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1-(3-N,N-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及制备方法,主要解决1-(3-N,N-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的扩展以及对其药物活性构效关系进行筛选的技术问题。结构通式见下式:式1其中X为取代官能团,选自H、C1~C10直链或含有取代基侧链的烷基、烷磺酰基或烷甲酰基、芳基、芳香磺酰基、芳香甲酰基、芳香杂环磺酰基中的一种;Y为亚甲基或羰基中的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n-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l-(3-N,N- 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3-氨基丙基)_吡咯烷酮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常被作为一种中性的氢键受体被弓I入化合物中,形成具有特殊空间构型/构象的分子,从而能匹配生物体内不同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产生相应的生物活性或效用,所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含有I-(3-氨基丙基)-吡咯烷酮结构单元的化合物被很多的实验证明具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以下为部分文献中已经公开的并与本专利技术技术密切相关的一些不例。丙型肝炎病毒(HCV)是病毒科中包含9600个基因组的一种正链RNA病毒。文献生物有机化学杂志(Bioorg. Med. Chem. Lett. (17),2007,1843-1849)用报告基因技术在细胞丙型肝炎病毒复制子模型中筛选了大量的库化合物,得到了一系列具有很好抑制作用的转化生长因子(TGF) β激酶抑制剂。其中,优选化合物I的50%抑制浓度为64纳摩尔每升,而且对人类JNK-2,3激酶以及VEGFR-I,2,3激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小鼠实验显示该化合物还具有优异的DMPK属性。权利要求1.一种1-(3-Ν,N-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其特征是结构通式见下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I-(3-Ν,N-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其特征是当式I中Y为亚甲基时,为式I所示的l-(3-N,N-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I-(3-Ν,N-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其特征是当式I中Y为羰基时,为式II所示的l-(3-N,N-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3-Ν,N-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其特征是所述的l-(3-N,N- 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为下述一种 I-a: I-(3-Ν, N-二苄基氨基丙基)-2-吡咯烷酮, I-b: I-(3-Ν-苯磺酰基-N-苄基氨基丙基)-2-吡咯烷酮, I-c: I-(3-Ν-3-吡啶磺酰基-N-苄基氨基丙基)-2-吡咯烷酮, I-d: 1-(3-Ν-2-磺酰基-4,5-二氯噻吩-N-苄基氨基丙基)-2-吡咯烷酮, I-e: 1-(3-Ν-4-磺酰基-1,2-二甲基-I-氢咪唑-N-苄基氨基丙基)-2-吡咯烷酮, I-f1-(3-Ν-4-磺酰基-I-甲基-I-氢吡唑-N-苄基氨基丙基)-2-吡咯烷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3-N,N-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其特征是所述的1-(3_N,N- 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为下述一种 II-a: 1-(3- N-苯磺酰基-N-苄基氨基丙基)-2,5-吡咯烷二酮, II-b:1-(3- N-3-吡啶磺酰基-N-苄基氨基丙基)_2,5-吡咯烷二酮, II-c: 1-(3- N-2-磺酰基-4,5-二氯噻吩-N-苄基氨基丙基)-2,5-吡咯烷二酮,II-d: 1-(3- N-4-磺酰基-1,2-二甲基-I-氢咪唑-N-苄基氨基丙基)-2,5-吡咯烷二酮, II-e: 1-(3- N-4-磺酰基-I-甲基-I-氢吡唑-N-苄基氨基丙基)-2,5-吡咯烷二酮, π-f 1-(3- N-苯甲酰基-N-苄基氨基丙基)-2,5-吡咯烷二酮。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2所述的l-(3-N,N- 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的方法,其制备步骤是采用I- (3-氨基丙基)-2-吡咯烷酮I与苯甲醛反应,得到化合物2,化合物2再通过烧基化或酰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a-f,反应式如下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3所述的I-(3-N,N-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其制备步骤是采用丁二酰亚胺I为原料,化合物I与丙烯醛反应,得到化合物2,化合物2与苄胺反应,得到化合物3,化合物3再通过烷基化或酰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l-a-f,反应式如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1-(3-N,N-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及制备方法,主要解决1-(3-N,N-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的扩展以及对其药物活性构效关系进行筛选的技术问题。结构通式见下式式1其中X为取代官能团,选自H、C1~C10直链或含有取代基侧链的烷基、烷磺酰基或烷甲酰基、芳基、芳香磺酰基、芳香甲酰基、芳香杂环磺酰基中的一种;Y为亚甲基或羰基中的一种。文档编号C07D207/27GK102911103SQ201210445349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董飞, 彭宣嘉, 蔡亚仙, 尹科, 李宁, 林天伟, 黎健, 陈曙辉 申请人: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合全药物研发有限公司,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3?N,?N?二取代氨基丙基)?吡咯烷酮衍生物,其特征是:结构通式见下式:?式1其中X为取代官能团,选自H、C1~C10直链或含有取代基侧链的烷基、烷基磺酰基或烷基甲酰基、芳基、芳香磺酰基、芳香甲酰基、芳香杂环磺酰基中的一种;Y为亚甲基或羰基中的一种。2012104453497100001dest_path_image00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飞,彭宣嘉,蔡亚仙,尹科,李宁,林天伟,黎健,陈曙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合全药物研发有限公司,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