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振胜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77535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以食用菌产品为原料,加工便于即时食用和携带的方便食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挑选合格的食用菌原材料;B:浸泡及清洗食用菌原材料;C:将清洗好的食用菌原材料去掉水分,并粉碎成纳米级食用菌粉末;D:向纳米级食用菌粉末中加入添加剂并搅拌均匀;E:将添加有调味品的食用菌粉末利用辊压机压成片状食用菌;F:将片状食用菌放入烘干机中熟化;G:将熟化的片状食用菌切割成预定形状后进行包装、入库。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口感好、味道香、易吸收,可以即时食用,携带方便,非常适合于当前流行的休闲食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制造
,特别涉及到。
技术介绍
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食用菌还含有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可以补充其它食品中的不足。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食用菌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高分子多糖、β -葡萄糖和RNA复合体、天然有机锗、核酸降解物等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食用菌的传统食用方法都是用于烹调之中,加工麻烦,不方便即时食用和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以食用菌产品为原料,加工便于即时食用和携带的方便食品。本专利技术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 :挑选合格的食用菌原材料;B :浸泡及清洗食用菌原材料;C :将清洗好的食用菌原材料去掉水分,并粉碎成纳米级食用菌粉末;D :向纳米级食用菌粉末中加入添加剂并搅拌均匀;E :将添加有调味品的食用菌粉末利用棍压机压成片状食用菌;F :将片状食用菌放入烘干机中熟化;G :将熟化的片状食用菌切割成预定形状后进行包装、入库。具体来说所述A步骤中首先利用震荡式筛选机去除食用菌原材料中的杂质,并利用风扇去除食用菌原材料中的灰尘;然后再人工挑选出食用菌原材料中的劣质品及杂质,多种挑选手段有利于提高效率和保证合格率。所述B步骤中用30 50°C的温水进行浸泡20分钟,温水浸泡可以软化食用菌,方便后续的粉碎步骤。所述C步骤中首先用超微粉碎机将食用菌原材料粉碎成400目的超微粉末,然后再用纳米粉碎机将食用菌超微粉末粉碎成粒径为50 100纳米的纳米粉末,渐进式的粉碎过程有利于保证粉碎质量,并有利于纳米粉碎机的长期使用。所述D步骤中的添加剂包括调味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防腐剂等添加剂。所述E步骤中的片状食用菌的厚度为O.1 O. 5毫米,片状食用菌过薄会大幅增加加工难度,产品质量不易控制,同时也不利于后续的切割、包装工序,而片状食用菌过厚 又不利于后续的熟化,容易导致夹生或者表面焦化。所述F步骤中利用逐渐升温的方式将片状食用菌熟化,以保证成品内外熟化程度—致。具体来说,所述F步骤中所述的熟化过程包括第一阶段60 80°C,第二阶段 90 100°C,第三阶段100 110°C。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口感好、味道 香、易吸收,可以即时食用,携带方便,非常适合于当前流行的休闲食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 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 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以黑木耳为例,本实施例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 :首先利用震荡式筛选机去除黑木耳原材料中的杂质,并利用风扇去除黑木耳原 材料中的灰尘;然后再人工挑选出黑木耳原材料中的劣质品及杂质;B :用30 50°C的温水将黑木耳原材料浸泡20分钟,然后取出,利用清水清洗;C :将清洗好的黑木耳原材料去掉水分,首先用超微粉碎机将黑木耳原材料粉碎成 400目的超微粉末,然后再用纳米粉碎机将黑木耳超微粉末粉碎成粒径为50 100纳米的 纳米粉末;D :向纳米级黑木耳粉末中加入调味品等添加剂并搅拌均匀;E :将添加有调味品的黑木耳粉末利用辊压机压成厚度为O. 3毫米的片状黑木耳;F :将片状黑木耳放入烘干机中,利用逐渐升温的方式将片状黑木耳熟化,其中烘 干机为滚动式变频烘干机,可以选用微波、远红外、燃气等形式的烘干设备,烘干机温度前 三分之一控制在60至80°C之间,中间三分之一控制在90至100°C之间,后三分之一控制在 100至110°C之间,黑木耳薄片在烘干机上从低温到高温的整个烘干时间为150秒钟。G :将熟化的片状黑木耳切割成预定形状后进行包装、入库。虽然以上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 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 更或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挑选合格的食用菌原材料; B :浸泡及清洗食用菌原材料; C :将清洗好的食用菌原材料去掉水分,并粉碎成纳米级食用菌粉末; D :向纳米级食用菌粉末中加入添加剂并搅拌均匀; E :将添加有调味品的食用菌粉末利用辊压机压成片状食用菌; F :将片状食用菌放入烘干机中熟化; G :将熟化的片状食用菌切割成预定形状后进行包装、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首先利用震荡式筛选机去除食用菌原材料中的杂质,并利用风扇去除食用菌原材料中的灰尘;然后再人工挑选出食用菌原材料中的劣质品及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用30 50°C的温水进行浸泡20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骤中首先用超微粉碎机将食用菌原材料粉碎成400目的超微粉末,然后再用纳米粉碎机将食用菌超微粉末粉碎成粒径为50 100纳米的纳米粉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中的添加剂包括调味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步骤中的片状食用菌的厚度为O.1 O. 5毫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步骤中利用逐渐升温的方式将片状食用菌熟化。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步骤中所述的熟化过程包括第一阶段60 80°C,第二阶段90 100°C,第三阶段100 110°C。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以食用菌产品为原料,加工便于即时食用和携带的方便食品。本专利技术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挑选合格的食用菌原材料;B浸泡及清洗食用菌原材料;C将清洗好的食用菌原材料去掉水分,并粉碎成纳米级食用菌粉末;D向纳米级食用菌粉末中加入添加剂并搅拌均匀;E将添加有调味品的食用菌粉末利用辊压机压成片状食用菌;F将片状食用菌放入烘干机中熟化;G将熟化的片状食用菌切割成预定形状后进行包装、入库。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食用菌纳米薄片口感好、味道香、易吸收,可以即时食用,携带方便,非常适合于当前流行的休闲食品。文档编号A23P1/02GK102987363SQ201110265409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专利技术者葛振胜 申请人:葛振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纳米薄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挑选合格的食用菌原材料;B:浸泡及清洗食用菌原材料;C:将清洗好的食用菌原材料去掉水分,并粉碎成纳米级食用菌粉末;D:向纳米级食用菌粉末中加入添加剂并搅拌均匀;E:将添加有调味品的食用菌粉末利用辊压机压成片状食用菌;F:将片状食用菌放入烘干机中熟化;G:将熟化的片状食用菌切割成预定形状后进行包装、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振胜
申请(专利权)人:葛振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