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脂酶活性植物蛋白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313074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脂酶活性植物蛋白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脱脂酶活性植物蛋白生产方法为超(亚)临界低温脱脂、低温超微粉碎法,本法生产的蛋白粉中含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氧合酶等,其中蛋白含量在40%-60%,脂肪含量≤2.0%,并将其创造性运用于面粉及面制品的工业化生产中,其生产方法为:1、原料预处理清理、除杂;2、调质处理;3、低温破碎;4、低温压片;5、超(亚)临界低温脱脂;6、低温超微粉碎;7、紫外杀菌;8、包装入库。使用方法为:1)面粉生产企业在线添加,用微量添加系统,按面粉流量的千分之2-5添加;2)面制品企业可按照面粉质量的千分之1—10的量随其他粉末性辅料一同加入混合均匀即可;3)添加本品的面粉可按照面制品的加工工艺制成各种食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蛋白生产、应用技术,具体说是一种脱脂酶活性植物蛋白的生产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在2011年5月I日前,面粉行业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面粉漂白剂。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动物食用625mg/kg过氧化苯甲酰的饲料后会出现不良症状。面粉具有自身特有的麦香味,而过氧化苯甲酰具有苯甲酰的气味,过量添加易使面粉失去原有的麦香味,散发出漂白剂的味道。过量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还会破坏面粉营养成分,尤其是对小麦粉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在添加了高剂量增白剂的面粉中,烟酸、叶酸和维生素A的损失率较高。过多的苯甲酸会加重肝脏负担,严重时肝、肾会出现病理变化。面粉中残留的未分解的过氧化苯甲酰,在面食加热制作过程中能产生 苯自由基,进而会形成苯、苯酚、联苯,这些产物都有毒性,对人体健康有不良的影响;自由基氧化会加速人体衰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甚至诱发多种疾病。鉴于过氧化苯甲酰以上的危害,国家禁止在面粉及其制品中使用此漂白剂。在这样一个真空状态之下,多数酶制剂企业和食品添加剂企业以此为契机,推出以脂肪酶、Vc、葡萄糖氧化酶等复配的色泽增效剂。其有一定的色泽改良,但是效果不明显,而且使用成本非常高,同时受限于只能适用于蒸煮类食品。因此,单独的复配酶制剂作为面粉色泽改良的大面积推广是不可行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替代过氧化苯甲酰漂白面粉的绿色添加剂。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没有好的色泽,就满足不了顾客对食品感官上的需求。而这种状态,为不法商贩提供了使用非法添加剂的空间,牟取暴利,危害人民健康。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之下,我们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找到一个纯天然的面粉漂白剂-脱脂酶活性植物蛋白。国外早在1934年就有活性大豆粉应用于面团漂白的报道,鉴于全脂的豆科类(绿豆、蚕豆、花生、大豆)蛋白,我们也做过比较细致的研究,它的副作用也相当的明显。首先,它的加工和使用比较困难,由于含油量比较高,制粉比较困难,达不到一定的粗细度,量化生产也是比较耗能的。其次是面粉企业使用比较困难,全脂豆粉流动性差,使用不当会给面粉质量带来不稳定的因素。由于含油率高,其保质期也有限,在常温下保存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开始霉变,不利于控制产品的黄曲霉素含量。众所周知,黄曲霉素是一种不易去除的强致癌物质。使用全脂豆粉的面制品会腐败产生刺鼻气味,同时会破环面粉的品质,降低吸水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通过低温超临或亚临界萃取生产脱脂酶活性植物蛋白,为面粉及面制品企业提供一种无添加剂、绿色安全的面粉品质改良的食品辅料。一种脱脂酶活性植物蛋白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植物品种,清理并调质处理;b)用破碎机,将原料破碎; c)风选去皮; d)用压片机将破碎原料压片; e)压片原料进行超临界或亚临界萃取; f)萃取后豆柏低温负压脱溶; g)超微粉碎; h)紫外杀菌; i)包装入库。所述植物品种包括绿豆、蚕豆、花生、大豆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a)所述的调质处理,低温彡45°C烘干,调节水分在14%_15% ;或着水调节,调节水分在14%-15%,每增加1%的水分,其静置时间增加2h。步骤b)所述原料破碎粒度l_3mm,破碎温度< 45°C。步骤d)所述压片厚度O. 1-0. 5_,压片温度彡45°C。步骤e)所述超临界萃取法,萃取溶剂为C02,萃取压力1.5-2. 5 Mpa,萃取时间为1-4小时;所述亚临界萃取法,萃取溶剂为二氯乙烷、丁烷、正己烷任一或多种,萃取压力O.4_0. 8 Mpa,卒取时间为1_4小时。步骤f)所述低温负压脱溶,脱溶温度彡45°C,脱溶时间为O. 5 — lh,脱溶真空度-O. 095 至-O. 085 Mpa。步骤g)所述超微粉碎,粉碎机转速5000-6000转/分钟,颗粒度120 -150目,进气温度彡(TC,进气速度120-150m3/h,排气温度彡45°C。脱脂酶活性植物蛋白应用于面粉、面制品的生产中,使用方法为1)面粉生产企业在线添加,用微量添加系统,按面粉流量的千分之1-10添加;2)面制品企业可按照面粉质量的千分之ι- ο随其它粉末性辅料一同加入混合均匀即可;添加本品的面粉可按照面制品的加工工艺制成各种食品。所述的植物品种为绿豆、蚕豆、花生、大豆,富含脂肪氧合酶,它能够氧化黄色类胡萝卜素,同时能催化面粉谷蛋白二硫键的重排,利于面团的形成。所述的调质处理,让原料有适合的水分,破碎时不过多产生粉状物,利于后道工序的压片和成品得率的提闻。所述的压片,其厚度控制是为了后道工序的萃取,能有效增加其与溶剂的接触面积,提高萃取效率,温度控制是降低热敏性蛋白质和脂肪氧合酶的失活,提高成品蛋白质的溶解指数。所述的脱脂方法超临界萃取法,萃取溶剂为CO2,萃取压力I. 5-2. 5 Mpa,萃取时间为1-4小时;亚临界萃取法,萃取溶剂为二氯乙烷、丁烷、正己烷,萃取压力为O. 4-0. 8Mpa,萃取时间为1-4小时。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气体会变成液体,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将植物原料中的脂肪脱去,生产的植物蛋白,避免传统工艺中液体加热80°C破坏细胞壁使脂肪脱出,对热敏性成分的破坏很少,蛋白质变性少,脂肪氧合酶含量高,而且脱脂溶剂在常温下常压下是气体,成品中溶剂残留少,安全性高,能耗低,成本低。所述的低温负压脱溶,为了更好的保护原料中的热敏性成分不受破坏,进一步去除成品中残留溶剂;所述的超微粉碎,使产品的颗粒度在120 -150目之间,在使用时能增大脂肪氧合酶与黄色类胡萝卜素的接触面积,增加反应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脱脂酶活性植物蛋白含有较强的生理酶活性,其富含脂肪氧合酶,含量在I. 5%-2%,对面粉及其制品有漂白作用。在应用面粉或面制品中时,植物蛋白原有的生物酶活性,即脂肪氧合酶对面粉的色素起作用,同时活性植物蛋白能改善面粉的品质和加工性倉泛。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面粉或面制品弥补了面粉中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的不足;能明显增加面制品的白度,食品色泽洁白;具有蛋白乳化功能,使面制品口感松软、富有弹性;改善面粉的品质,改善加工性能,延长食品的货架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无须化学添加剂,有效提闻食品安全。本专利技术是以绿豆、蚕豆、花生、大豆中为原料,采用低温超临界或亚临界萃取法进行脱脂生产,能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植物蛋白的活性,脱脂酶活性植物蛋白主要应用于面粉、面制品生产中,其原料广泛,生产成本低,使用简单、绿色安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一种脱脂酶活性植物蛋白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植物品种原料按绿豆20%、花生30%、蚕豆10%、大豆40%配比混合均匀后清理并调质处理,低温< 45°C烘干,调节水分在15% ; b)用破碎机,将原料破碎,破碎粒度2_,破碎温度40°C; c)风选去皮; d)用压片机将破碎原料压片,压片厚度O.3_,压片温度40°C ;e)压片原料进行超临界临界萃取,萃取溶剂为CO2,萃取压力2Mpa,萃取时间为3小时;f)萃取后豆柏低温负压脱溶,脱溶温度40°C,脱溶时间为O.8h,脱溶真空度-O. 09Mpa ; g)超微粉碎,粉碎机转速5500转/分钟,颗粒度140目,进气温度<0°C,进气速度140mV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脂酶活性植物蛋白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植物品种,清理并调质处理;用破碎机,将原料破碎;风选去皮;用压片机将破碎原料压片;压片原料进行超临界或亚临界萃取;萃取后豆粕低温负压脱溶;超微粉碎;紫外杀菌;包装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言芳吉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