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3730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2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在车身后部(10)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柱(12);从后柱(12)的上下方向的中途向着车身前方侧延伸的构件(14);配置在构件(14)的下方的后轮罩(16);和下端与后轮罩(16)结合且上端与构件(14)结合的加劲件(20),构件(14)至少在从结合有加劲件(20)上端的结合部后方的后方部位(34)处,以使后方部位(34)的后端下端部(34a)与后方部位(34)的前端下端部(34b)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在车身后部(10)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柱(12);从后柱(12)的上下方向的中途向着车身前方侧延伸的构件(14);配置在构件(14)的下方的后轮罩(16);和下端与后轮罩(16)结合且上端与构件(14)结合的加劲件(20),构件(14)至少在从结合有加劲件(20)上端的结合部后方的后方部位(34)处,以使后方部位(34)的后端下端部(34a)与后方部位(34)的前端下端部(34b)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配置。【专利说明】车身后部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等的车辆中的车身后部构造。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车身后部构造,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有所公开,如图8所示,该车身后部构造使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收紧器安装加劲件I的前端部Ia与C柱加劲件2结合,并且使其后端部Ib配设在轮罩伸出部3的后部上方侧。在该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将收紧器安装加劲件I的后端末部Ic配设在轮罩伸出部3的后端棱线部3a中的直线部的延长线L上,由此,能够提高伸縮器安装部的支承刚性,同时使车身后部整体的刚性提高。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83826号公报但是,在车身后部上设有旋转自如地支承后轮的后悬挂机构,从构成该后悬挂机构的缓冲器(减震器)所付与的顶起载荷,从后轮罩4经由轮罩伸出部3以及收紧器安装加劲件I而传递至D柱加劲件5。在该情况下,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车身后部构造中,轮罩伸出部3和收紧器安装加劲件I之间的载荷传递路径(參照图8中的粗实线)并不是直线的,由此,从后轮罩4向D柱加劲件5的载荷传递效率低下,向D柱加劲件5的载荷传递量变少。換言之,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车身后部构造中,无法经由后轮罩4等而通过D柱加劲件5来充分地支承(吸收)从后悬挂机构的缓冲器作用的顶起载荷,由此,必须通过其他的部件来吸收无法由D柱加劲件5吸收的载荷。由此,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车身后部构造中,为了充分地支承来自缓冲器的顶起载荷,需要将轮罩伸出部3和收紧器安装加劲件I大型化、厚度化,或者追加其他部件来进行加強,该结果导致车身重量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通常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身重量的増加,同时提高车身后部的刚性、強度的车身后部构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在车身后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柱;从所述后柱的上下方向的中途向着车身前方侧延伸的构件;配置在所述构件的下方的后轮罩;和下端与所述后轮罩结合且上端与所述构件结合的加劲件,所述构件至少在从结合有所述加劲件的结合部后方的后方部位处,以使所述后方部位的后端下端部与所述后方部位的前端下端部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相对于构件,在从结合有加劲件的结合部后方的后方部位处,以使所述构件的后方部位的后端下端部与所述后方部位的前端下端部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配置。由此,在本专利技术中,例如在使从未图示的后悬挂机构的缓冲器作用的载荷(顶起载荷)从后轮罩经由加劲件向构件传递时,将构件的后方部位的后端沿着从加劲件的载荷传递方向而向着上方倾斜配置,由此,能够提高从加劲件向构件的载荷传递效率,并使向后柱的载荷传递量増大。该结果为,不用将加强板和构件大型化、厚度化,也能够由后柱充分地支承(吸收)载荷,由此,能够抑制车身重量的増大,同时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提高。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刚性”是指根据外力使车身变形的难度(车身不发生变形的强度),“强度”是指包括压缩强度、拉伸强度、扭转强度、弯曲強度等各种强度在内的综合的强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后柱以使上端位于前侧而以前方抬起状倾斜的方式配置,所述后方部位以相对于所述后柱成为大致垂直的方式傾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相对于后柱成为大致垂直的方式倾斜地配置构件的后方部分,而能够将载荷从构件沿后柱的上下方向平衡地分散传递,能够使向后柱的载荷传递效率提高。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劲件以使上端与下端相比位于后侧的后方抬起状倾斜的方式配置,并且,以相对于所述后柱成为大致垂直的方式傾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加劲件在以相对于后柱成为大致垂直的方式倾斜的状态下配置,而能够提高从加劲件向构件以及后柱的载荷传递效率。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后柱由上侧的后柱上部件和下侧的后柱下部件形成,并且,具有以使所述后柱上部件的下端与所述后柱下部件的上端重叠的方式结合的重叠部,所述构件的后端与所述重叠部结合。根据本专利技术,设有以使后柱上部件的下端与后柱下部件的上端重叠的方式结合的重叠部,将构件与所述重叠部结合,由此能够加强所述重叠部。另外,能够由两片重叠的重叠部来承受从加劲件传递来的载荷,能够通过具有所述重叠部的后柱更牢固地支承载荷。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后柱具有面对车身前方侧的前面,所述构件的后端以与所述前面抵接的方式結合。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构件的后端与后柱的前面抵接而结合,能够加强重叠部。另夕卜,能够由后柱的前面的重叠部更牢固地支承从加劲件传递来的载荷。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干,所述构件具有内部件和外部件,所述内部件具有车室内侧的内纵壁、和从所述内纵壁的上端向着车室外侧延伸的内上壁,所述外部件具有配置在车室外侧并与所述内纵壁相対的外纵壁、和从所述外纵壁的下端向着车室内侧延伸的外下壁,所述内纵壁的下端与所述外下壁的伸出端结合,并且,所述外纵壁的上端与所述内上壁的伸出端结合,由此形成有封闭截面,所述内部件具有从所述内纵壁的后端向车室内侧延伸并与所述后柱的前面相対的纵凸缘、和从所述内上壁的后端向着车身上方侧延伸的横凸缘,至少所述纵凸缘被相对于所述后柱的前面結合。根据本专利技术,例如与将内部件形成为帽状截面并在纵、上、下的各个壁上形成凸缘的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在内部件上形成纵凸缘以及横凸缘,而能够提高用于将构件的后端相对于后柱的前面抵接而结合的凸缘的成形性。另外,通过形成在内部件上的纵凸缘以及横凸缘,能够高效地传递从构件向着后柱的载荷。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干,所述后柱具有从所述前面向着车身前方侧延伸的支柱凸缘,所述内上壁具有从所述伸出端向上方立起且与所示支柱凸缘相对的上壁凸缘,所述支柱凸缘与所述上壁凸缘的车身后方侧端部结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将位于内部件的横凸缘附近的上壁凸缘的车身后方侧端部(后端)与支柱凸缘结合,由此,能够克服内部件的成形性的课题(在实施方式中后述),同时能够提闻从内部件的横凸缘向后柱的载荷传递效率。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以将所述构件的所述封闭截面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划分为多个的方式配置的隔板,所述加劲件的上端配置在与所述隔板在车宽方向上重叠的位置上,并且,经由所述内部件与所述隔板结合。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加劲件经由内部件与隔板结合,能够提高构件单体的刚性,并且提闻加劲件与构件的结合强度,更进一步提闻向后柱的载荷传递效率。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沿着所述构件的长度方向离开规定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所述多个隔板的至少ー个与所述内部件结合,所述多个隔板的至少另ー个与所述外部件结合。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至少ー个隔板结合在构成构件的内部件和外部件的双方上,来抑制内部件与外部件的变形,该结果为,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构件单体的刚性、強度。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以相对于所述内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夏美堀口纯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