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090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减设备整体体积并且能够精密地吸附印刷版的制版设备,具有:壳体,滚筒,容置在所述壳体内,内部中空且,在该滚筒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吸附孔,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来进行旋转,从而利用描画部在卷绕于该滚筒的外周面的印刷版上形成图像,印刷版吸附机构,内置于所述壳体内,吸引排出所述滚筒内的空气,来使所述印刷版附着于所述滚筒的外周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版设备,尤其涉及减小设备整体体积并且能够精密地吸附印刷版的制版设备的印刷版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如下的圆筒外表面扫描型的制版设备,该制版设备一边使圆筒形状的滚筒旋转,一边使朝向滚筒照射利用图像信号调制了的激光的描画部与滚筒的旋转轴平行地移动,从而向卷绕在滚筒上的印刷版记录二维图像。还已知如下的圆筒内表面扫描型的制版设备,即,将印刷版吸附固定在半圆筒形的滚筒的内周面上,使向被固定的印刷版照射利用图像信号调制的激光的描画部与滚筒的中心轴平行地移动,向固定在滚筒内周面上的印刷版记录二维图像。 在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是一种综合性的、多学科的产品,是集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彩色数字图像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精密仪器及印刷版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计算机直接制版(CTP)系统结构主要由机械系统、光路系统、电路系统3大部分组成。在利用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进行制版时,由激光器产生的单束原始激光,经过多路光学纤维或者复杂的高速旋转光学裂束系统分裂成多束(通常是20(Γ500束)极细的激光束分别经过声光调制器按照来自计算机的图像信息的亮暗等信息,对激光束的亮暗变化记忆进行调制后,形成受控光束。使该受控光束再进行聚焦后,使几百束微激光直接射到印刷版表面来进行扫描刻版。在进行了扫描刻版之后,在印刷版上形成图像的潜影。然后,经过显影,将来自计算机的图像信息还原在印刷版上供胶印机直接印刷。图11是表示现有的圆筒外表面扫描型制版设备的整体结构的图。在图11中,鼓风机4经由配管5与容置在壳体9中的滚筒I相连接。如图13所示,滚筒I的内部中空,并且能够在滚筒I的外周面Ia上卷绕薄板状的印刷版2。典型地,印刷版2由铝板构成,表面涂敷有感光材料。滚筒I与印刷版2 —起被主扫描马达3驱动,以恒定速度沿着作为主扫描方向的周向旋转。由上述的滚筒I以及鼓风机4构成能够使印刷版2吸附固定在滚筒I的外周面Ia上的印刷版吸附机构。即,在滚筒I的外周面Ia上的卷绕印刷版2的区域设置有多个吸附孔(未图示)。鼓风机4吸引滚筒I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通过鼓风机4吸引排出滚筒I内的空气,在滚筒I的内外产生气压差,结果印刷版2吸附固定在滚筒的外周面Ia上。描画部5接收图像数据12,并朝向滚筒I输出利用该图像数据12调制了的激光。通过滚筒I的旋转,该激光沿着作为主扫描方向的周向在卷绕于滚筒I的外周面Ia上的印刷版2上进行扫描。另外,通过被副扫描马达7驱动而旋转的副扫描进给丝杠8,使描画部5在导轨(未图示)上恒速移动。因此,激光沿着副扫描方向Z在印刷版2上进行扫描。因而,在印刷版2上形成沿着作为主扫描方向的周向以及副扫描方向Y扩展的二维图像。使用这样形成有图像的印刷版2 (将其称为刷版)进行印刷。但是,这样的将鼓风机4经由配管5配置在壳体9外部的制版设备,所需的配置空间大,并且需要对配管5进行布线,使操作变得繁杂。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想到了缩小鼓风机4的体积,来将其内置于壳体9中的结构。但这样的结构存在如下的问题。因为缩小了鼓风机4的体积,所以鼓风机4的吸附能力也随之降低,而不能可靠地通过鼓风机4的吸附,来从滚筒I的内部将印刷版2吸附在滚筒I的外周面上。但是,为了确保吸附能力,而不缩小鼓风机4的体积,则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由于鼓风机4的体积过大,而不能容置于壳体9中,其次,即便增大壳体9的体积,能够内置鼓风机4,但由于鼓风机4的功率大,随之产生了不能很好的散热的问题,需要在壳体上形成用于散掉鼓风机4所产生的热量的散热口,但随之噪声也从该散热口散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鼓风机的体积来将鼓风机内置于壳体内并且能够可靠地吸附印刷版的制版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I为,一种制版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滚筒,容置在所述壳体内,内部中空且,在该滚筒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吸附孔,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来进行旋转,从而利用描画部在卷绕于该滚筒的外周面的印刷版上形成图像,印刷版吸附机构,内置于所述壳体内,吸引排出所述滚筒内的空气,来使所述印刷版附着于所述滚筒的外周面。根据该结构,该制版设备通过将鼓风机内置于所述壳体内,能够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的结构中,形成在所述滚筒的外周面上的第一特定区域的吸附孔的密度,大于形成在所述滚筒的外周面上的第二特定区域的吸附孔的密度,其中,所述第一特定区域指,用于卷绕下限尺寸的所述印刷版的区域,所述第二规定区域指,用于卷绕上限尺寸的所述印刷版的区域,且不包括所述第一特定区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的结构中,形成在所述滚筒的外周面上的第一特定区域的所述吸附孔,比形成在所述滚筒的外周面上的所述第二特定区域的所述吸附孔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或3的结构中,在所述滚筒的外周面的与所述印刷版的前端相接触的区域中所形成的吸附孔的密度大于其他区域形成的吸附孔的密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Γ4中任一项的结构中,所述印刷版吸附机构采用鼓风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的结构中,所述鼓风机的输出功率为400W,最大排气量为I. 4m3/min。本技术的技术方案7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的结构中,所述鼓风机的长为350mm,宽为 340mm,高为 305mm。根据上述结构,虽然鼓风机的吸引力比以往小,但是由于吸附孔的设置密度比以往的大,并且,形成在滚筒的外周面上的第一特定区域的吸附孔的密度大于,形成在滚筒的外周面上的第二特定区域的吸附孔的密度,也能够将滚筒的内外气压差确保得大,而确保印刷版吸附于滚筒的外周面的强度。结果,确保印刷版可靠地附着于滚筒的外周面。附图说明图I是应用了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应用了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外观主视图。图3是应用了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外观俯视图。图4是应用了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外观侧视图。图5是应用了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将右侧盖板拆下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应用了本技术的制版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图7是图6所示的滚筒的外周面的展开局部图。图8是表示设置在Xl · (Y1+Y2)内吸附孔的结构例的图(俯视图和剖视图)。图9是表示设置在区域X2 *(Y1+Y2)(但除了区域Xl -(Υ1+Υ2))内的吸附孔的结构例的图(俯视图和剖视图)。图10是表示设置在区域Χ2 · (Υ1+Υ2)(但除了区域Xl · (Υ1+Υ2))内的吸附孔的另外的结构例的图(俯视图和剖视图)。图11是现有的制版设备的外观立体图。图12是现有的制版设备的将右侧盖板拆除了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13是以往的制版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滚筒的外周面的展开局部图。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以将本技术应用于作为计算机直接制版(CTP)装置的制版设备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在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是一种综合性的、多学科的产品,是集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彩色数字图像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精密仪器及印刷版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计算机直接制版(C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版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滚筒,容置在所述壳体内,内部中空且,在该滚筒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吸附孔,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来进行旋转,从而利用描画部在卷绕于该滚筒的外周面的印刷版上形成图像,印刷版吸附机构,内置于所述壳体内,吸引排出所述滚筒内的空气,来使所述印刷版附着于所述滚筒的外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舜祺
申请(专利权)人:美迪亚印刷设备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