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送车辆车身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711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车辆车身的装置,在车辆车身上设有标准化的保持部件。对于具有负载段(42)和空载段(44)的至少一个连续的传动件(10)设有引导装置(6,8),该引导装置包括第一偏转元件(46)和至少一个第二偏转元件(48),所述至少一个连续的传动件(10)借助于所述偏转元件回转。所述至少一个连续的传动件(10)载有多个联接元件(58),所述联接元件被布置和配置成使得它们能够与设置在车辆车身(4)上的标准化的保持部件协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输送车辆车身的装置,在车辆车身上存在标准化的保持部件,该装置具有a)至少ー个连续的传动件,其具有负载段和空载段;b)用于所述至少ー个连续的传动件的引导装置,其包括第一偏转元件和至少ー个第二偏转元件,所述至少一个连续的传动件借助于所述第一偏转元件和第二偏转元件而回转。
技术介绍
这种输送装置在汽车エ业中用于在各加工站或处理站之间且尤其也在加工站或处理站中输送车辆车身。在此车辆车身通常被分别固定在所谓的滑橇(Skid)上,该滑橇通常包括两个支承辊,通过它们使滑橇支承在例如辊道输送器上。目前车辆车身已被加工成具有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是标准化的并且与滑橇技术相适配。车辆车身的这些保持部件大多是其底部上的固定板。这些固定板与滑橇上相应匹配的锁定部件协同工作,所述锁定部件同样是公知的并且通过它们使车辆车身固定在滑橇上。为了驱动滑橇,使滑橇与连续的传动件联接,该连续的传动件例如可以设计成输送链并且其负载段相应平行地在辊道输送器旁边延伸。在一变型方案中,滑橇也可以通过其支承辊分别放置在连续的传动件上,即例如分别放置在输送链上。在各个处理站中,这种滑橇大多经受与固定在其上的车辆车身相同的处理。如果车辆车身在滑橇上例如被引导通过干燥器,则相关的滑橇每次也与各车辆车身一起被加热,然后再与车辆车身一起被冷却。由此在每个干燥过程中消耗相当可观的能量部分用于加热和冷却滑橇。在滑橇不经受任何直接处理的处理区,滑橇必需与车辆车身一起移动。因此要输送的车辆车身与滑橇的总质量比车辆车身本身的质量高得多。例如,车辆车身以约400kg的重量在约为150kg重的滑橇上输送。由于必需移动较大的质量,因此对于输送车辆车身和滑橇也必须使用比只输送车辆车身时更多的能量。总之,在由市场上已知的上述类型的与滑橇协同工作的输送装置中,在要处理的车辆车身方面的总能量平衡变差,并且因此设备的总运行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上述类型的装置,它考虑了上述问题。该目的在上述类型的装置中这样来实现:c)至少ー个连续的传动件载有多个联接元件,所述联接元件布置和配置成使得它们可以与在车辆车身上存在的标准化的保持部件协同工作。因此,按照本专利技术,要输送的车辆车身可以在没有附加载持结构例如滑橇的情况下直接由所述装置输送。当车辆车身由输送装置输送时,车辆车身直接与现有的联接元件协同工作并且被联接元件支承。特别有利的是,存在至少两个连续的传动件,其负载段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通过联接元件形成输送平面、尤其是水平的输送平面。在此有利的是,联接元件至少在连续的传动件的负载段的区域中竖直向上延伸超出连续的传动件。由此确保在传动件与车辆车身之间的安全距离。联接元件例如可以与已知的锁定部件、例如在滑橇上存在的锁定部件类似地构成。例如,联接元件可以设计成支承销。值得期望的是,输送装置的总体高度尽可能小。因此优选地:a)联接元件以能够绕轴线翻转的方式与连续的传动件连接;b)存在机构,所述机构配置成使得联接元件在工作位置被负载段带动并且在相对翻转后的静止位置被空载段带动,其中所述机构ba)在连续的传动件的第一端部处包括翻转装置,借助于该翻转装置使联接元件从其工作位置翻转到静止位置;bb)在连续的传动件的第二端部处包括立起装置,借助于该立起装置使联接元件从其静止位置翻转到工作位置。如果联接元件例如设计成在负载段上向上伸出的支承销,则它们可以在偏转元件处翻转并且在静止位置被空载段带动,这要求更少的总体高度。这ー点在连续的传动件的负载段和空载段上下放置时是尤其值得期望的。在此特别有利的是,联接元件的翻转轴线在装置处于运行中时水平地且垂直于回转方向延伸,并且翻转装置和立起装置分别包括轨道元件,通过所述轨道元件,联接元件被强制导引地进行翻转运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改变联接元件的位置,而不需要附加的调整元件,所述调整元件本身需要独立的驱动。作为这种翻转机构的一种替代方案,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偏转元件安装成使得它们可绕相互平行的轴线旋转,所述轴线相对于水平面以不同于0°的角度延伸。在此,相对于水平基准面的角度越大,所需的总体高度就越小。第一和第二偏转元件的轴线优选竖直地延伸。由此使连续的传动件的负载段和空载段并排地位于水平面中。在这种情况下,联接元件优选安装在连续的传动件的顶面上。由此,连续的传动件可以最好地承载负荷。如果连续的传动件在某种轨道上或轨道中延伸,则必需克服相当大的摩擦力。因此,连续的传动件优选在其底面上通过多个一起被载持的滚轴支承。在承受负荷方面特别有利的是,使滚轴分别与联接元件相对地布置在连续的传动件上。附图说明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图1以侧视图示出作为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可翻转的支承销的支承链输送器,该输送器包括分别具有各自的输送链的两个驱动单元,输送链在各驱动单元的驱动端部与支承端部之间回转;图2示出支承链输送器的对应于图1的视图,其中去掉了在图1中示出的引导型材的侧板和驱动端部的盖;图3以放大比例示出沿着图1中的剖面线II1-1II的支承链输送器的截面图;图4示出在图2中可见的驱动单元的在图2中所示的驱动端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出图2中所示的输送链在图2中所示的前侧车辆车身的区域中的局部放大图;图6示出在图2中可见的驱动单元的在图2中所示的支承端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9和11以立体图示出支承链输送器的两个驱动单元的驱动端部,其中示出了用于车辆车身的支承销的翻转过程的三个阶段;图8、10和12以立体图示出支承链输送器的两个驱动单元的支承端部的对应于图7、9和11的视图,其中示出了支承销立起过程的三个阶段;图13以立体图示出作为第二实施例的具有不可翻转的竖直支承销的支承链输送器;图14示出图13的支承链输送器的对应于图1的侧视图;图15示出图13和14的支承链输送器的俯视图;图16示出在图14中所示的输送链在图14中所示的前侧车辆车身的区域中的对应于图5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局部剖切地示出了引导型材;图17以放大比例示出支承链输送器沿着图14的剖面线XVI1-XVII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至12中,总体上以2表示作为第一实施例的支承链输送器,借助于它要使车辆车身4例如输送通过表面处理设备或这种设备的各个处理区。箭头F表示输送方向。为此,支承链输送器2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延伸的用于输送车辆车身4的驱动单元6和8。驱动单元6和8相对于平行于它们延伸的竖直平面镜像对称地构成,它们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为了简化下面只示例地描述沿输送方向F布置在左侧的驱动单元8。对驱动单元8的描述类似地适用于驱动单元6。驱动单元8引导为连续的输送链10形式的连续的传动件,该输送链在驱动单元8的驱动端部12与支承端部14之间回转。为此,驱动単元8包括用于输送链10的引导型材16,该引导型材通过多个支撑结构18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支撑结构也支承驱动单元8的相应的引导型材16。这在图3中示出。引导型材16在驱动单元8的驱动端部12与支承端部14之间延伸并且包括第一侧壁20和第二侧壁22,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具有平直的竖直段24或26,相应的上部凸缘28或30分别从该竖直段在上长端部处以直角弯曲。这两个凸缘28、30相互指向,在两者间留出长缝32,该长缝在引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0 DE 102010045013.81.一种用于输送车辆车身的装置,在所述车辆车身上存在标准化的保持部件,所述装置具有 a)至少ー个连续的传动件(10),其具有负载段(42)和空载段(44); b)用于所述至少ー个连续的传动件(10)的引导装置(6,8),其包括第一偏转元件(46)和至少ー个第二偏转元件(48),所述至少一个连续的传动件(10)借助于所述第一偏转元件和第二偏转元件而回转, 其特征在干, c)所述至少一个连续的传动件(10)载有多个联接元件(58),所述联接元件被布置和配置成使得它们能够与在所述车辆车身(4)上存在的所述标准化的保持部件协同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两个连续的传动件(10),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传动件的所述负载段(42)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通过所述联接元件(58)形成输送平面、尤其是水平的输送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58)至少在所述连续的传动件(10)的所述负载段(42)的区域中竖直向上延伸超出所述连续的传动件(10)。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58)设计成支承销(58)。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干, a)所述联接元件(58)以能够绕轴线(52,54)翻转的方式与所述连续的传动件(10)连接; b)存在机构(72,74),所述机构配置成使得所述联接元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罗宾T·戴姆扎克
申请(专利权)人:艾森曼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