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式车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01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4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跨骑式车辆结构,该跨骑式车辆至少具有车架单元及盖设该车架单元外周的车体盖单元;该车架单元至少具有头管与后车架,该后车架设有上横管部;该车体盖单元至少具有前面板与中央车体盖;该头管上至少设有一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上安装有第一电子装置;该上横管部上至少设有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第二电子装置;该第一电子装置与该第二电子装置沿该跨骑式车辆的车体前后方向的车体中心线被安装于该跨骑式车辆前后的车体上;借此该第一电子装置与该第二电子装置被配设于该车体前后方向的车体中心线上,可使该跨骑式车辆整体配重重心朝中心集中,从而来提升该跨骑式车辆行车安全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跨骑式车辆结构,尤指一种可使该跨骑式车辆整体配重重心朝中心集中,从而来提升该跨骑式车辆行车安全性效果的跨骑式车辆结构。


技术介绍

1、如图1所示,跨骑式车辆1设有安装许多的电子、电机类部品,电子、电机类部品需要一控制器来控制电子、电机类部品运作、以及供应电子、电机类部品运作所需的电源;电子、电机类部品的控制器例如中央控制器11、行车控制器12等,电源供应的电池13;已知的该跨骑式车辆1将该中央控制器11、该行车控制器12与该电池13配置在车体的后半处,因此造成该跨骑式车辆1车体的后半整体性的厚重感,同时造成置物箱14的空间受到严重的局限;更重要的是,该中央控制器11、该行车控制器12与该电池13具有一定重量,还造成该跨骑式车辆1车体的后半的负荷过重。

2、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结构,使电子、电机类部品的控制器与电池的安装后,使车体获得良好的平衡效果,已为车辆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

2、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骑式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跨骑式车辆至少具有车架单元及盖设所述车架单元外周的车体盖单元;所述车架单元至少具有头管与后车架,所述后车架设有上横管部;所述车体盖单元至少具有前面板与中央车体盖;所述头管上至少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第一电子装置;所述上横管部上至少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二电子装置;所述第一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沿所述跨骑式车辆的车体前后方向的车体中心线被安装于所述跨骑式车辆前后的车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车体前后方向的车体中心线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骑式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跨骑式车辆至少具有车架单元及盖设所述车架单元外周的车体盖单元;所述车架单元至少具有头管与后车架,所述后车架设有上横管部;所述车体盖单元至少具有前面板与中央车体盖;所述头管上至少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第一电子装置;所述上横管部上至少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二电子装置;所述第一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沿所述跨骑式车辆的车体前后方向的车体中心线被安装于所述跨骑式车辆前后的车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车体前后方向的车体中心线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车体前后方向的车体中心线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盖单元的所述前面板设有前进风口;所述第一电子装置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纬王耀贤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