进,及消费风潮兴起,近几年市场成长极为快速,未来全球市场也将以极快的速度成长,足见其产品价值已受到各先进国家极大的重视。习知的电动代步车A,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本体1、车体盖2及座椅3所组成,该本体1由一转向机构11、前轮12、后轮13、脚踏板14、传动机构15及电池组16所组成,该外盖2则为一可将传动机构15及电池组16包覆在其内的构件,而座椅3则达到了可舒适乘坐的目的。电动代步车A的作动,主要是利用随车搭载的电池组16提供电力,以驱动控制器控制马达输出,复经传动机构15驱动后轮13的转动,后轮13则带动前轮12同步转动,来达到行进的目的。而电动代步车A所使用的电池组16为充电电池,以供使用者重复充电使用,当行驶一段距离或行驶速度变慢时,电动代步车A会显示电力不足的讯号,该电动代步车A即需充电。习知电动代步车A欲进行充电时,需将电动代步车A移至电源插座-->处,将电池组16的电池线161插入电源插座,以供电池组16充电,而当电池组16需维修或更换时,必须将外盖2及座椅3一一拆下,方能进行换修,因而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因此,有业者开发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为“529422”的“代步车一体式电池盒”新型专利,该电动代步车B,如图2A至图3B所示,该电动代步车B是由本体4、车体盖5及座椅6所组成,其中,该本体4具有转向机构41、前轮42、后轮43、脚踏板44及电池盒45等构件,该转向机构41设有一可供充电用的充电座411,该脚踏板44下方设有一容置空间441,可供电池盒45放置,该电池盒45设有一充电插座451及一电源输出端子452,且电池盒45与马达间以一电源输出线46连接,而电源输出线46则以一接收端子461与电源输出端子452插接,该接收端子461设有一勾部4611,该勾部4611可于接收端子461插入电源输出端子452时,卡勾于电源输出端子452的壁面,使接收端子461不易松脱掉出。当电动代步车B欲进行充电时,可直接将电动代步车B移至电源插座处,由转向机构41的充电座411直接充电,或是受限于空间与位置不方便时,可将电池盒45由脚踏板44的容置空间441取出,至电源插座处将充电用的电源线插置于充电插座451,即可进行充电。然而,习知的电动代步车B虽可通过将电池盒45由脚踏板44的容置空间441取出,以电源线插置于充电插座451上充电,但是充电完毕之后,再放回电动代步车B脚踏板44的容置空间441时,需重新将连接于马达的电源输出线46的接收端子461插接于电池盒45的输出端子452上,如此反复地将接收端子461取下与插接于电池盒45的输出端子452,不但使用上不方便,亦容易造成勾部4611损坏,而令接收端子461松脱掉落,造成断电的结果。综合上述可知,习知的电动代步车A,于充电时,必须进行整车充电,而于电池组16需维修或更换时,必须将外盖2及座椅3一一拆下,方能进行换修,而另一习知的电动代步车B,虽可将电池盒45取下充电,但电池盒45与马达仍需通过电源输出线46连接,皆有造成使用者不便的缺点,故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代步车电源供给装置,其主要是于电池盒内设一输电装置与电池连接,另将一导电装置设于车体上,利用输电装置与导电装置及电池盒与车体分离的设计,达到使电池于充电或保养维修时,只需将电池盒取出,无需将座椅及车体盖拆卸,即可达到方便进行充电或保养维修的功效,另外,该电动代步车电源供给装置利用电池盒与车体分离的设计,可达到断电防盗的效果,同时,由于电池盒的外盖设计为车盖的一部份,而使车辆不需再另制作一外罩,可简化制造工序、降低制造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代步车电源供给装置,该电动代步车包括:一本体,以及一电池盒,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给装置至少包含有:一设于该本体上的容置空间内的导电装置,该导电装置的基座上凸设有导电端子;以及一设于该电池盒的输电装置,该输电装置的端子容置盒内装设有输电端子及弹性元件,该导电端子插入该端子容置盒内,并与该输电端子触接。使导电装置的导电端子与输电装置的输电端子达到确实保持接触的通电状态,且该电池盒可利用提取动作与车体分离,以便于充电或维修。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电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盒外盖与该本体的车体盖外形连续,且为整体车造型的一部份。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电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容置空间与该电池盒的接触面设有相互固定的固定构件,可避免车辆因晃动而造成电池盒与车体分离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电动代步车电源供给装置,利用输电装置与导电装置及电池盒与车体分离的设计,可达到使电池于充电或保养维修时,只需将电池盒取出,无需将座椅及车体盖拆卸,即可达到方便进行充电或保养维修的功效,另外,该电动代步车电源供给装置利用电池盒与车体分离的设计,可达到断电防盗的效果,同时,由于电池盒的外盖设计为车盖的一部份,而使车辆不需再另制作一外罩,可简化制造工序、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电动代步车的立体分解图。图2A是另一习知电动代步车的侧视图;图2B是图2A的局部放大图。图3A是图2A局部的立体分解图;图3B是图3A的局部放大图。图4A是本技术电动代步车的立体分解图;图4B是图4A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电动代步车的立体图。图6A是本技术电动代步车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6B、6C是图6A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输电装置与导电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输电装置与导电装置未结合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外观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输电装置与导电装置结合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易于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及所能达到的功效,兹以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4A至图6C所示,本技术的电动代步车C主要是由本体7、电池盒8及座椅9所组成,其中,该本体7的转向机构70设有一可供充电用的充电座701,而本体7于车体盖71设有一可容置电池盒8的容置空间72,该容置空间72内设有固定座73,而固定座73上设有一卡掣孔731,该卡掣孔731可供一导电装置74卡掣于固定座73上,另于容置空间7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构件75,该固定构件75可为粘扣带。该电池盒8具有一可与容置空间72相配合的盒体81及可将盒体81覆盖的外盖82,该外盖82为与车体盖71为同一色系且为车盖的一部份,该盒体81内置有电池83,于盒体81与固定座73相对应处凹设有嵌合部811,该嵌合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代步车电源供给装置,该电动代步车包括:一本体,以及一电池盒,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给装置至少包含有:    一设于该本体上的容置空间内的导电装置,该导电装置的基座上凸设有导电端子;以及    一设于该电池盒的输电装置,该输电装置的端子容置盒内装设有输电端子及弹性元件,该导电端子插入该端子容置盒内,并与该输电端子触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代步车电源供给装置,该电动代步车包括:一本体,以及一电池盒,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给装置至少包含有:一设于该本体上的容置空间内的导电装置,该导电装置的基座上凸设有导电端子;以及一设于该电池盒的输电装置,该输电装置的端子容置盒内装设有输电端子及弹性元件,该导电端子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川铭林苍懋涂世旺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