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软梯系统及伸缩式舷梯,所述软梯系统包括引航员软梯及可调节引航员软梯长度的软梯存放卷车,所述伸缩式舷梯安装在船舶上,通过舷梯翻转机构和舷梯伸缩机构来分别控制舷梯的翻转和伸缩运动。所述伸缩式舷梯包括两段梯道,所述舷梯伸缩机构控制第二段梯道在第一段梯道上滑动,只需一条引航员软梯即可;另一方面,软梯直接设置在软梯存放卷车上,节省了存放设备的设置及存放空间的使用,也节省了搬运软梯所浪费的时间,舷梯未使用时,翻转收藏起来,减少船上需要安装存放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配件系统 领域,尤其是ー种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
技术介绍
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是专供引航员从引航船上安全登、离被引航船舶的通道设施。登船ロ距水面的高度不小于1.5m,且不超过9m吋,仅需设置引航员软梯。当登船ロ距水面的高度超过9m吋,除设置引航员软梯外,还应设置引航员舷梯或引航员机械升降器。传统的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配置有以下几个主要设备,具体參照附图I :I、短引航员软梯登船ロ距水面高度不小于I. 5m,且不超过9m时使用;2、长引航员软梯登船ロ距水面高度超过9m时与舷梯配合使用;3、组合舷梯登船ロ距水面高度超过9m时与长引航员软梯配合使用;4、引航员梯9m干舷标志。该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的使用步骤如下首先观察水面高度是否超过9m干舷标志;如果水面不超过9m干舷标志,则只需使用短引航员软梯,引航员可直接通过短引航员软梯登船,引航员软梯需从存放处送至操作区并安装使用;如果水面高度超过9m干舷标志,则需长引航员软梯和舷梯组合使用,引航员先通过引航员软梯爬到舷梯的下平台,再通过舷梯登船。引航员软梯需从存放处送至操作区并安装使用。采用上述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的缺点如下I :需配置两套引航员软梯;2:引航员软梯的存放需手动放置,费カ费时,而且由于需要站在船舶边缘容易造成危险;3:需要在船舱上设置有存放引航员软梯的设备及空间,造成了空间的浪费,而且当需要救援时,又要从存放处将软梯取出,造成时间的浪费;4:引航员软梯不能根据水面高度的变化调整自身的长度,因而经常会有一段浸泡在海水里,时间久了会造成软梯的损坏;5:舷梯、软梯是一字型布置,又由于舷梯是固定长度的,因此船上需要很大的空间来布置这样ー套系统;6 :需要有9m干舷标志,而且每次使用都要观察水面高度是否超过9m干舷标志来决定是否只要使用短软梯还是长软梯和舷梯的组合使用,而且舷梯及软梯的结合点是固定的,不能根据水面具体的环境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节省空间且能使舷梯与软梯在一定水面高度以上都能组合使用的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包括可调节引航员软梯长度的软梯存放卷车及伸縮式舷梯。所述软梯存放卷车用于控制软梯下放长度;所述伸缩式舷梯安装在船舶上,通过ー套舷梯翻转机构和ー套舷梯伸缩机构来分别控制舷梯的翻转和伸縮运动。所述伸缩式舷梯包括两段梯道及驱 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控制第二段梯道在第一段梯道上滑动。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舷梯翻转机构包括拉升电机及连接拉升电机与舷梯的拉绳,有ー套独立的拉升电机和驱动装置控制舷梯可以达到任意的翻转角度及任意的伸缩长度;本专利技术改进有,配备一台就地引航员软梯存放卷车,用于存放软梯、护手索和安全索;本专利技术改进有,存放卷车配有一套驱动装置以控制卷车运动;本专利技术改进有,存放卷车、翻转装置和舷梯伸縮装置都配有限位装置,当引航员软梯下放到指定长度后可通过限位装置固定住软梯;当伸縮舷梯翻转到指定角度并伸长到指定长度可通过翻转装置和伸縮装置的限位装置固定住舷梯,使引航员能安全得攀爬于软梯及舷梯上。本专利技术改进有,只配置一条引航员软梯,并存放在引航员软梯存放卷车上;本专利技术改进有,取消9米线干舷标志。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一段舷梯下端设有滑滚卡套,所述第二段舷梯的上端设有滑滚卡套,第一段舷梯卡于第二段舷梯的滑滚卡套中,同时第二段舷梯也卡于第一段舷梯的滑滚卡套中,通过舷梯本体与滑滚卡套的配合使第二段舷梯在第一段舷梯上滑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新型的结构,软梯可控制下放长度,舷梯可控制下放角度和长度,能在水面上任意高度组合使用,引航员可以舒适的从软梯爬到舷梯的下平台,再通过舷梯登船,因此,无需在船体上设置有9m干舷标志,另ー方面,软梯直接设置在软梯存放卷车上,节省了存放设备的设置及存放空间的使用,也节省了搬运软梯所浪费的时间,舷梯未使用时,收缩起来,进ー步的減少船体上需要设置的存储空间,其整体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且安全系数高。附图说明附图I为传统的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示意图;标号说明I-伸缩式舷梯; 11-第一段舷梯; 12-第二段舷梯;2-舷梯伸缩驱动装置; 3-舷梯翻转装置; 4-软梯存放系统; 5-引航员软梯; 6-护手索; 7-安全索。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參阅2,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ー种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包括软梯系统及伸縮式舷梯,所述软梯系统包括引航员软梯及可调节引航员软梯下放长度的软梯存放系统及伸縮式舷梯,所述可调节引航员软梯下放长度的软梯存放系统4包括引航员软梯5、护手索6、安全索7、软梯存放卷车和存放卷车驱动装置,所述软梯存放卷车控制引航员软梯5、护手索6和安全索7的下放长度,所述伸缩式舷梯I安装在存放卷车边上,并由舷梯翻转装置3控制伸縮式舷梯I的翻转角度,所述伸缩式舷梯包括第一段舷梯11、第二段舷梯12及舷梯伸缩驱动装置2,所述舷梯伸缩驱动装置2控制第二段舷梯12在第一段舷梯11上滑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水面高度控制软梯存放卷车来调整引航员软梯5、护手索6和安全索7的下放长度;并通过舷梯翻转装置3使舷梯翻转到指定角度,同时控制舷梯伸縮驱动装置2使第二段舷梯12在第一段舷梯11上滑动,从而使舷梯伸长到指 定长度与软梯结合使用。这种方式可以根据水面的高度,选择引航员软梯5的下放长度,避免了引航员软梯5浸泡在海水里,时间久了导致软梯本体的损坏。同时舷梯翻转角度、伸缩长度及引航员软梯长度的可调节性使得引航员软梯和舷梯总能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种方式给引航员的攀爬带来很大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參照附图2,所述伸缩式舷梯I处在收藏状态时,舷梯的长度为最小,船舶上的安装空间只要根据舷梯最短状态来设计即可;所述引航员软梯下放长度的软梯存放系统中的引航员软梯5、护手索6和安全索7不管是在使用时还是在收藏状态,都是存放于软梯存放卷车。由于只需配置一条引航员软梯5,所以无需在船体上设置有9m干舷标志,另外船舶上为引航员软梯考虑的空间也只要能容纳下引航员软梯存放卷车即可。本实施例中,存放卷车、翻转装置和舷梯伸缩装置都配有限位装置,当引航员软梯下放到指定长度后可通过限位装置固定住软梯;当伸縮舷梯翻转到指定角度并伸长到指定长度可通过翻转装置和伸縮装置的限位装置固定住舷梯,使引航员能安全得攀爬于软梯及舷梯上。本实施例中,如在应急情况下,比如需要救援受伤人员,可以直接启动存放卷车驱动装置,下放引航员软梯5、护手索6和安全索7到指定高度,相关人员攀爬至软梯上后,启动存放卷车驱动装置使人跟随软梯上升至一定高度,再通过旁边的伸縮舷梯I登船。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软梯系统及伸缩式舷梯,所述软梯系统包括引航员软梯及可调节引航员软梯长度的软梯存放卷车,所述伸缩式舷梯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软梯系统及伸缩式舷梯,所述软梯系统包括引航员软梯及可调节引航员软梯长度的软梯存放卷车,所述伸缩式舷梯安装在船舶上,通过舷梯翻转机构和舷梯伸缩机构来分别控制舷梯的翻转和伸缩运动。所述伸缩式舷梯包括两段梯道,所述舷梯伸缩机构控制第二段梯道在第一段梯道上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蔚青,林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