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570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能够提高雪路上的横向抓地性能而不使其它性能变差。在胎壁面(3SB)上且在从胎面接地端(Te)向径向内侧隔开间隔的位置设置突起部列(20R),该突起部列(20R)是将周向延伸的多个突起部(20)沿周向间隔设置而成的。所述突起部(20)具有从所述胎壁面(3SB)立起的径向内侧的内侧壁面(21i)、径向外侧的外侧壁面(21o)、以及将所述内侧壁面(21i)与外侧壁面(21o)之间连接的突起上表面(22),而且突起部(20)的距离胎面接地端(Te)的径向距离的最小值Kmin为5mm~15mm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提高雪上性能,特别是提高横向的抓地性能,并且不会使其它性能变差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提高轮胎的雪上性能的方法,而采用在胎面花纹中设置有多个带有刀槽花纹的花纹块的块状花纹,并且增大沟面积占胎面接地面的比例亦即沟面积比。然而,在这样的方法中,由于随着所述沟面积比的增加会使花纹刚性减小,因此产生了导致在干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降低这样的问题。并且,由于沟面积比的增大,而使胎 面沟接地时的间隔声或泵浦声、或者在胎面沟内产生的气柱共鸣声等增大,因此降低噪声性能。因此,下述专利文献I中提出有如下轮胎既不会导致所述操纵稳定性能或噪声性能等其它性能变差,又能提高雪上性能。如图7所示,该轮胎在胎壁(butress)面a形成有条状的隆起部C,该隆起部c从该胎壁面a突出,且从胎面接地端朝径向内侧延伸。所述隆起部c因轮胎在雪路行驶时下陷而能够与雪路接触,此时,在所述隆起部c、c之间的沟状部分d夹入雪、或者利用隆起部c的周向侧缘CS抓雪,由此提高牵引性能。然而,在所述隆起部c的情况下,虽然提高牵引性能,但却不具有提高在雪路上的横向抓地性能的效果。因此存在导致轮胎的横滑等,从而无法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与胎面部的胎面接地端连接并形成胎侧部表面的径向外侧区域的胎壁面上、且在从胎面接地端起向径向内侧隔开间隔的位置设置突起部列,该突起部列是将从所述胎壁面突出且沿周向延伸的多个突起部在周向上间隔设置而成的,并且所述突起部具有:从所述胎壁面立起的径向内侧的内侧壁面、径向外侧的外侧壁面、以及将所述内侧壁面与所述外侧壁面之间连接的突起上表面,并且将突起部距离所述胎面接地端的径向距离的最小值Kmin设为5mm~15mm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圣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