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薄片模具及制造金属薄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8229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2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薄片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金属薄片模具及制造金属薄片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同一张金属薄片上冲设出不同直径大小的通孔的金属薄片模具及制造金属薄片的方法。金属薄片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的底面设置有上模,下模座的顶面设置有下模,上模由上模本体和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上模本体上的至少一类冲头构成,下模由下模本体和可拆卸安装在下模本体上的翻边凹模构成,翻边凹模与冲头一一对应且互相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金属薄片模具的上模本体可以同时安装不同类型的冲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在一张金属薄片上冲设相同直径大小的通孔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具有多元化生产需要的生产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薄片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金属薄片模具及制造金属薄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金属热交换器领域中,通常在需要进行热传递的换热装置表面通过增加导热性较强的金属片,增大换热装置的换热表面积,具有此功能的金属片称之为金属薄片。金属薄片通常是一种铝或铜金属薄板,在其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具有一定高度的通孔结构,这种通孔可扩大被插入的传热管的传热面积,可提高金属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金属薄片模具是一种用来将金属薄板加工为金属薄片的设备,通常,金属薄片模具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其中上模组包括上模座和冲子。下模座包括下模座和凹模。工作时上模座下行带动冲子冲压放置在凹模上表面上的金属薄板,从而完成冲孔。现有技术通常只能在一张金属薄片上冲设相同直径大小的通孔,用于穿设传热管,对于如何在同一金属薄片上高效的冲设不同直径大小的通孔,现有技术还未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同一张金属薄片上冲设出不同直径大小的通孔的金属薄片模具及制造金属薄片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金属薄片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底面设置有上模,下模座的顶面设置有下模,所述上模由上模本体和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上模本体上的至少一类冲头构成,所述下模由下模本体和可拆卸安装在下模本体上的翻边凹模构成,所述翻边凹模与冲头一一对应且互相匹配。进一步的是,所述冲头的直径的尺寸规格不相同。进一步的是,包括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设置于上模座和上模之间。进一步的是,包括固定设置于上模座的底面的固定板,所述上模通过固定板而固定于上模座的底面。进一步的是,包括固定安装于上模和下模的子模结构,所述子模结构为百叶窗子模、纵切子模、送料子模、导正子模或横切子模。进一步的是,利用金属薄片模具来制造金属薄片的方法,其中所述冲头类型包括第一类冲头和第二类冲头,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利用金属薄片模具的第一类冲头对金属薄板分别进行第一起包操作和第二起包操作,得到第一类凹槽和第二类凹槽;b、利用金属薄片模具的第一类冲头对所述第一类凹槽进行冲孔操作,同时采用第二类冲头对所述第二类凹槽进行冲孔操作;c、利用所述金属薄片模具的第一类翻边凹模对冲孔后的所述第一类凹槽进行翻边操作,同时采用第二类翻边凹模对冲孔后的所述第二类凹槽进行翻边操作。进一步的是,利用金属薄片模具来制造金属薄片的方法,其中所述冲头类型包括第一类冲头和第二类冲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利用金属薄片模具的第一类冲头对金属薄板分别进行第一起包操作和第二起包操作,得到第一类凹槽和第二类凹槽;b、利用所述金属薄片模具的所述第一类冲头对所述第一类凹槽进行冲孔操作,同时采用第一类翻边凹模对所述第一类凹槽进行翻边操作;c、利用所述金属薄片模具的所述第二类冲头对所述第二类凹槽进行冲孔操作,同时采用第二类翻边凹模对所述第二类凹槽进行翻边操作。进一步的是,利用金属薄片模具来制造金属薄片的方法,其中所述冲头类型包括第一类冲头和第二类冲头,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利用金属薄片模具的第一类冲头对金属薄板进行第一起包操作,利用第二类冲头对金属薄板进行第二起包操作,分别得到第一类凹槽和第二类凹槽;b、利用金属薄片模具的第一类冲头对所述第一类凹槽进行冲孔操作,同时采用第二类冲头对所述第二类凹槽进行冲孔操作;c、利用所述金属薄片模具的第一类翻边凹模对冲孔后的所述第一类凹槽进行翻边操作,同时采用第二类翻边凹模对冲孔后的所述第二类凹槽进行翻边操作。进一步的是,利用金属薄片模具来制造金属薄片的方法,其中所述冲头类型包括第一类冲头和第二类冲头,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利用金属薄片模具的第一类冲头对金属薄板进行第一起包操作,利用第二类冲头对金属薄板进行第二起包操作,分别得到第一类凹槽和第二类凹槽;b、利用所述金属薄片模具的所述第一类冲头对所述第一类凹槽进行冲孔操作,同时采用第一类翻边凹模对所述第一类凹槽进行翻边操作;c、利用所述金属薄片模具的所述第二类冲头对所述第二类凹槽进行冲孔操作,同时采用第二类翻边凹模对所述第二类凹槽进行翻边操作。进一步的是,利用百叶窗子模对金属薄板冲制而制造百叶窗、或者利用纵切子模对所述金属薄板进行纵切操作、或者利用横切子模对所述金属薄板进行横切操作、或者利用送料子模对所述金属薄板进行送料操作;或者利用导正子模对所述金属薄板进行导正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模本体可安装用于冲设不同直径大小的通孔的多个冲头,也就是说,所述金属薄片模具的上模本体可以同时安装不同类型的冲头,用于冲设不同直径大小的通孔,这样,采用所述金属薄片模具对同一金属薄板进行冲孔操作时,即可得到包括不同直径大小的通孔的金属薄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在一张金属薄片上冲设相同直径大小的通孔的技术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所述金属薄片模具制造金属薄片的工艺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可以利用所述金属薄片模具冲制第一类通孔,同时对该第一类通孔进行翻边操作后,再冲制第二类通孔,同时对第二类通孔进行翻边操作,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利用所述金属薄片模具冲制第一类通孔,同时冲制第二类通孔,再该第一类通孔进行翻边操作,同时对第二类通孔进行翻边操作。减少了子模替换花费的时间,确保了制造金属薄片的效率。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具有多元化生产需要的生产场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增设第一垫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增设固定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上模座11、上模12、上模本体121、冲头122、下模座13、下模14、下模本体141、翻边凹模142、第一垫片15、固定板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的金属薄片模具,包括上模座11和下模座13,所述上模座11的底面设置有上模12,下模座13的顶面设置有下模14,所述上模12由上模本体121和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上模本体121上的至少一类冲头122构成,所述下模14由下模本体141和可拆卸安装在下模本体141上的翻边凹模142构成,所述翻边凹模142与冲头122一一对应且互相匹配。本专利技术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了上模本体121可安装用于冲设不同直径大小的通孔的多个冲头122,即所述冲头122的直径的尺寸规格不相同,从而冲设不同直径大小的通孔,这样,采用所述金属薄片模具对同一金属薄板进行冲孔操作时,即可得到包括不同直径大小的通孔的金属薄片。其中,所述冲头122与上模本体121的相对位置固定,各冲头122的形状和位置相互对应,如果需要生产局部改进的金属薄片,将原来的冲头122拆下,将一套新设计的冲头122安装到上模本体121上,就可以形成对局部改进的新产品的金属薄片模具,如果需要将生产线改为生产传统金属薄片,也可以快速将原有的那套冲头替换上去,从而快速对模具状态进行切换。节省了开模时间和成本。特别说明的是,图1中示出了两类冲头122以及两类冲头122分别对应的翻边凹模142,在具体实施时,对于上模本体141能够安装的冲头122种类以及数量,对于下模本体141上能够安装的翻边凹槽142的种类,数量不做限定。根据安装定位、固定或加工的不同设计,上模本体121上的安装孔可以是台阶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金属薄片模具,包括上模座(11)和下模座(13),所述上模座(11)的底面设置有上模(12),下模座(13)的顶面设置有下模(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2)由上模本体(121)和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上模本体(121)上的至少一类冲头(122)构成,所述下模(14)由下模本体(141)和可拆卸安装在下模本体(141)上的翻边凹模(142)构成,所述翻边凹模(142)与冲头(122)一一对应且互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薄片模具,包括上模座(11)和下模座(13),所述上模座(11)的底面设置有上模(12),下模座(13)的顶面设置有下模(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2)由上模本体(121)和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上模本体(121)上的至少一类冲头(122)构成,所述下模(14)由下模本体(141)和可拆卸安装在下模本体(141)上的翻边凹模(142)构成,所述翻边凹模(142)与冲头(122)一一对应且互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薄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122)的直径的尺寸规格不相同。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薄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垫片(15),所述第一垫片(15)设置于上模座(11)和上模(12)之间。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薄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于上模座(11)的底面的固定板(16),所述上模(12)通过固定板(16)而固定于上模座(11)的底面。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薄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于上模(12)和下模(14)的子模结构,所述子模结构为百叶窗子模、纵切子模、送料子模、导正子模或横切子模。6.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薄片模具来制造金属薄片的方法,其中所述冲头(122)类型包括第一类冲头和第二类冲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利用金属薄片模具的第一类冲头对金属薄板分别进行第一起包操作和第二起包操作,得到第一类凹槽和第二类凹槽;b、利用金属薄片模具的第一类冲头对所述第一类凹槽进行冲孔操作,同时采用第二类冲头对所述第二类凹槽进行冲孔操作;c、利用所述金属薄片模具的第一类翻边凹模对冲孔后的所述第一类凹槽进行翻边操作,同时采用第二类翻边凹模对冲孔后的所述第二类凹槽进行翻边操作。7.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薄片模具来制造金属薄片的方法,其中所述冲头(122)类型包括第一类冲头和第二类冲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利用金属薄片模具的第一类冲头对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越峰高向军周二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