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动摩托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电动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055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包含一车体单元、一动力源、一位于该动力源相对上方的电池桶件,及至少一进风管道。该车体单元包括一转向机构、一坐垫,及一沿前后方向位于该转向机构及该坐垫之间的平踏板,该平踏板围绕界定出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内部空间。该电池桶件位于该平踏板的相对上方。该至少一进风管道设置于该内部空间内并朝该动力源及该电池桶件延伸。该至少一进风管道可引导外部气流直接吹向该动力源及该电池桶件,进而达到极佳的散热能力,克服现有通风口容易被车体结构挡阻而无法引导气流深入马达及电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机动车辆,特别是指一种散热效果较佳的电动摩托车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科技的进步以及环保议题的热度升高,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的电动摩托车也不断地推陈出新,然而,相较于传统以燃油驱动的引擎而言,以电力驱动的马达及作为能量来源的电池十分容易受高温影响,因此借由散热来解决升温问题是电动摩托车的重要课题,目前常见的散热方式是借由在前车罩的迎风面上开设进风孔,以使气流能进入车壳内部,但此种散热方式难以让气流深入车体后方,从而无法对至关重要的电池及马达产生散热效果,导致散热能力无法有效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

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提升马达及电池散热效率的电动摩托车。

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4、于是,本专利技术电动摩托车,包含一车体单元、一设置于该车体单元内的动力源、一设置于该车体单元内且位于该动力源相对上方处的电池桶件,及至少一设置于该车体单元内的进风管道。该车体单元包括一转向机构、一位于该转向机构后方的坐垫,及一沿前后方向位于该转向机构及该坐垫之间的平踏板,该平踏板围绕界定出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内部空间。该电池桶件位于该平踏板的相对上方。该至少一进风管道设置于该内部空间内并朝该动力源及该电池桶件延伸。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一进风管道的后端延伸至该电池桶件的前方或下方。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一进风管道包括一口径由后而前地增加的前扩张部,及一口径由前而后地增加的后扩张部。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一进风管道的该后扩张部最高处与水平面的切点高于该前扩张部最高处与水平面的切点。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动力源与该电池桶件沿上下方向相间隔而界定出一间隙空间,该至少一进风管道的后端伸置于该间隙空间中。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一进风管道还包括一由该前扩张部向后延伸的收缩部,及一由该收缩部向上延伸以连接该后扩张部的引导部。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车体单元还包括一向下延伸至该内部空间内的抱持管,及二连接该抱持管且向后并向上延伸而分别通过于该电池桶件左右两侧的侧车架管,该至少一进风管道沿上下方向位于该抱持管及该两个侧车架管之间。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车体单元还包括一前轮,及一位于该前轮后方的后轮,该前轮的旋转轴心线及该后轮的旋转轴心线位于同一延伸面中,该至少一进风管道部分位于该延伸面中。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一进风管道的该后扩张部最高处与水平面的切点高于该电池桶件最低处与水平面的切点。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一进风管道的该后扩张部最高处与水平面的切点高于该动力源最高处与水平面的切点。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车体单元还包括二由该转向机构向后且向上延伸并分别通过于该电池桶件左右两侧的侧车架管,及一由该坐垫前端朝前延伸的车体盖,该至少一进风管道的该后扩张部至少一部份位于该两个侧车架管上方,且该后扩张部沿前后方向位于该车体盖及该电池桶件之间。

15、[本专利技术的效果]

16、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该电池桶件不设置于该平踏板内且位于该动力源上方的配置方式可使重心集中,且能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此外,该至少一进风管道可与开设于车体表面的通风口相连通,以引导外部气流直接吹向该动力源及该电池桶件,进而达到极佳的散热能力,克服现有通风口容易被车体结构挡阻而无法引导气流深入马达及电池的问题。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该至少一进风管道可引导气流对该电池桶件的前方或下方直接进行冷却,以避免热害蓄积。

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借由该至少一进风管道的该前扩张部及该后扩张部可增加冷却气流出入口的面积,进而提升冷却效率。

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该后扩张部高于该前扩张部的设计让冷却气流的方向准确地朝向位于相对高处的该电池桶件,从而提升电池散热的效果。

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该间隙空间可避免该动力源与该电池桶件过于靠近而造成热气蓄积。

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借由该至少一进风管道各部位的设计,能有效利用车架内的空间,并提升对该动力源及该电池的冷却效率。

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该至少一进风管道有部分位于该延伸面中的设计可降低车辆重心,提升整体稳定性。

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借由该后扩张部高度位置的配置,确保该至少一进风管道能对该电池桶件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

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借由该后扩张部高度位置的配置来控制散热风向,确保该动力源的热不会影响到该电池桶件内的电池。

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该两个侧车架管可保护该至少一进风管道以避免受到撞击,该车体盖也可保护该后扩张部不受砂石尘粒冲击,达到较佳的保护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的后端延伸至所述电池桶件的前方或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包括一口径由后而前地增加的前扩张部,及一口径由前而后地增加的后扩张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的所述后扩张部最高处与水平面的切点高于所述前扩张部最高处与水平面的切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与所述电池桶件沿上下方向相间隔而界定出一间隙空间,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的后端伸置于所述间隙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还包括一由所述前扩张部向后延伸的收缩部,及一由所述收缩部向上延伸以连接所述后扩张部的引导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单元还包括一向下延伸至所述内部空间内的抱持管,及二连接所述抱持管且向后并向上延伸而分别通过于所述电池桶件左右两侧的侧车架管,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沿上下方向位于所述抱持管及所述两个侧车架管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单元还包括一前轮,及一位于所述前轮后方的后轮,所述前轮的旋转轴心线及所述后轮的旋转轴心线位于同一延伸面中,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部分位于所述延伸面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的所述后扩张部最高处与水平面的切点高于所述电池桶件最低处与水平面的切点。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的所述后扩张部最高处与水平面的切点高于所述动力源最高处与水平面的切点。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单元还包括二由所述转向机构向后且向上延伸并分别通过于所述电池桶件左右两侧的侧车架管,及一由所述坐垫前端朝前延伸的车体盖,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的所述后扩张部至少一部份位于所述两个侧车架管上方,且所述后扩张部沿前后方向位于所述车体盖及所述电池桶件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的后端延伸至所述电池桶件的前方或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包括一口径由后而前地增加的前扩张部,及一口径由前而后地增加的后扩张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的所述后扩张部最高处与水平面的切点高于所述前扩张部最高处与水平面的切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与所述电池桶件沿上下方向相间隔而界定出一间隙空间,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的后端伸置于所述间隙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进风管道还包括一由所述前扩张部向后延伸的收缩部,及一由所述收缩部向上延伸以连接所述后扩张部的引导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单元还包括一向下延伸至所述内部空间内的抱持管,及二连接所述抱持管且向后并向上延伸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祥梁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