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车用制冷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7023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30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前围板(1)和膨胀阀(2),该膨胀阀的膨胀阀进口(21)和膨胀阀出口(22)分别穿过前围板,其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密封膨胀阀与前围板的配合位置的密封管件(3),该密封管件设置在所述膨胀阀和所述前围板之间。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的车用制冷系统和包括该车用制冷系统的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通过在膨胀阀和前围板之间设置密封管件,以提高该安装结构的密封效果。对于采用上述安装结构的车用制冷系统,可以防止发动机舱中的空气流向驾驶舱中而影响制冷效果,并相应提高包括该车用制冷系统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车用制冷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膨胀阀是制冷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在车辆中,膨胀阀用于连通空调与冷凝器和压缩机,以将冷凝器中的中温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节流而形成的低温低压湿蒸汽提供至空调的蒸发器中。在车辆中,通常将冷凝器和压缩机设置在发动机舱中,将空调设置在驾驶舱中,并且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之间通过前围板隔开,这使得在膨胀阀和前围板的连接处常常存在间隙,导致发动机舱内的空气通过该间隙进入驾驶舱内,从而造成驾驶舱内的温度升高,影响空调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该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前围板和膨胀阀,该膨胀阀的膨胀阀进口和膨胀阀出口分别穿过所述前围板,其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膨胀阀与所述前围板的配合位置的密封管件,该密封管件设置在所述膨胀阀和所述前围板之间。优选地,所述密封管件包括连接管部和波纹管部,所述连接管部套接在所述膨胀阀的壳体外周,所述波纹管部压缩固定在所述连接管部和所述前围板之间。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部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接在所述膨胀阀的壳体外周。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部和所述波纹管部一体形成。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制冷系统,该车用制冷系统可以防止发动机舱中的空气流向驾驶舱而影响制冷效果。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制冷系统,该车用制冷系统包括空调、冷凝器和压缩机,所述空调设置在驾驶舱中,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设置在发动机舱中,并且所述驾驶舱和所述发动机舱通过前围板隔开,其中,所述车用制冷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安装结构,所述膨胀阀固定在所述空调的空调箱体上。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较高的乘坐舒适性。为了实现上述再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车用制冷系统。可以看出,本技术的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通过在膨胀阀和前围板之间设置密封管件,以提高该安装结构的密封效果。因此,对于采用该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的车用制冷系统,可以防止发动机舱中的空气流向驾驶舱中,进而不会影响该车用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并相应提高包括该车用制冷系统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 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膨胀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密封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I前围板 2膨胀阀 3密封管件 4空调箱体 21膨胀阀进口 22膨胀阀出口31连接管部32波纹管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图中的上、下、左、右。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前围板I和膨胀阀2,该膨胀阀2需要与空调(未显示)、冷凝器(未显示)和压缩机(未显示)同时连通。然而,由于膨胀阀2固定在位于驾驶舱中的空调箱体4上,而冷凝器和压缩机又设置在发动机舱中,并且发动机舱和驾驶舱通过前围板I隔开,因此,如图1和图2所示,膨胀阀2的膨胀阀进口 21和膨胀阀出口 22分别通过穿过设置在前围板I上的两个开孔(未标示)后分别与冷凝器和压缩机连通。具体而言,膨胀阀进口 21通过管路与冷凝器连通,膨胀阀出口 22通过管路与压缩机连通。为防止膨胀阀进口 21和膨胀阀出口 22与前围板I上的开孔不能很好地装配,从而产生间隙,本技术的安装结构还包括有密封管件3,该密封管件3设置在膨胀阀2和前围板I之间,以对上述可能存在的间隙(即膨胀阀与前围板的配合位置)进行密封,避免了因发动机舱中的空气通过上述间隙流入驾驶舱而造成驾驶舱内的温度升高,导致制冷效果降低。可以理解,所述密封管件3应该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在本技术中,密封管件3包括连接管部31和波纹管部32,所述连接管部31套接在膨胀阀2的壳体外周,所述波纹管部32压缩固定在连接管部31和前围板I之间。由此可见,连接管部31套接在膨胀阀2的壳体外周上,从而可以在轴线方向和径向方向上对密封管件3进行定位。同时,波纹管部32压缩在连接管部31和前围板I之间,由于波纹管部32与连接管部31的直径大致相同,因而膨胀阀进口 21和膨胀阀出 口 22都将容纳在波纹管部32中,因而,即使膨胀阀进口21和膨胀阀出口 22与前围板I上的开口不能完全匹配,波纹管部32也能起到弥补装配误差的作用,将从发动机舱中通过间隙流入的空气阻挡在波纹管部32中,而不会进入驾驶舱中,换言之,对膨胀阀2和前围板I连接处的起到了很好地密封效果。在上述结构中,波纹管部32与前围板I之间的固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通过涂覆粘接剂,以使两者紧密固定。此外,为达到完全密封,防止连接管部31与膨胀阀2的壳体之间存在间隙,优选使连接管部31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接在所述膨胀阀2的壳体外周,以避免发动机舱中的空气通过连接管部31与膨胀阀2的壳体之间的间隙流入驾驶舱内。参见图2,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连接管部31和所述波纹管部32 —体形成。可以看出,一体形成的连接管部31和波纹管部32之间不存在间隙,进一步防止了空气从发动机舱中流入驾驶舱中。在以上描述的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的基础上,本技术可以涉及一种车用制冷系统,该车用制冷系统包括空调、冷凝器和压缩机,所述空调设置在驾驶舱中,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设置在发动机舱中,并且所述驾驶舱和所述发动机舱通过前围板I隔开,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技术的车用制冷系统包括上述安装结构,并且所述安装结构中的膨胀阀2固定在所述空调的空调箱体4上。由于采用了上述具有较佳密封效果的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使得发动机舱中的空气不能进入驾驶舱中,提高了车用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此外,本技术还可以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用制冷系统,又由于发动机舱中的空气不会进入驾驶舱中而影响制冷效果,因而提高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前围板(1)和膨胀阀(2),该膨胀阀(2)的膨胀阀进口(21)和膨胀阀出口(22)分别穿过所述前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膨胀阀(2)与所述前围板(1)的配合位置的密封管件(3),该密封管件(3)设置在所述膨胀阀(2)和所述前围板(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前围板(I)和膨胀阀(2),该膨胀阀(2)的膨胀阀进口(21)和膨胀阀出口(22)分别穿过所述前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膨胀阀(2)与所述前围板(I)的配合位置的密封管件(3),该密封管件(3 )设置在所述膨胀阀(2 )和所述前围板(I)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制冷系统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管件(3)包括连接管部(31)和波纹管部(32 ),所述连接管部(31)套接在所述膨胀阀(2 )的壳体外周,所述波纹管部(32)压缩固定在所述连接管部(31)和所述前围板(I)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