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自动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619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自动机械手,其包括:沿滑轨做往复运动的一级机械手;与所述一级机械手相配合的二级机械手,且其与所述一级机械手做同步运动;所述医用自动机械手还包括:可被控制地驱动所述一级机械手沿所述滑轨运动的动力机构;传动带,其具有固定于所述滑轨侧壁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固定于所述二级机械手上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传动带绕过固定于所述一级机械手上的枢轴,并在所述一级机械手运动时与枢轴之间发生作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医用自动机械手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动对医疗耗材的取用,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自动机械手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院中的医疗耗材的存放、管理渐渐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综合性的医疗机构,其往往会涉及到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医疗耗材。对于这些医用耗材,传统方式是利用耗材存储库来进行管理和存放的,当需要提取所需的耗材时,往往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对目标耗材进行取用。这样则严重影响了医疗工作者的工作效率,特殊情况下,甚至延误了对患者的治疗时机,带来较为严重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自动机械手,克服了传统中医疗耗材取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医用自动机械手,其包括: 沿滑轨做往复运动的一级机械手; 与所述一级机械手相配合的二级机械手,且其与所述一级机械手做同步运动;所述医用自动机械手还包括: 可被控制地驱动所述一级机械手沿所述滑轨运动的动力机构; 传动带,其具有固定于所述 滑轨侧壁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固定于所述二级机械手上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传动带绕过固定于所述一级机械手上的枢轴,并在所述一级机械手运动时与枢轴之间发生作用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机械手还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齿轮、位于所述主动齿轮两侧并与其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为U型,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U型的滑轨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机械手还包括夹持机构,其固定于所述滑轨的侧壁,并夹持所述传动带的第一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机械手上设置有供所述传动带穿过的通孔,以及自所述通孔处延伸出的容置槽,所述传送带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枢轴设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枢轴上还套装有辅助所述传送带运动的滑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二级机械手与所述一级机械手相对的壁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机械手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二级机械手通过所述凹槽与一级机械手相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设设置有辅助一级机械手移动的若干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医用自动机械手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动对医疗耗材的取用,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医用自动机械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 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平面放大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医用自动机械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角度的平面示意 图4为图3中部分结构的平面放大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医用自动机械手的传动齿轮部分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医用自动机械手100包括底座10、及垂直设置于底座10上的滑轨11。其中,底座10不但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同时也可作为将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机械手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安装的连接件。作为一种替代实施方式,滑轨11也可与底座10 一体设置。进一步地,上述滑轨11上形成有两条平行的滑道110,该滑道110大体上呈一 “U”字型。本专利技术的医用自动机 械手100还包括一级机械手20、以及与一级机械手20相配合的二级机械手30,且二级机械手30可与一级机械手20做同步运动。具体地,一级机械手20上设置有凹槽201,该凹槽201对称分布于一级机械手20纵长方向的侧壁上,相应地,二级机械手30与凹槽201相对位置处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突起301,二级机械手30通过凹槽201与突起301与一级机械手20相配合。上述一级机械手20可沿滑轨11做往复运动,其中一级机械手20与滑轨11的配合方式与一级机械手20与二级机械手30的配合方式相类似。具体地,一级机械手20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对称的第一凹槽202,滑轨11的滑道110两侧设置有与第一凹槽202相配合的第一突起111。一级机械手20即通过第一凹槽202与第一突起111与滑轨11相配合。优选地,为了使一级机械手20能够较为流畅的沿滑轨11进行滑动,上述滑道110的两侧设置有若干辅助一级机械手20滑动的滚轮112。为了配合滚轮112的安装,上述第一突起111上设置有若干间断,滚轮112即分布于第一突起111的间断处。如此设置,减小了一级机械手20滑动时的摩擦力,不但使滑动时产生的热量变少,而且也降低了能耗。配合参照图5所示,为了使一级机械手20能够进行往复运动,自动机械手100还包括动力机构40和传动齿轮50,其中动力机构40可被控制地通过传动齿轮50驱动上述一级机械手20沿滑轨11进行运动,传动齿轮50位于上述“U”型的滑道中,从而减少了传动齿轮50所占用的空间,使自动机械手的结构更加紧凑。具体地,上述传动齿轮50包括主动齿轮501、第一从动齿轮502、以及第二从动齿轮503。其中,第一从动齿轮502和第二从动齿轮503位于主动齿轮501的两侧,并与主动齿轮501相啮合。且上述传动齿轮50设置于一级机械手20的下部,一级机械手20与传动齿轮50相对的壁面上设置有与第一从动齿轮502和第二从动齿轮503相配合的齿条205,第一从动齿轮502和第二从动齿轮503通过该齿条205驱动一级机械手20进行运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下部”、以及下文的“左右”均是以自动机械手工作时的空间位置来参照的。当动力机构40驱动主动齿轮501旋转时,主动齿轮501可带动第一从动齿轮502和第二从动齿轮503沿同方向转动,从而第一从动齿轮502和第二从动齿轮503通过齿轮的啮合带动一级机械手20发生运动。为了实现一级机械手20的左右往复运动,上述动力机构40为电机,该电机可正转或者反转,从而改变传动齿轮50的转动方向,进而驱动一级机械手20沿滑轨11进行左右往复运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机械手100还包括传动带60,该传动带60具有固定于滑轨11侧壁的第一端601、以及与第一端601相对的固定于二级机械手30上的第二端602。优选地,上述第一端601临近滑轨11的端部,如此可以使机械手获得较大的运动行程;且上述第二端602固定于二级机械手30与一级机械手20相对的壁面上。进一步地,滑轨11侧壁固定有夹持机构70,其用于夹持传动带60的第一端601。同时,上述第一端601和第二端602之间的传动带绕过固定于一级机械手20上的枢轴80。传动带60被如此设置以使一级机械手20运动时,传送带60与枢轴80之间发生作用力,从而二级机械手30被作动地施加一与一级机械手20运动方向相同的牵引力,以实现与一级机械手20的同步运动。同时,为了牵引二级机械手30能够随一级机械手20能够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上述传动带60分布于滑轨11的两侧。此外,一级机械手20上开设有供传动带60穿过的通孔203,上述枢轴80即设置于通孔203中。优选地地,为了方便传动带60进行传动,上述枢轴80上套装有一滑轮90,传动带60的第一端601和第二端602之间的部分即绕过滑轮90,并可相对滑轮90发生运动。一级机械手20上还设置有自上述通孔203处延伸出的容置槽204,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自动机械手,其包括:沿滑轨做往复运动的一级机械手;与所述一级机械手相配合的二级机械手,且其与所述一级机械手做同步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自动机械手还包括:可被控制地驱动所述一级机械手沿所述滑轨运动的动力机构;传动带,其具有固定于所述滑轨侧壁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固定于所述二级机械手上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传动带绕过固定于所述一级机械手上的枢轴,并在所述一级机械手运动时与枢轴之间发生作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跃新柴斌司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艾信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