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1849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4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前部构造,谋求降低前轮与车辆前表面部接近的车辆的空气阻力。车辆(11)具有:形成车辆(11)的前表面的车辆前表面部(20);形成车辆(11)的左右的侧表面(41)的左右的车辆侧表面部(40);左右的侧角部(30)。左右的车辆侧表面部(40)分别具有前轮用轮拱(43)。左右的侧角部(30)具有向车辆前方鼓出的左右的鼓出部(31)。左右的鼓出部(31)的前端(32),在左右的轮拱(43)所处位置的高度方向的范围内,与车辆前表面部(20)的前端(27)相比位于车辆前方。左右的鼓出部(31),形成为从该左右的鼓出部(31)的前端(32)向左右的车辆侧表面部(40)平缓后退的弯曲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小了车辆行驶时车身的空气阻力的车辆前部构造
技术介绍
车辆在行驶时车身前部受到空气阻力。作为降低车身前部的空气阻力的技术,公知各种在前部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角部设置曲面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图1、图3)。)。该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车辆前部构造,在车辆的前保险杠的侧角部上,形成有曲面状的碗型突起面。使来自车辆前方的气流绕过碗型突起面,并对朝向车身侧面的气流进行整流,从而抑制气流的剥离。该技术是适用于如下设计的车辆的技术,即前轮前方的侧部附近具有朝向后方侧并向外侧倾斜的前保险杠。即使不在前保险杆的侧角部设置碗型突起面,如专利文献I的图8的虚线所示,通过使前保险杆处的侧角部的向后方侧的倾斜角平缓,通常也能够降低空气阻力。另外,在某种类型的汽车中,公知如下情况假设在侧角部上不设置曲面而具有棱角的情况下,来自车辆前方的气流,绕过侧角部时剥离,空气阻力变大。因而,期望在来自车辆前方的气流不剥离的程度下,在侧角部上确保小的曲面。一般情况下,厢式货车或厢式(van type)车辆,为了在规定的总长和总宽的范围内确保车室内的容量,有时会采用车辆前表面的侧角部为棱角形状的设计,因此能够将包括前保险杆在内的车辆前表面的侧角部的向后方的倾斜平缓地形成,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空气阻力的降低。然而,近年来,因为谋求在规定的总长和总宽的范围内尽量增大车室内的容量,所以考虑相对于用于形成车辆前表面的车辆前表面部,使前轮尽可能接近地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可能会导致用于形成车辆左右的侧表面的车辆侧表面部和车辆前表面部之间成为过度的棱角形状,无法形成使来自车辆前方的气流不剥离程度的平缓的倾斜(小曲面),因此在车辆侧表面部发生气流的剥离,空气阻力降低变得困难。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6246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构造,能够谋求降低前轮与车辆前表面部接近的车辆的空气阻力。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其包括形成车辆的前表面、从车宽方向中央部向车宽外侧大致平面状地延伸的车辆前表面部;形成所述车辆的左右的侧表面、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具有前轮用轮拱的左右的车辆侧表面部;以使所述车辆前表面部和所述左右的车辆侧表面部之间连续地相连的方式形成的左右的侧角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的侧角部具有向车辆前方鼓出的左右的鼓出部,所述左右的鼓出部的前端,在所述左右的轮拱所处位置的高度方向的范围内与所述车辆前表面部的前端相比位于车辆前方,所述左右的鼓出部,形成为从该左右的鼓出部的前端向所述左右的车辆侧表面部平缓后退的弯曲状。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左右的轮拱,在与所述车辆前表面部最为接近的部位上具有前端部,左右的鼓出部的前端,位于与左右的轮拱的前端部相同的高度。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车辆前表面部和左右的鼓出部的边界处形成有左右的槽部,该左右的槽部,随着从左右的轮拱的前端部趋向于上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左右的槽部以沿着左右的轮拱的方式,相对于该左右的轮拱大致同心圆状地形成,并且延伸至该左右的轮拱的上端部。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左右的侧角部,设有与左右的轮拱相比位于上方的左右的头灯单元,该左右的头灯单元,具有与左右的车辆侧表面部相比向车宽外侧突出的左右的突出部,左右的槽部延伸至左右的突出部的下表面附近。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车辆前表面部具有用于将气流导入至空冷装置的导入口,该导入口相对于左右的鼓出部的前端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具有连接在左右的鼓出部之间的前方延伸部,该前方延伸部位于导入口的下方并且与导入口相比位于车辆前方。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中,左右的侧角部具有左右的鼓出部,左右的鼓出部的前端,在左右的轮拱所处位置的高度方向的范围内,与车辆前表面部的前端相比位于车辆前方,左右的鼓出部,形成为从该左右的鼓出部的前端向左右的车辆侧表面部平缓后退的弯曲状。假设,从车辆前表面部立即向车辆侧表面部弯曲,则曲面的长度变短,车辆行驶时容易发生气流的剥离。关于这方面,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鼓出部在与车辆前表面部相比一度向车辆前方突出后向车辆侧表面部弯曲,所以,作为角部整体,曲率减小并使前轮接近车辆前表面部,同时能够增加曲面的长度。其结果为,能够抑制气流在车辆侧表面部的剥离,对轮拱附近处的气流进行整流,从而能够实现空气阻力的降低。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左右的轮拱在与车辆前表面部最为接近的部位具有前端部,左右的鼓出部的前端,位于与左右的轮拱的前端部相同的高度。由于在轮拱与车辆前表面部最为接近的位置处,鼓出部与车辆前表面部相比向车辆前方突出,所以能够更进一步抑制气流的剥离,并且能够整流在轮拱部分处的气流。在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中,在车辆前表面部和左右的鼓出部的边界处形成有左右的槽部,该左右的槽部,随着从左右的轮拱的前端部趋向于上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在与该前端部相同高度的位置上,虽然有必要使鼓出部的曲面长度最长,但是通过设置槽部能够使鼓出部的曲面长度足够长。此外,能够使撞到车辆前表面部的气流沿着槽部引导至车辆侧表面部。再进一步,由于槽部随着趋向于上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所以,能够使从车辆前表面部朝向车辆侧表面部的气流沿着槽部,引导至轮拱的上方,从而能够减少流向轮拱部分的空气量。在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中,左右的槽部,以沿着左右的轮拱的方式,延伸至左右的轮拱的上端部。由于槽部延伸至轮拱的上端部,所以能够更进一步降低流向轮拱部分的空气量。此外,因流动到从轮拱前方向上方延伸的槽部的空气,槽部上作用有向下的力,所以能够使前轮挤压地面,从而能够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在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中,左右的侧角部的头灯单元,具有与左右的车辆侧表面部相比向车宽外侧突出的左右的突出部,左右的槽部延伸至左右的突出部的下表面附近。由于槽部以越是趋向于后方越是接近头灯单元的方式倾斜,所以头灯单元的下侧和槽部之间的气流流路变窄。其结果为,沿着槽部流动的空气的流速在头灯单元的下方加快,能够使气流难以剥离,从而能够降低从槽部剥离并流向轮拱部分的空气量。在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中,车辆前表面部,具有用于将气流导入至空冷装置的导入口,该导入口相对于左右的鼓出部的前端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由于鼓出部起到防止气流从车辆前表面部迂回流向车辆侧表面部的壁的作用,从而能够减少从车辆前表面部直接流向车辆侧表面部的空气量,并且使该减少的量的空气高效地流向导入口,并导入到冷却装置。此外,通过将车辆前表面部的空气导入至导入口,能够降低越过鼓出部流向轮拱侧的空气量。在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中,具有连接在左右的鼓出部之间的前方延伸部,该前方延伸部位于导入口的下方并且与导入口相比位于车辆前方。前方延伸部,起到防止气流从车辆前表面部迂回流向车辆的下方的壁的作用,从而能够抑制空气从导入口的位置流入车辆下方。此外,由于前方延伸部与鼓出部相连,所以通过鼓出部遮挡沿着前方延伸部的上端流向车宽方向的空气,能够更进一步把空气导入至导入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前部的侧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车辆前部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4-4线剖视图。图5是图1的5-5线剖视图。图6是图1的6-6线剖视图。图7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包括:形成车辆的前表面、从车宽方向中央部向车宽外侧大致平面状地延伸的车辆前表面部;形成所述车辆的侧表面、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分别具有前轮用轮拱的车辆侧表面部;以使所述车辆前表面部和所述车辆侧表面部之间连续地相连的方式形成的侧角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角部具有向车辆前方鼓出的鼓出部,所述鼓出部的前端,在所述轮拱所处位置的高度方向的范围内与所述车辆前表面部的前端相比位于车辆前方,所述鼓出部,形成为从该鼓出部的前端向所述车辆侧表面部平缓后退的弯曲状。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0 JP 2011-2306611.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包括形成车辆的前表面、从车宽方向中央部向车宽外侧大致平面状地延伸的车辆前表面部;形成所述车辆的侧表面、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分别具有前轮用轮拱的车辆侧表面部;以使所述车辆前表面部和所述车辆侧表面部之间连续地相连的方式形成的侧角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角部具有向车辆前方鼓出的鼓出部,所述鼓出部的前端,在所述轮拱所处位置的高度方向的范围内与所述车辆前表面部的前端相比位于车辆前方,所述鼓出部,形成为从该鼓出部的前端向所述车辆侧表面部平缓后退的弯曲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拱,在与所述车辆前表面部最为接近的部位具有前端部,所述鼓出部的前端,位于与所述轮拱的所述前端部相同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浩二长谷川胜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