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轮壳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1837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轮壳的加工工艺,粗铣机体连接面;粗车飞轮止口和飞轮止口端面;铣机体连接面,加工余量0.2-0.5mm;加工飞轮室轴承安装孔、马达安装孔、小马达安装孔、齿轮室轴承安装孔、连接孔、螺纹孔、螺栓连接孔和定位销孔;精铣机体连接面;加工飞轮止口端面上的螺栓连接孔,孔径公差范围为0-0.3;锪连接孔处的平面;先粗镗、再精镗齿轮止口至孔径公差范围为0-0.09;粗铣、再精铣的端面;然后再粗铣、精铣齿轮室轴承安装孔至孔径公差范围为0-0.04;以定位销孔为基准,精车飞轮止口至孔径公差范围为0-0.2;精车飞轮止口端面,先对面进行铣加工,然后再对轴承安装孔进行粗精镗,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变形而引起的孔位置度超差,齿轮室不再变形,提高了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柴油机用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柴油机用飞轮壳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飞轮壳是柴油机零部件之一,柴油机飞轮壳安装于柴油机飞轮的外部,用于罩盖飞轮,起安全防护作用。传统的柴油机飞轮壳包括飞轮壳本体,飞轮壳本体上设置有飞轮室和机体连接面,通过机体连接面与柴油机机体连接,通过飞轮室罩盖飞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为了克服以上缺陷,目前,有的飞轮壳本体上设置有一体结构的飞轮室和齿轮室,如图1所示,飞轮壳包括飞轮壳本体1,飞轮壳本体I上设置有飞轮室10和机体连接面6,飞轮室10的底部设置有飞轮室轴承安装孔3,飞轮室10的外侧设有飞轮止口 4,飞轮止口 4的飞轮止口端面2上设有螺栓连接孔13,机体连接面6上设置有连接孔9和定位销孔14,飞轮壳本体I上设置有齿轮室11。飞轮室10和齿轮室11均为圆形,飞轮室10和机体连接面6位于飞轮壳本体I的两侧。齿轮室11底部设置有齿轮室轴承安装孔8和小马达安装孔7。飞轮室10的外侧设有齿轮止口 15,飞轮室10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12。飞轮壳本体I上设置有马达安装孔5,马达安装孔5位于飞轮室10的外圆周位置处。所述结构的飞轮壳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轮壳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粗铣机体连接面(6);b、粗车飞轮止口(4)和飞轮止口端面(2);c、加工机体连接面(6),以飞轮止口(4)定位;(1)铣机体连接面(6),加工余量0.2?0.5mm;(2)加工飞轮室轴承安装孔(3)、马达安装孔(5)、小马达安装孔(7)、齿轮室轴承安装孔(8)、连接孔(9)、螺纹孔(12)、螺栓连接孔(13)和定位销孔(14);(3)精铣机体连接面(6);d、加工止口面(1)加工飞轮止口端面(2)上的螺栓连接孔(13),孔径公差范围为0?0.3;(2)锪连接孔(9)处的平面;(3)先粗镗、再精镗齿轮止口(15)至孔径公差范围为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轮壳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粗铣机体连接面(6);b、粗车飞轮止口(4)和飞轮止口端面(2);C、加工机体连接面(6),以飞轮止口(4)定位;(1)铣机体连接面(6),加工余量O.2-0. 5mm ;(2)加工飞轮室轴承安装孔(3)、马达安装孔(5)、小马达安装孔(7)、齿轮室轴承安装孔(8)、连接孔(9)、螺纹孔(12)、螺栓连接孔(13)和定位销孔(14);(3)精铣机体连接面(6);d、加工止口面(1)加工飞轮止口端面(2)上的螺栓连接孔(13),孔径公差范围为0-0.3;(2)锪连接孔(9)处的平面;(3)先粗镗、再精镗齿轮止口(15)至孔径公差范围为0-0.09 ;(4)粗铣、再精铣齿轮室轴承安装孔(8)的端面;(5)然后再粗铣、精铣齿轮室轴承安装孔(8)至孔径公差范围为0-0.04 ;e、以定位销孔(14)为基准,精车飞轮止口(4)至孔径公差范围为0-0.2 ;精车飞轮止口端面(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壳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2)中,所述定位销孔(14)的孔径公差范围为O. 016-0. 059,螺栓连接孔(13)的孔径公差范围为0-0. 3,飞轮室轴承安装孔(3)及齿轮室轴承安装孔(8)的孔径公差范围为0-0. 04,马达安装孔(5)、小马达安装孔(7)的孔径公差范围为0-0. 05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壳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伍王洪新郭赢晖马长智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盛瑞动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