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版设备的电源供给装置,用于对制版设备提供电源,具有:电源部,能够提供24V、600W和5V、300W的直流电功率;主基板,将所述电源部与所述鼓驱动部、所述图像记录部电连接,分别对所述鼓驱动部、所述图像记录部提供电源,并且能够将所述电源部提供的24V、600W的直流电功率转变为+/-9V、100W的直流电功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作为图像记录装置的制版设备的电源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一种作为图像记录装置的制版设备,例如日本特开2002-341561公报所公开的设备,其包括有用于把图像记录材料安装在其外圆表面上的圆筒形的记录鼓、用于使该记录鼓围绕着沿该记录鼓的轴线配置的转动轴旋转的转动驱动机构、用于把根据一个图像信号调制的光束对准该图像记录材料来进行记录动作的记录头。在这样一种制版设备中,通过把来自记录头的光束对准安装在以高速转动的记录鼓的外圆表面上的图像记录材料,沿着与记录鼓的转动轴相平行的方向移动记录头,把所需要的图像记录在该图像记录材料上。在驱动该值班设备进行运转时,需要多种电源,例如,需要5V、300W的直流电功率来对设备的逻辑电路的控制、通信控制以及激光头(记录头)进行供电,需要+/-9VU00W的直流电功率对激光头恒定电流用模拟基板供电,需要24V、600W的直流电功率对冷却器和电动机供电。在现有技术中,在制版设备中至少设置两个电源供给装置。如图2所示,在作为图像记录装置的制版设备内,设有用于提供5V、300W的直流电功率以及+/-9V、IOOff的直流电功率的电源装置dl、用于提供24V、600W的电源装置d2,在电源装置d2的一侧设有电缆支架C,电缆支架C上的电缆用于将电源装置dl、d2提供的电力供给至各部分,在电缆支架C的上方设有端子台IF。由于制版设备内空间狭小,两个电源供给装置不仅占用空间大,而且会造成发热量增大,成为出现故障的要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使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装置的制版设备的电源供给装置,能够将电源分别集成在电源部和主基板中,从而减少电源所占用的空间及发热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制版设备的电源供给装置,用于对制版设备提供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版设备具有记录鼓,其外周面安装有图像记录材料;鼓驱动部,其使所述记录鼓围绕所述记录鼓的中心轴旋转;图像记录部,其具有激光头,用于对安装在所述记录鼓的外周面的图像记录材料照射光束,从而在所述图像记录材料上记录图像。所述电源供给装置具有电源部,能够提供24V、600W和5V、300W的直流电功率;主基板,将所述电源部与所述鼓驱动部、所述图像记录部电连接,分别对所述鼓驱动部、所述图像记录部提供电源,并且能够将所述电源部提供的24V、600W的直流电功率转变为+/-9VU00W的直流电功率。在上述电源供给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图像记录部还具有CPU基板,其具有逻辑电路,用于对所述制版设备进行整体控制;冷却器,其用于冷却所述激光头;电动机,其用于调整激光头的焦点。所述主基板还包括激光头恒定电流用模拟基板,其用于对所述激光头提供恒定电流;所述5V、300W的直流电功率还用于所述逻辑电路的控制、通信控制以及驱动所述激光头照射光束,所述+/-9VU00W的直流电功率还用于对所述激光头恒定电流用模拟基板供电,所述24V、600W的直流电功率还用于对冷却器和所述电动机供电。如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电源供给装置,集成在电源部和主基板中,与现有技术相t匕,能够减少电源所占用的空间及发热量。附图说明图IA是示意性表示现有技术的图像记录装置(制版设备)的主视立体图,图IB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制版设备)的打开前板后的主视立体图,图IC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制版设备)的后视立体图,图ID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版设备的后视透视立体图,图IE是表示本技术的 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制版设备)的后视剖视示意图,图IF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制版设备)的俯视剖视示意图。图2是示意性表示现有技术的作为图像记录装置(制版设备)的电源供给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A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制版设备)的侧视剖视图、图3B是放大示出印刷版被夹入前夹持装置的状态的图,图3C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的记录鼓的侧视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制版设备)的记录头的放大后视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制版设备)的记录头的放大俯视图。图6是是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作为图像记录装置(制版设备)的电源供给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版吸附检测装置。在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整体结构)如图IA所示,本技术的图像记录装置I具有箱体10,该箱体10具有框架,在框架上安装前板101、后板102、左侧板103、右侧板104、顶板105和底板106,由此形成图像记录装置的内部空间。另外,在前板101的右侧设置有电源开关S,在顶板105上设置有操作面板,并且在顶板105上设置有进料盘4。另外,如图IA 图IF所示,在图像记录装置I的内部空间中内置有圆筒状的记录鼓10、具有激光头的记录头(图像记录部)30、控制基板部40、电路部50、对记录鼓10进行驱动的鼓驱动部(未图示)以及对记录头30进行驱动的记录头驱动部(未图示)。另外,在左侧板103上安装有I个排气风扇103F,在右侧板104上安装有3个吸气风扇104F,在后板102上形成有2个吸气风扇102F并形成有开口部(排气孔)102H,由此形成散热系统。(记录鼓)下面,简单描述记录鼓10。图3是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作为图像记录装置(制版设备)的纵向剖视图,图3B是放大示出印刷版被夹入前夹持装置的状态的图,图3C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的记录鼓的侧视剖视图。参照图3A、3B、3C,记录鼓10被设置于图像记录装置I之内,由未图示的电动机产生驱动力,使该记录鼓10绕着圆柱轴旋转。由此,被传送来的印刷版被安装(吸附)缠绕于记录鼓10的外表面(环形曲面)周围。作为用于将印刷版(图像记录材料)稳定于记录鼓10的外表面上的结构,包括至少四个定位销11、前夹持装置12和后夹持装置13。定位销11被固定于记录鼓10的外表面上(下面将描述这些定位销的具体位置),并被排列为能够被传送来的印刷版的一端(即前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前夹持装置12具有开口 12a,印刷版W被从进料盘4供给至记录鼓10上时,其前端部进入插入前夹持装置12的开口 12a中,该前端部在与定位销11抵接的状态下被前夹持装置12夹住。另外,该进料盘4相对于记录鼓10而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夹持装置13被构造为可从记录鼓10的外表面松开。在后夹持装置13从记录鼓10松开的同时,后夹持装置13被后述的第三夹具驱动部分(未图示)驱动而可在槽CH内滑动移动。一旦后夹持装直13附着于记录鼓10上,该后夹持装直13就在记录鼓10的外表面上夹住(固定)被传送来的印刷版的另一端(即尾端、后端)。如图3C所示,在记录鼓10的旋转轴上附着有旋转编码器114,用于检测其各种角位置。在当前的圆柱形外表面扫描设备中,预先限定了第一角位置X、第二角位置Z和第三角位置Q。特别地,前夹持装置12在第一角位置X处夹紧;第二角位置Z与后夹持装置13的定位有关;以及前夹持装置12的夹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版设备的电源供给装置,用于对制版设备提供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版设备具有:记录鼓,其外周面安装有图像记录材料,鼓驱动部,其使所述记录鼓围绕所述记录鼓的中心轴旋转,图像记录部,其具有激光头,用于对安装在所述记录鼓的外周面的图像记录材料照射光束,从而在所述图像记录材料上记录图像;所述电源供给装置具有:电源部,能够提供24V、600W和5V、300W的直流电功率,主基板,将所述电源部与所述鼓驱动部、所述图像记录部电连接,分别对所述鼓驱动部、所述图像记录部提供电源,并且能够将所述电源部提供的24V、600W的直流电功率转变为+/?9V、100W的直流电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舜祺,
申请(专利权)人:美迪亚印刷设备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