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用中继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87580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用中继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腔体内的阀杆,阀体上设置有三个与阀体内空腔连通的气路接口,其中,两个气路接口为进气接口,分别接制动储风缸、预控压力,一个气路接口为出气接口,接制动缸或列车管;阀杆的上部套装有弹性回复组件,下端与阀口接触连接,阀杆内设置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中心通孔;阀体内还设置有放置在阀杆下方的压力调节组件,用于控制制动缸或列车管与大气、或制动储风缸的通断。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快速冲排气性能,响应时间快,输出压力能够随预控压力变化呈稳定性的线性变化,压力控制稳定,能够根据预控压力变化,放大压缩空气流量,实现充气、排气或保压功能,从而控制车辆或列车制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空气制动系统内部通过控制管路内气体压力变化而起作用的中继阀,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制动控制系统用中继阀。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制动系统为了准确控制压缩空气压力、提高充排气速率,普遍采用中继阀进行空气流量放大并控制压缩空气的压力值。传统铁路机车制动系统中的中继阀接受自动制动阀的操纵,根据均衡风缸的压力变化而动作,直接控制列车管的充风或排风,应用此中继阀的制动系统为传统的列车管减压制动方式。中继阀由双阀口式中继阀、总风遮断阀和管座三部分组成。双阀口式中继阀为单膜板结构,其作用是根据均衡风缸的压力,来控制总风向列车管的充风或排风;总风遮断阀根据自动制动阀的手柄位来打开或切断总风向双阀口式中继阀的供风;管座用于沟通中继阀与外部总风、列车管过充管和中均管等,并将中继阀安装于车体上。在高速动车组、城轨车辆和机车制动系统中,通常通过电磁阀或相应的机械机构产生一个先导控制压力,控制中继阀进行空气流量放大,快速形成所需要的控制制动压力,进而产生制动力,而传统的中继阀已经无法满足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公开号为CN101992764A,名称为“用于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中继阀”的中国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用中继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腔体内的阀杆,其特征在于:阀体上设置有三个与阀体内空腔连通的气路接口,其中,两个气路接口为进气接口,分别接制动储风缸、预控压力,一个气路接口为出气接口,接制动缸或列车管;阀杆的上部套装有弹性回复组件,下端与阀口接触连接,阀杆内设置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中心通孔;阀体内还设置有放置在阀杆下方的压力调节组件,用于控制制动缸或列车管与大气、或制动储风缸的通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用中继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腔体内的阀杆,其特征在于阀体上设置有三个与阀体内空腔连通的气路接口,其中,两个气路接口为进气接口,分别接制动储风缸、预控压力,一个气路接口为出气接口,接制动缸或列车管;阀杆的上部套装有弹性回复组件,下端与阀口接触连接,阀杆内设置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中心通孔;阀体内还设置有放置在阀杆下方的压力调节组件,用于控制制动缸或列车管与大气、或制动储风缸的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用中继阀,其特征在于压力调节组件包括膜板和设置在膜板上方的活塞,膜板下部的腔体与预控压力进气接口连通,活塞的上端通过活塞上座与阀体内壁连接。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署纪铅磊赛华松廖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