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头登船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693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码头登船梯。包括上平台、旋转底座、斜梯和下平台,所述的上平台固定在船体甲板上,所述的旋转底座通过立轴及平面轴承连接在上平台下部,所述的斜梯两端设有横向连接轴并分别连接旋转底座和下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应能力强,登船梯能随一年中四季水位的高低及江水涨落潮起伏的变化,以及船舶靠泊在码头时受风向的影响船与码头的距离产生的变化,自动调节梯架的高低及梯架与船舶平行间的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船厂的利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停靠在码头的登船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码头登船梯
技术介绍
目前,船舶靠岸后大多需要登船梯上能上下船,但由于水面的风力较大,登船梯容易摇晃甚至落入水中,使用很不安全,存在很大的危险性,而且一年四季中水位经常会有高有低,因此针对不同的季节需要准备多种登船梯,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适应能力强、承载强度高的码头登船梯。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平台、旋转底座、斜梯和下平台,所述的上平台固定在船体甲板上,所述的旋转底座通过立轴及平面轴承连接在上平台下部,所述的斜梯两端设有横向连接轴并分别连接旋转底座和下平台。所述的斜梯两侧设有护栏,斜梯台阶上设有扁豆形花钢板。所述的下平台上还连接有二级斜梯。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应能力强,登船梯能随一年中四季水位的高低及江水涨落潮起伏的变化,以及船舶靠泊在码头时受风向的影响船与码头的距离产生的变化,自动调节梯架的高低及梯架与船舶平行间的角度。本技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船厂的利益。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向视图。图3是图I中B向视图。图中I是上平台,2是立轴,3是立轴套,4是横向连接轴,5是斜梯,6是下平台,7是二级斜梯,8是平面轴承,9是旋转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码头登船梯,包括上平台I、旋转底座9、斜梯5和下平台6,所述的上平台I固定在船体甲板上,所述的旋转底座9通过立轴2及平面轴承8连接在上平台I下部,所述的斜梯5两端设有横向连接轴4并分别连接旋转底座9和下平台6,所述的斜梯5两侧设有护栏,斜梯5台阶上设有扁豆形花钢板,所述的下平台6上还连接有二级斜梯7。权利要求1.一种码头登船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旋转底座、斜梯和下平台,所述的上平台固定在船体甲板上,所述的旋转底座通过立轴及平面轴承连接在上平台下部,所述的斜梯两端设有横向连接轴并分别连接旋转底座和下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码头登船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梯两侧设有护栏,斜梯台阶上设有扁豆形花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码头登船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平台上还连接有二级斜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码头登船梯。包括上平台、旋转底座、斜梯和下平台,所述的上平台固定在船体甲板上,所述的旋转底座通过立轴及平面轴承连接在上平台下部,所述的斜梯两端设有横向连接轴并分别连接旋转底座和下平台。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应能力强,登船梯能随一年中四季水位的高低及江水涨落潮起伏的变化,以及船舶靠泊在码头时受风向的影响船与码头的距离产生的变化,自动调节梯架的高低及梯架与船舶平行间的角度。本技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船厂的利益。文档编号B63B27/14GK202765240SQ20122027263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王东 申请人: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码头登船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旋转底座、斜梯和下平台,所述的上平台固定在船体甲板上,所述的旋转底座通过立轴及平面轴承连接在上平台下部,所述的斜梯两端设有横向连接轴并分别连接旋转底座和下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