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总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吊具扶正装置及与吊具扶正装置配合使用的车身吊具。
技术介绍
当前在国内小批量汽车总装厂以及试装车间,底盘安装一般需要两个工位(安装发动机时车身与地面高度为1.7米左右,安装前后保险杠时车身与地面高度为1.0米左右),现有技术两个工位的设置占用了较多的车间面积,且安装过程中无法保证车身吊具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吊具扶正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工位的设置而占用车间面积较多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身吊具扶正装置,包括:吊具;结构框架;扶正支架,所述扶正支架用于与所述结构框架连接,从而所述扶正支架能够将车身支撑;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与所述扶正支架的两端连接,通过所述调节结构所述扶正支架与所述结构框架连接;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水平移动件和竖直移动件,所述水平移动件能在水平面内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扶正支架在水平面内移动,所述竖直移动件能在竖直面内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扶正支架在竖直面内移动。 优选地,所述水平移动件为水平气缸,所述竖直移动件为竖直气缸。优选地,所述扶正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吊具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100);结构框架(200);扶正支架(300),所述扶正支架(300)用于与所述结构框架(200)连接,从而所述扶正支架(300)能够将车身支撑;调节结构(400),所述调节结构(400)与所述扶正支架(300)的两端连接,通过所述调节结构(400)所述扶正支架(300)与所述结构框架(200)连接;所述调节结构(400)包括水平移动件和竖直移动件,所述水平移动件能在水平面内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扶正支架(300)在水平面内移动,所述竖直移动件能在竖直面内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扶正支架(300)在竖直面内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吊具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具(100); 结构框架(200); 扶正支架(300),所述扶正支架(300)用于与所述结构框架(200)连接,从而所述扶正支架(300)能够将车身支撑; 调节结构(400),所述调节结构(400)与所述扶正支架(300)的两端连接,通过所述调节结构(400)所述扶正支架(300)与所述结构框架(200)连接; 所述调节结构(400)包括水平移动件和竖直移动件,所述水平移动件能在水平面内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扶正支架(300)在水平面内移动,所述竖直移动件能在竖直面内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扶正支架(300)在竖直面内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移动件为水平气缸(401),所述竖直移动件为竖直气缸(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正支架(300)包括长形的第一支架(301)和长形的第二支架(302); 所述第一支架(301)的两端均与所述结构框架(200 )连接,所述第二支架(302 )的两端均与所述结构框架(200)连接; 所述车身吊具(100)的底部搭接于所述第一支架(301)和第二支架(302)上,从而所述第一支架(301)和第二支架(302)将所述车身吊具(100)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装置还包括: 上吊装件(500),所述上吊装件(500)两端分别与所述钢结构框架(200)连接,所述上吊装件(500 )连接于所述车身吊具(100 )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气缸(401)和竖直气缸(402)均连接有控制箱(600),所述控制箱(600)分别控制所述水平气缸(401)和竖直气缸(402)的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移动件包括第一水平移动件、第二水平移动件、第三水平移动件、第四水平移动件; 所述竖直移动件包括第一竖直移动件、第二竖直移动件、第三竖直移动件、第四竖直移动件; 所述第一水平移动件与所述第一竖直移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水平移动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修宇,李斌,高艳俊,马芳武,韦兴民,魏宪波,蔡孝,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