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池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电池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3919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冷却装置,包含一桶件、一设置于该桶件上的固定座、一可开启地设置于该固定座上的限位件,及一被夹持于该固定座及该限位件之间的散热元件。该桶件界定出一电池置入槽,及一连通该电池置入槽的开口。该固定座位于该开口的一侧,而该限位件位于该开口的另一侧。该散热元件位于该开口内。该散热元件可借由该开口与该电池置入槽中的电池进行热交换,以对电池进行冷却,且该散热元件采可更换式设计,除了利于维修及更换外,也可视散热需求置入不同种类的散热元件,提升整体功能性及泛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冷却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电动摩托车的电池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一般换电式的电动摩托车包含一设置于坐垫下方的置物箱体,及二设置于该置物箱体前方且各自围绕出一电池槽的电池桶件。该多个电池桶件一左一右的并排设置,并用于容置作为电动车动力来源的电池。然而,现有的电池桶件并无任何的散热或冷却装置,因此被容置在电池桶件中的电池因放电或环境影响所积蓄的热能便难以逸散,不仅容易对电池造成伤害而发生危险,且也容易触发系统的安全机制而对电池进行降载,这会造成马达的出力下降,进而影响骑乘的顺畅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

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对电动车的电池进行散热的电池冷却装置。

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4、于是,本专利技术电池冷却装置,包含一桶件、一设置于该桶件上的固定座、一可开启地设置于该固定座上的限位件,及一被夹持于该固定座及该限位件之间的散热元件。该桶件界定出一电池置入槽,及一连通该电池置入槽的开口。该固定座位于该开口的一侧,而该限位件位于该开口的另一侧。该散热元件位于该开口内。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限位件界定出至少一连通该开口的开槽。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桶件还界定出多个连通该电池置入槽的入风口,及多个连通该电池置入槽且位于该多个入风口相对后方的出风口。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池冷却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该桶件后方的置物箱体,该桶件包括一开设出该开口的前壁面,及一相反于该前壁面而面向该置物箱体,且开设有该多个出风口的后壁面,该后壁面与该置物箱体相配合界定出一连通该多个出风口的通风空间。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桶件还包括二连接该前壁面及该后壁面的侧壁面,该多个入风口开设于该多个侧壁面上。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限位件枢设于该固定座上,该限位件可受操作而相对于该固定座掀翻,从而开启该开口。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固定座位于电池置入槽的外侧,该限位件位于该电池置入槽的内侧,当该限位件受操作后,会相对于该固定座向后掀翻。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固定座包括一可拆离地固定于该桶件上且环绕该开口的座框部、多个连接于该座框部上的遮栅部,及至少一凸设于该座框部上的卡榫部,该限位件包括一环绕该开口且枢接该座框部的外框部、多个连接于该外框部上的格栅部,及至少一凸设于该外框部上且可拆离地嵌设于该至少一卡榫部上的接榫部,该多个遮栅部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以界定出多个连通该开口的通气槽,该多个格栅部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以界定出多个连通该开口的开槽。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固定座包括一可拆离地固定于该桶件上且环绕该开口的座框部,及多个凸设于该座框部上的卡榫部,该限位件包括一环绕该开口的外框部、多个连接于该外框部上的格栅部,及多个凸设于该外框部上且分别可拆离地嵌设于该多个卡榫部上的接榫部,该多个格栅部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以界定出多个连通该开口的开槽。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散热元件为水袋或金属板。

14、[本专利技术的效果]

15、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该散热元件可借由该开口与该电池置入槽中的电池进行热交换,以对电池进行冷却,且该散热元件采可更换式设计,除了利于维修及更换外,也可视散热需求置入不同种类的散热元件,提升整体功能性及泛用性。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借由该至少一开槽的设计让该限位件不会完全遮蔽该散热元件,从而让热能可传递出车体。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当车辆向前移动时,气流可由该多个入风口进入该电池置入槽中,并对电池进行风冷后由该多个出风口送出,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热交换能力。

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该置物箱体与该桶件之间相间隔出该通风空间,使得该多个出风口不会被该置物箱体遮挡,避免热能积蓄在该桶件后方。

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使用者可在电池取出后,由该电池置入槽中以掀盖方式开启该限位件,从而能快速拆换该散热元件,提升维修便利性。

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当该限位件采掀盖设计时,该固定座及该限位件上分别开设有该多个通气槽及该多个开槽,以使电池的热能可被该散热元件导出该电池置入槽外。

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该固定座及该限位件可采卡榫式嵌扣设计,以提供另一种态样的选择。

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功效在于,该散热元件可为水袋或金属板,两者皆具备散热平均的功能,前者可提升电池散热性,后者则可提升电池的散热效率,搭配本专利技术可拆卸式的设计,让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自由拆换该散热元件,提升功能性及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界定出至少一连通所述开口的开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件还界定出多个连通所述电池置入槽的入风口,及多个连通所述电池置入槽且位于所述多个入风口相对后方的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设置于所述桶件后方的置物箱体,所述桶件包括一开设出所述开口的前壁面,及一相反于所述前壁面而面向所述置物箱体,且开设有所述多个出风口的后壁面,所述后壁面与所述置物箱体相配合界定出一连通所述多个出风口的通风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件还包括二连接所述前壁面及所述后壁面的侧壁面,所述多个入风口开设于所述多个侧壁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枢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限位件可受操作而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掀翻,从而开启所述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电池置入槽的外侧,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电池置入槽的内侧,当所述限位件受操作后,会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向后掀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一可拆离地固定于所述桶件上且环绕所述开口的座框部、多个连接于所述座框部上的遮栅部,及至少一凸设于所述座框部上的卡榫部,所述限位件包括一环绕所述开口且枢接所述座框部的外框部、多个连接于所述外框部上的格栅部,及至少一凸设于所述外框部上且可拆离地嵌设于所述至少一卡榫部上的接榫部,所述多个遮栅部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以界定出多个连通所述开口的通气槽,所述多个格栅部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以界定出多个连通所述开口的开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一可拆离地固定于所述桶件上且环绕所述开口的座框部,及多个凸设于所述座框部上的卡榫部,所述限位件包括一环绕所述开口的外框部、多个连接于所述外框部上的格栅部,及多个凸设于所述外框部上且分别可拆离地嵌设于所述多个卡榫部上的接榫部,所述多个格栅部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以界定出多个连通所述开口的开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元件为水袋或金属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界定出至少一连通所述开口的开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件还界定出多个连通所述电池置入槽的入风口,及多个连通所述电池置入槽且位于所述多个入风口相对后方的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设置于所述桶件后方的置物箱体,所述桶件包括一开设出所述开口的前壁面,及一相反于所述前壁面而面向所述置物箱体,且开设有所述多个出风口的后壁面,所述后壁面与所述置物箱体相配合界定出一连通所述多个出风口的通风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件还包括二连接所述前壁面及所述后壁面的侧壁面,所述多个入风口开设于所述多个侧壁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枢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限位件可受操作而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掀翻,从而开启所述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电池置入槽的外侧,所述限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祥黄琮钧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