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防撞梁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943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防撞梁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前防撞梁组件包括外板;吸能板,所述吸能板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前侧,且所述吸能板与所述外板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内板,所述内板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后侧,且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以及内板加强板,所述内板加强板固定在所述内板的前侧且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充分吸收碰撞能量,有效保护行人和驾乘人员,且维修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防撞梁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防撞梁组件及具有该前防撞梁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前防撞梁总成布置在车架的前端,且包括内板和外板,同时与车架螺接固定。随着整车安全性能要求的逐渐提高,对驾乘人员的保护和对行人的保护要求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前防撞总成的结构、布置以及可靠性直接影响整车在相关法规中驾乘人员项以及行人保护项中的性能表现。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现有的前防撞梁总成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充分吸收碰撞能量,有效保护行人和驾乘人员,且维修成本低的前防撞梁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前防撞梁组件的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前防撞梁组件。所述前防撞梁组件包括外板;吸能板,所述吸能板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前侧,且所述吸能板与所述外板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内板,所述内板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后侧,且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以及内板加强板,所述内板加强板固定在所述内板的前侧且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所述吸能板、所述外板、所述内板加强板以及所述内板,并在所述吸能板与所述外板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空腔,通过所述内板加强板加强所述内板结构强度,从而在所述车辆受到碰撞时,提供了充足的吸能空间,使碰撞能量被逐级吸收,有效地保护行人的安全以及驾乘人员的安全,避免位于所述前防撞梁组件后的其他零件损坏,减少损失且降低维修成本。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能板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吸能板上还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两个位于所述吸能板的两端的第一子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子加强筋,多个第二子加强筋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第一通孔之间,一个第一子加强筋连接在最左侧的第一通孔的左侧,另一个第一子加强筋连接在最右侧的第一通孔的右侧。这样,可以在碰撞时引导所述吸能板的变形,同时使所述吸能板的结构强度更合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能板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吸能板的上侧壁的宽度大于所述吸能板的下侧壁的宽度,从而能够确所述保吸能板与行人发生碰撞后,行人的膝盖的上部与膝盖的下部的运动趋势相同,减小行人膝盖处的弯曲程度,降低行人发生骨折的风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板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外板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为U形且向所述外板的内部凹入,从而使所述外板与所述吸能板的焊接更容易,焊接稳定性更高,还可以使外板受碰撞时变形均匀,不会发生断裂,碰撞能量传递效果更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板加强板包括本体、上翻边和下翻边,所述本体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上翻边连接在所述本体的上侧壁的后沿且向上延伸,所述下翻边连接在所述本体的下侧壁的后沿且向下延伸。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多个向前凸出的凸出部和多个向后凹入的凹入部,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入部沿所述本体的左右方向交错布置,从而在加强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可以将所述第二空腔分隔成两个第二子空腔,以在低速碰撞时减小所述第二空腔的空间且可以逐级吸收能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板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内板包括:第一段和两个第二段,两个所述第二段对称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段的两侧,所述第一段的前表面位于所述第二段的前表面的前方。更进一步地,两个第二段上均形成有多个加强部,从而增加所述第二段的抵抗变形的能力,使碰撞能量能够平稳传递到车架纵梁上,避免出现所述前防撞梁组件在碰撞能量还未传递到车架纵梁时,所述前防撞梁组件就先损坏的现象出现。有利地,所述吸能板、所述外板、所述内板加强板和所述内板的屈服强度依次增大,从而更符合碰撞时的能量吸收规律,碰撞能量被逐级依次吸收。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左纵梁和右纵梁;前防撞梁组件,所述前防撞梁组件为第一方面所述的前防撞梁组件;左纵梁吸能盒组件和右纵梁吸能盒组件,所述左纵梁吸能盒组件的前端和所述右纵梁吸能盒组件的前端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前防撞梁组件的内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左纵梁吸能盒组件的后端和所述右纵梁吸能盒组件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螺栓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高速碰撞时,所述前防撞梁组件能够完全溃缩变形,碰撞能量平稳地传递到左纵梁和右纵梁上,避免左纵梁和右纵梁的损坏,减小发动机的侵入量,保护驾乘人员和行人的安全,低速碰撞时,所述左纵梁吸能盒组件和所述右纵梁吸能盒组件充分发挥吸能作用,保护发动机罩和散热器不被损坏。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吸能板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吸能板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吸能板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吸能板的再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外板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外板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外板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外板的再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内板加强板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内板加强板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内板加强板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内板加强板的再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内板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内板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防撞梁组件的内板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左纵梁吸能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左纵梁吸能盒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车辆100、前防撞梁组件10、第一空腔101、第二空腔102、外板1、第二加强筋11、外板1的上侧壁110、外板1的下侧壁120、外板1的底壁130、吸能板2、第一通孔21、第一加强筋22、第一子加强筋221、第二子加强筋222、吸能板2的上侧壁201、吸能板2的下侧壁202、吸能板2的底壁203、内板3、第一段31、第二段32、加强部321、内板3的上侧壁301、内板3的下侧壁302、内板3的底壁303、内板加强板4、本体41、本体41的上侧壁401、本体41的下侧壁402、本体41的底壁403、凸出部411、凹入部412、上翻边42、下翻边43、左纵梁吸能盒组件50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前防撞梁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吸能板,所述吸能板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前侧,且所述吸能板与所述外板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内板,所述内板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后侧,且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以及内板加强板,所述内板加强板固定在所述内板的前侧且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吸能板,所述吸能板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前侧,且所述吸能板与所述外板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内板,所述内板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后侧,且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内板加强板,所述内板加强板固定在所述内板的前侧且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吸能板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吸能板上还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两个位于所述吸能板的两端的第一子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子加强筋,多个第二子加强筋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第一通孔之间,一个第一子加强筋连接在最左侧的第一通孔的左侧,另一个第一子加强筋连接在最右侧的第一通孔的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吸能板的上侧壁的宽度大于所述吸能板的下侧壁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外板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为U形且向所述外板的内部凹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板包括本体、上翻边和下翻边,所述本体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康宋红双徐波张清芳孟令洲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