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3186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中行星齿轮系可以包括:输入轴;输出齿轮;复合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一和第二太阳轮、共用行星架和共用内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内齿圈;第一旋转构件,其包括所述第二太阳轮;第二旋转构件,其包括所述共用行星架,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第三旋转构件,其包括所述共用内齿圈,并且连接至所述输出齿轮;第四旋转构件,其包括所述第一太阳轮;第五旋转构件,其包括所述第三内齿圈,并且连接至所述输入轴;第六旋转构件,其包括所述第三行星架;第七旋转构件,其包括所述第三太阳轮,并且作为选择性固定元件进行操作;以及摩擦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提高了动力传递性能并改善了燃料经济性。
技术介绍
典型地,行星齿轮系通过结合多个行星齿轮组而实现,并且包括多个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系从扭矩变换器接收扭矩,并且改变该扭矩并将其传递至输出轴。众所周知,当变速器实现大量的换档速度时,能够对该变速器的速比进行更为优化的设计,因此车辆能够具有经济的燃料里程以及更好的性能。出于这样原因,能够实现更多换档速度的行星齿轮系处于不断的研究中。尽管实现相同数目的速度,但是行星齿轮系根据旋转元件(S卩,太阳轮、行星架和内齿圈)之间的连接而具有不同的操作机构。此外,行星齿轮系根据其布局而具有不同的特征,例如耐久性、动力传递效率和尺寸。因此,对于齿轮系的组合结构的设计同样处于不断的研究中。此外,行星齿轮系实现多个换档速度。然而,从换档控制的视角来说,在释放一个摩擦构件之后必须操作另一摩擦构件从而换档至相邻的换档速度。此外,相邻换档速度之间的级比(step ratio)应该根据行星齿轮系被控制为合适的。目前,四速和五速自动变速器在市场上最为常见。然而,六速自动变速器也已经被实现了,以用于提高动力传递的性能,并用于增强车辆的燃料里程。此外,已经相当快地开发了八速自动变速器和十速自动变速器。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优点在于通过结合多个行星齿轮组和多个摩擦构件从而获得八个前进速度和两个倒档速度,并且提高了动力传递性能、燃料经济性以及倒档速度下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可以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适合于接收发动机的扭矩;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适合于输出改变的扭矩;复合行星齿轮组,所述复合行星齿轮组通过结合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而形成,并包括作为其旋转元件的第一太阳轮、第二太阳轮、共用行星架和共用内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包括作为其旋转元件的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内齿圈;第一旋转构件,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由所述第二太阳轮组成;第二旋转构件,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由所述共用行星架组成,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从而作为选择性输入元件进行操作,或者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从而作为选择性固定元件进行操作;第三旋转构件,所述第三旋转构件由所述共用内齿圈组成,并且连接至所述输出齿轮从而作为最终的输出构件进行操作;第四旋转构件,所述第四旋转构件由所述第一太阳轮组成;第五旋转构件,所述第五旋转构件由所述第三内齿圈组成,并且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从而总是作为输入元件进行操作;第六旋转构件,所述第六旋转构件由所述第三行星架组成;第七旋转构件,所述第七旋转构件由所述第三太阳轮组成,并且作为输出元件进行操作,或者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变速器壳体从而作为选择性固定元件进行操作;以及摩擦构件,所述摩擦构件包括离合器和致动器,所述离合器将作为所述选择性输入元件操作的旋转构件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或者选择性地连接旋转构件,所述制动器将作为所述选择性固定元件操作的旋转构件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变速器壳体。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可以为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可以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并且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可以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所述复合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从发动机至后方可以以复合行星齿轮组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顺序设置。所述摩擦构件可以包括: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四旋转构件和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之间;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之间;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设置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之间;第四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七旋转构件之间;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以及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七旋转构件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通过操作所述六个摩擦构件中的三个摩擦构件获得的前进速度可以包括:第一前进速度,所述第一前进速度通过操作所述第一和第四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制动器而获得;第二前进速度,所述第二前进速度通过操作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制动器而获得;第三前进速度,所述第三前进速度通过操作所述第一和第四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而获得;第四前进速度,所述第四前进速度通过操作所述第一和第二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而获得;第五前进速度,所述第五前进速度通过操作所述第一和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而获得;第六前进速度,所述第六前进速度通过操作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离合器而获得;第七前进速度,所述第七前进速度通过操作所述第二和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而获得;以及第八前进速度,所述第八前进速度通过操作所述第三和第四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而获得。通过操作所述六个摩擦构件中的三个摩擦构件获得的倒档速度可包括:第一倒档速度,所述第一倒档速度通过操作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制动器而获得;第二倒档速度,所述第二倒档速度通过操作所述第二和第四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制动器而获得。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行星齿轮系的示意图。图2为应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行星齿轮系的每一个换档速度下的摩擦构件的操作图表。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行星齿轮系的杠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专利技术将与示例性实施方式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式。在详细描述中,使用序数区别具有相同术语而不具有特定含义的构成元件。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系的示意图。参考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系包括:设置在相同轴线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行星齿轮组PG1、PG2和PG3,输入轴IS,输出齿轮0G,直接地或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行星齿轮组PG1、PG2和PG3的旋转元件的七个旋转构件TM1、TM2、TM3、TM4、TM5、TM6和TM7,六个摩擦构件Cl、C2、C3、C4、BI和B2,以及变速器壳体H。此外,通过结合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Gl和PG2而形成拉维略(Ravingneaux)类型的复合行星齿轮组CPG,并且第三行星齿轮组PG3作为独立的行星齿轮组进行操作。从输入轴IS输入的扭矩通过复合行星齿轮组CPG和第三行星齿轮组PG3而改变,并通过输出齿轮OG输出。此外,行星齿轮组从发动机至后方以复合行星齿轮组CPG和第三行星齿轮组PG3的顺序进行设置。相反,行星齿轮组从发动机至后方以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适合于接收发动机扭矩;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适合于输出改变的扭矩;复合行星齿轮组,所述复合行星齿轮组通过结合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而形成,并包括作为其旋转元件的第一太阳轮、第二太阳轮、共用行星架和共用内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包括作为其旋转元件的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内齿圈;第一旋转构件,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包括所述第二太阳轮;第二旋转构件,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包括所述共用行星架,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从而作为选择性输入元件进行操作,或者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从而作为选择性固定元件进行操作;第三旋转构件,所述第三旋转构件包括所述共用内齿圈,并且连接至所述输出齿轮从而作为最终的输出构件进行操作;第四旋转构件,所述第四旋转构件包括所述第一太阳轮;第五旋转构件,所述第五旋转构件包括所述第三内齿圈,并且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从而总是作为输入元件进行操作;第六旋转构件,所述第六旋转构件包括所述第三行星架;第七旋转构件,所述第七旋转构件包括所述第三太阳轮,并且作为输出元件进行操作,或者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变速器壳体从而作为选择性固定元件进行操作;以及摩擦构件,所述摩擦构件包括离合器和制动器,所述离合器将作为所述选择性输入元件操作的旋转构件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或者选择性地连接旋转构件,所述制动器将作为所述选择性固定元件操作的旋转构件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变速器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09 KR 10-2011-01319051.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包括: 输入轴,所述输入轴适合于接收发动机扭矩; 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适合于输出改变的扭矩; 复合行星齿轮组,所述复合行星齿轮组通过结合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而形成,并包括作为其旋转元件的第一太阳轮、第二太阳轮、共用行星架和共用内齿圈; 第三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包括作为其旋转元件的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内齿圈; 第一旋转构件,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包括所述第二太阳轮; 第二旋转构件,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包括所述共用行星架,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从而作为选择性输入元件进行操作,或者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从而作为选择性固定元件进行操作; 第三旋转构件,所述第三旋转构件包括所述共用内齿圈,并且连接至所述输出齿轮从而作为最终的输出构件进行操作; 第四旋转构件,所述第四旋转构件包括所述第一太阳轮; 第五旋转构件,所述第五旋转构件包括所述第三内齿圈,并且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从而总是作为输入元件进行操作; 第六旋转构件,所述第六旋转构件包括所述第三行星架; 第七旋转构件,所述 第七旋转构件包括所述第三太阳轮,并且作为输出元件进行操作,或者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变速器壳体从而作为选择性固定元件进行操作;以及 摩擦构件,所述摩擦构件包括离合器和制动器,所述离合器将作为所述选择性输入元件操作的旋转构件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或者选择性地连接旋转构件,所述制动器将作为所述选择性固定元件操作的旋转构件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变速器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为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并且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中所述复合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罡寿沈烋台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