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轻冲蚀的金属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825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压铸模具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压铸薄壁类金属零件,并可减轻冲蚀的模具。它包括模具型腔、入料口平台及入料浇道,其中,模具型腔包括一入料口,入料口平台连接在该入料口处,入料浇道则与该入料口平台相连接,所述的入料口平台的轴向长度大于2mm。由于将入料口平台的轴向长度设置在2mm以上,在压铸时,使得金属液可以平稳的进入模具型腔,降低入料口处的温度集中的问题,有效减轻金属液对模具型腔,尤其是入料口处的冲击和冲刷,从而显著的减轻冲蚀问题,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还避免了频繁下模影响生产效率的弊端。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及适于批量生产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压铸模具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压铸薄壁类金 属零件,并可减轻冲蚀的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压铸模具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手 机作为新近发展起来的通迅产品,其外壳也大量的在使用金属压铸模具来制造。 一般而言,压铸模具都是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工作的。工作时,需要将熔融的 金属液以高压高速的方式注入模具的型腔内,这将不可避免地对模具成型零件的表面进行激烈的沖击和冲刷,时间一长就会使模具受到腐蚀和磨损;而在填 充过程中,金属液、杂质和熔渣还会对模具成型表面产生复杂的化学作用,这 将进一步加速模具表面的腐蚀和裂紋的产生,尤其是模具型腔入料口处,工作 温度最高,也是最先受金属液沖击,所以也是最容易发生冲蚀的部位。金属手机壳,尤其是镁合金手机壳等薄壁类零部件,属于外观件,其组装 尺寸要求和外观表面质量要求都很高,需要达到压铸行业的较高品质要求,这 也就对压铸模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如何解决入料口处的耐冲蚀问题。 现有的手机壳薄壁类零部件的手机金属压铸模具主要包括模具型腔、入料口平 台及入料浇道,其中,模具型腔包括一入料口,入料口平台连接在该入料口处, 入料浇道则与该入料口平台相连接。入料口平台的作用主要是方便在后一道工序中去除料柄。 一般而言,为了增大压力的传递,使产品的末端充填良好,入料口平台的轴向长度均设计为2mm以下。经生产实践证明,这种模具在使用时 虽可确保产品的末端充填良好,但是在生产接近3000^f莫次左右时,在产品的母 模面和公模面均有增肉现象,经分析得出,上述部位增肉的原因是由于其模具 相对应处被冲蚀。为了减轻上述现有的手机壳薄壁类零部件的金属压铸模具的沖蚀问题,现 有技术提供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将受冲蚀部位或模仁换成更加耐冲蚀的 模具材料,但这会大大增加模具的成本,不利于企业的批量生产。第二种,将 入料口处的模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入料口处的模仁的抗冲蚀能力。但是采用 这种方法热化处理后的模具在生产一段时间后(通常还要低于第一次冲蚀前使 用的模次)又会出现沖蚀,这就需要定期不停的做热处理,导致压铸的成本增 高,生产效率也下降,此外,热处理的工艺还存在不易控制等问题,如果热处 理不当,模具表面易产生龟裂,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模具损伤、开裂而过早报废。 第三种,控制压铸工艺参数以达到减轻冲蚀的目的。在压铸生产过程中,模具 温度不断升高,当模温过高时,易产生粘模,运动部件失灵而导致模具表面损 失,采取冷却温控系统来保持模具工作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并尽可能降低模温 和料温来减轻模具表面的冲蚀,由于入料口的充填速度高,会对模具的表面产 生激烈的沖击和冲刷,使模具表面产生腐蚀和磨损,加剧模具的冲蚀速度,生 产中通常是采用降低压射速度来减轻对模具入料口的冲蚀。然而,这些工艺参 数随着不同的压铸机、不同的产品,其差别变化很大,不易掌控,且上述工艺 参数在生产时,关联性很大,如果改变了其中的一个参数,会对产品的质量产 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这种方法仍旧未能很好的解决冲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机金属压铸模具,可以有效 减轻压铸过程中金属液对模具的冲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可减轻冲蚀的金属压铸模具,它包括模具型腔、入料口平台及入 料浇道,其中,模具型腔包括一入料口,入料口平台连接在该入料口处,入料 浇道则与该入料口平台相连接,所述的入料口平台的轴向长度大于2mm。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后,由于将入料口平台的轴向长度设置在2mm以上,在 压铸时,使得金属液可以平稳的进入模具型腔,降低入料口处的温度集中的问 题,有效减轻金属液对模具型腔,尤其是入料口处的沖击和冲刷,从而显著的 减轻冲蚀问题,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还避免了频繁下模影响生产效率的弊 端。此外,还具有结构筒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及适于批量生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 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如图1所示的可减轻冲蚀的金属压铸模具,它包括模具型腔1、入料口平 台2及入料浇道3。模具型腔1包括一入料口 11,入料口平台2连接在该入料口 11处,入料 浇道3则与该入料口平台2相连接。入料口平台2的厚度应与入料口 11部位的 厚度一样,而入料口 11的轴向长度,即图1中的L,大于2mm。由于将入料口 平台2的轴向长度设置在2mm以上,在压铸时,使得金属液可以平稳的进入模 具型腔l, P争低入料口 ll处的温度集中的问题,有效减轻金属液对模具型腔1, 尤其是入料口 ll处的沖击和冲刷,从而显著的减轻冲蚀问题。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入料口平台2的轴向长度进一步限制在4~6mm的 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入料口平台2的轴向长度优选为5mm。为了验证5mm入料口平台2带来的有益效果,我们在生产中选择了两个同 一材质、同一产品的新模具在相同的压射条件下来实验,其中一个入料口平台2 宽度是2mm,另一个是5mm。追踪检测后发现,入料口平台2宽度是2mm的 模具在压铸到3000模次左右时,产品公模面入料口 ll处已经有增肉,其对应 的模具处被冲蚀;而入料口平台2宽度是5mm的模直到压铸到10000模次时, 对应的产品部位才出现增肉。这表明,虽然只是将入料口平台2的宽度从2mm 调整到5mm,但其带来的效果却是可以显著的减轻模具出现冲蚀的问题,提高 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也避免了频繁下模影响生产的弊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 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减轻冲蚀的金属压铸模具,它包括模具型腔、入料口平台及入料浇道,其中,模具型腔包括一入料口,入料口平台连接在该入料口处,入料浇道则与该入料口平台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口平台的轴向长度大于2mm。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轻冲蚀的金属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入料口平台的轴向长度为4~6mm。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减轻冲蚀的金属压铸;f莫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入料口平台的轴向长度为5mm。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金属压铸模具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压铸薄壁类金属零件,并可减轻冲蚀的模具。它包括模具型腔、入料口平台及入料浇道,其中,模具型腔包括一入料口,入料口平台连接在该入料口处,入料浇道则与该入料口平台相连接,所述的入料口平台的轴向长度大于2mm。由于将入料口平台的轴向长度设置在2mm以上,在压铸时,使得金属液可以平稳的进入模具型腔,降低入料口处的温度集中的问题,有效减轻金属液对模具型腔,尤其是入料口处的冲击和冲刷,从而显著的减轻冲蚀问题,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还避免了频繁下模影响生产效率的弊端。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及适于批量生产等优点。文档编号B22D17/22GK201115870SQ20072012248公开日2008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减轻冲蚀的金属压铸模具,它包括模具型腔、入料口平台及入料浇道,其中,模具型腔包括一入料口,入料口平台连接在该入料口处,入料浇道则与该入料口平台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口平台的轴向长度大于2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祥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