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版设备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8090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不易划伤操作面板以能够良好地进行触摸操作的制版设备的控制系统,制版设备的控制系统,具有触摸式的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固定在所述制版设备的壳体内的支架上,所述操作面板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下方,并且,所述操作面板位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的印刷版引导装置的前方,以便于进行操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版设备的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不易划伤操作面板以能够良好地进行触摸操作的制版设备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如下的圆筒外表面扫描型的制版设备,该制版设备一边使圆筒形状的滚筒旋转,一边使朝向滚筒照射利用图像信号调制了的激光的描画部与滚筒的旋转轴平行地移动,从而向卷绕在滚筒上的印刷版记录二维图像。还已知如下的圆筒内表面扫描型的制版设备,即,将印刷版吸附固定在半圆筒形的滚筒的内周面上,使向被固定的印刷版照射利用图像信号调制的激光的描画部与滚筒的中心轴平行地移动,向固定在滚筒内周面上的印刷版记录二维图像。在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是一种综合性的、多学科的产品,是集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彩色数字图像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精密仪器及印刷版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计算机直接制版(CTP)系统结构主要由机械系统、光路系统、电路系统3大部分组成。在利用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进行制版时,由激光器产生的单束原始激光,经过多路光学纤维或者复杂的高速旋转光学裂束系统分裂成多束(通常是20(Γ500束)极细的激光束分别经过声光调制器按照来自计算机的图像信息的亮暗等信息,对激光束的亮暗变化记忆进行调制后,形成受控光束。使该受控光束再进行聚焦后,使几百束微激光直接射到印刷版表面来进行扫描刻版。在进行了扫描刻版之后,在印刷版上形成图像的潜影。然后,经过显影,将来自计算机的图像信息还原在印刷版上供胶印机直接印刷。利用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进行制版,与传统的制版相比,不需要进行拼晒板,校色快,印刷准备时间短,从而能够节约材料、人工以及工作时间等。图11是表示现有的圆筒外表面扫描型制版设备的整体结构的图。如图11所示,在壳体9的上表面上的印刷版引导装置10的侧方设置有操作面板6,操作者可以从操作面板6向控制器(未图示)输入用于开始装载印刷版2和开始图像记录的命令、所使用的印刷版2的数量和尺寸的命令以及其他各种命令。在图10中,鼓风机4经由配管5与容置在壳体9中的滚筒I相连接。滚筒I的内部中空,并且能够在滚筒I的外周面Ia上卷绕薄板状的印刷版2。典型地,印刷版2由铝板构成,表面涂敷有感光材料。滚筒I与印刷版2 —起被主扫描马达3驱动,以恒定速度沿着主扫描方向X旋转。由上述的滚筒I以及鼓风机4构成能够使印刷版2吸附固定在滚筒I的外周面Ia上的印刷版吸附机构。即,在滚筒I的外周面Ia上的卷绕印刷版2的区域设置有多个吸附孔(未图示)。鼓风机4吸引滚筒I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通过鼓风机4吸引排出滚筒I内的空气,在滚筒I的内外产生气压差,结果印刷版2吸附固定在滚筒的外周面Ia上。描画部5接收图像数据12,并朝向滚筒I输出利用该图像数据12调制了的激光。通过滚筒I的旋转,该激光沿着主扫描方向X在卷绕于滚筒I的外周面Ia上的印刷版2上进行扫描。另外,通过被副扫描马达7驱动而旋转的副扫描进给丝杠8,使描画部5在导轨(未图示)上恒速移动。因此,激光沿着副扫描方向Y在印刷版2上进行扫描。因而,在印刷版2上形成沿着主扫描方向X以及副扫描方向Y扩展的二维图像。使用这样形成有图像的印刷版2 (将其称为刷版)进行印刷。但是,由于操作面板6设置在壳体9的上表面上,当操作操作面板6时,使操作面板6处于图11所示的立起位置以便于操作。但是,由于操作面板6设置在印刷版引导装置10的侧方,在安装或取出印刷版2时,印刷版2可能划伤操作面板6的操作面。由于操作面板6是触摸式面板,若划伤操作面板6的操作面,则会影响触摸面板上的显示,并且即使触碰了触摸面板上的按钮,也可能没有反应,而影响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划伤操作面板以能够良好地进行触摸操作 的制版设备的控制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I为一种制版设备的控制系统,具有触摸式的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固定在所述制版设备的壳体内的支架上,所述操作面板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下方,并且,所述操作面板位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的印刷版引导装置的前方,以便于进行操作。根据该结构,通过使操作面板的上表面位于壳体的上表面的下方,能够避免因装入或取出印刷版而划伤操作面板,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触摸操作。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的结构中,所述操作面板通过一个第一操作面板安装板和两个第二操作面板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技术方案3为一种制版设备,具有技术方案I或2的制版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版设备具有滚筒,容置在壳体内,内部中空且在该滚筒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吸附孔,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来进行旋转,从而利用描画部向卷绕于该滚筒的外周面的印刷版记录图像,印刷版吸附装置,内置于所述壳体内,吸引排出所述滚筒内的空气,来使所述印刷版可靠地附着于所述滚筒的外周面。技术方案4为一种制版设备,具有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制版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版设备具有滚筒,容置在壳体内,内部中空且在该滚筒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吸附孔,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来进行旋转,从而利用描画部向卷绕于该滚筒的外周面的印刷版记录图像,印刷版吸附装置,外置于所述壳体外,通过配管与所述滚筒相连接,吸引排出所述滚筒内的空气,来使所述印刷版可靠地附着于所述滚筒的外周面。技术方案3和4具有与上述技术方案I相同的效果。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实现不易划伤操作面板以能够良好地进行触摸操作的制版设备的控制系统。附图说明图I是应用了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应用了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外观主视图。图3是应用了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外观俯视图。图4是应用了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外观侧视图。图5是应用了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将右侧盖板拆下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操作面板部分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操作面板部分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操作面板部分的侧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操作面板安装件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以往的制版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11是现有的制版设备的外观立体图。图12现有的制版设备的操作面板部分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以将本技术应用于作为计算机直接制版(CTP)装置的制版设备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在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是一种综合性的、多学科的产品,是集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彩色数字图像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精密仪器及印刷版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计算机直接制版(CTP)系统结构主要由机械系统、光路系统、电路系统3大部分组成。在利用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进行制版时,由激光器产生的单束原始激光,经过多路光学纤维或者复杂的高速旋转光学裂束系统分裂成多束(通常是20(Γ500束)极细的激光束分别经过声光调制器按照来自计算机的图像信息的亮暗等信息,对激光束的亮暗变化记忆进行调制后,形成受控光束。使该受控光束再进行聚焦后,使几百束微激光直接射到印刷版表面来进行扫描刻版。在进行了扫描刻版之后,在印刷版上形成图像的潜影。然后,经过显影,将来自计算机的图像信息还原在印刷版上供胶印机直接印刷。利用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进行制版,与传统的制版相比,不需要进行拼晒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版设备的控制系统,具有触摸式的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固定在所述制版设备的壳体内的支架上,所述操作面板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下方,并且,所述操作面板位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的印刷版引导装置的前方,以便于进行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舜祺
申请(专利权)人:美迪亚印刷设备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