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携带急救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94275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携带急救电源装置,包括一壳体,该壳体由前壳体和后壳体扣接而成,该壳体的右侧设置一个正极输出夹及第一放置盒;该壳体的左侧设置一个负极输出夹及第二放置盒。该壳体内部设置一个带有电源控制板的蓄电池;前壳体上设置一充电孔、电源控制开关、USB插孔、LED灯及LED灯开关;后壳体上设置扩音喇叭、音源输入孔、电源输出孔。电源控制板上设有一保护电路,当正负电极接触时,即刻断电。具有便于携带,安全性能高,电量大,而且功能繁多的优点。

Novel portable first-aid power suppl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portable emergency power suppl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asing, the casing is composed of a front shell and a rear shell is buckled into the housing disposed on the right side of a positive output clip and the first box; the housing disposed on the left side of a negative output clip and two box. The battery with a power control board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asing;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harging hole and a power control switch, USB jack, LED lamp and LED lamp switch; after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loudspeakers, audio input, power output hole hole. A protective circuit is arranged on the power supply control board, and the power is immediately switched off whe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contac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portability, high safety performance, large power consumption and various fun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携带急救电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可携带急救电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汽车、摩托车快速充电的多功能新型可携带急救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人们使用电子产品,那么在电子产品电量不足的时候就需要辅助的电源,提供适当的电力才能维持电子装置的继续使用。目前除了一般的可携带的小型电源可用于电子产品充电以外,对于需要较大输出电力的电源装置只能依靠蓄电池。一般的蓄电池不仅重量大、体积也庞大,不便装设在车体上或随身携带使用。而且一般的使用者对于电线的连接方式较为不熟悉,当应用较大输出电力的蓄电池时,一旦接错,有可能损坏电器,也容易让蓄电池发生问题,安全性不高,更无法达成急救效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提供一种能够便于携带,安全性能高,电量大,而且具有多功能的急救电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的多功能急救电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可携带急救电源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由前壳体和后壳体扣接而成。该壳体的右侧设置一个正极输出夹,该正极输出夹的下方设置第一放置盒;壳体的左侧设置一个负极输出夹,该负极输出夹的下方设置第二放置盒;正极输出夹与负极输出夹对称;第一放置盒与第二放置盒对称。所述壳体内部设置一个带有电源控制板的蓄电池。前壳体上部靠近第二放置盒部位设置有充电孔,该充电孔的正下方设置电源控制开关;前壳体上部靠近第一放置盒部位设置LED灯及LED灯开关,该LED灯的左侧设置USB插孔;该USB插孔位于电源控制开关和LED灯之间;充电孔、USB插孔和电源控制开关均与蓄电池相连;LED灯和LED灯开关串联之后与蓄电池连接。较佳的,壳体的顶端具有一个弧形的握持部。较佳的,握持部的左右两端各具有一个收纳导线的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安全可靠、携带方便、体积小、功能齐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表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背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可携带急救电源装置,包括壳体1,该壳体1由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扣接而成。该壳体1的右侧设置一个正极输出夹103,该正极输出夹103的下方设置第一放置盒104,该第一放置盒104用于放置正极输出夹103;该壳体1的左侧设置一个负极输出夹105,该负极输出夹105的下方设置第二放置盒100,放置盒100用于放置负极输出夹105,这样把正负极输出夹分开放置,避免直接相碰发生短路的现象,烧坏蓄电池或造成安全事故,且电源控制板上设有一保护电路,当正负电极接触时,即刻断电。在使用该蓄电池301对汽车或电动摩托车急救充电使用时,只需要将正负输出夹对应夹持到接收设备的正负极上,再开启蓄电池301的电源控制开关106即可。该壳体1内部设置一个带有电源控制板的蓄电池301,前壳体101上设置充电孔111,充电孔111与蓄电池301连接,蓄电池301通过这个充电孔111来进行充电;电源控制开关106,该电源控制开关106与蓄电池301连接用于控制蓄电池301的启动或关闭;USB插孔109,该插孔109与蓄电池301连接用于对电子设备输出电流;LED灯108,该LED灯108用于黑暗情况下的照明使用以及发出SOS的摩斯密码灯号;LED灯开关110,短按该LED灯开关110可开关LED灯108,长按该LED灯开关110可使LED灯108发出SOS的摩斯密码灯号,该LED灯110和LED灯开关108串联之后与蓄电池301连接。另外,蜂鸣器配合蓄电池301可监控充电时的回路,当蓄电池301充满电后,利用蜂鸣器的鸣叫,提醒使用者关闭充电设备。壳体1具有一个握持部112,便于携带。壳体1上所有的按钮都是带有夜光的,具有发光性,在黑暗的情况下可以轻松识别,通过对灯光的识别,使用者可快速得知蓄电池301是否开启。壳体1左右两端各具有一个收纳导线的柄,便于把正负输出夹的输出线收纳起来,方便携带。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可携带急救电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可携带急救电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由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扣接而成;所述壳体(1)的右侧设置一个正极输出夹(103);所述正极输出夹(103)的下方设置第一放置盒(104);所述壳体(1)的左侧设置一个负极输出夹(105);所述负极输出夹(105)的下方设置第二放置盒(100);所述正极输出夹(103)与所述负极输出夹(105)对称;所述第一放置盒(104)与所述第二放置盒(100)对称;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一个带有电源控制板的蓄电池(301);所述前壳体(101)上部靠近所述第二放置盒(100)部位设置有充电孔(111),所述充电孔(111)的正下方设置电源控制开关(106);所述前壳体(101)上部靠近所述第一放置盒(104)部位设置LED灯(108)及LED灯开关(110),所述LED灯(108)的左侧设置USB插孔(109);所述USB插孔(109)位于所述电源控制开关(106)和所述LED灯(108)之间;所述充电孔(111)、所述USB插孔(109)和所述电源控制开关(106)均与所述蓄电池(301)相连;所述LED灯(108)和所述LED灯开关(110)串联之后与所述蓄电池(30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携带急救电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由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扣接而成;所述壳体(1)的右侧设置一个正极输出夹(103);所述正极输出夹(103)的下方设置第一放置盒(104);所述壳体(1)的左侧设置一个负极输出夹(105);所述负极输出夹(105)的下方设置第二放置盒(100);所述正极输出夹(103)与所述负极输出夹(105)对称;所述第一放置盒(104)与所述第二放置盒(100)对称;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一个带有电源控制板的蓄电池(301);所述前壳体(101)上部靠近所述第二放置盒(100)部位设置有充电孔(111),所述充电孔(111)的正下方设置电源控制开关(106);所述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思琼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智成友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