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拖车式重型货车的轮胎,包括:具有厚度E的胎面(10),所述胎面(10)具有胎面表面(100),该胎面(10)至少在等于胎面的厚度的30%的一个厚度上设置有非对称刻纹设计,以便形成具有轴向宽度LE的外部部分(1)和具有轴向宽度LI的内部部分(2),所述外部部分(1)被设计成当轮胎被装配在该车辆上时沿轴向朝着车辆的外侧定位,而所述内部部分(2)位于外部部分(1)的轴向延伸中,内部部分(2)和外部部分(1)被总体上沿周向定向的沟槽(5)分离开,该胎面(10)的特征在于,胎面的外部部分(1)包括在周向方向上的一连串的具有周向宽度D11和轴向宽度LE的刚性条带(11)、以及具有周向宽度D12和轴向宽度LE的柔性条带(12),所述刚性条带(11)在崭新状态下没有开口到所述胎面表面上的沟槽或空腔,而柔性条带(12)设置有在这些柔性条带的整个周向宽度D12上延伸的沟槽(121),刚性条带(11)具有至少等于外部部分(1)的轴向宽度LE的7%的周向宽度D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货车的轮胎,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被设计成装配至三轴式拖车类型车辆的载重轴的轮胎。再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此类轮胎的胎面的刻纹设计。
技术介绍
用于重型货车的轮胎包括设计成与装配轮辋接触的胎圈,通过侧壁自身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这些胎圈被连接在胎冠部的任意侧上,胎冠部由其功能是提供行驶时与道路接触的胎面覆盖。这样的轮胎包括锚定在胎圈中的胎体增强部,该增强部在侧壁中延伸直至轮胎的胎冠。由一个或更多个增强层形成的该胎体增强部在轮胎的胎冠部中沿径向朝外侧被自身由多个增强层形成的胎冠增强部覆盖。 轮胎的胎面的厚度适合于使用并且胎面还设置有由诸如凸肋或花纹块的浮凸元件形成的刻纹设计,这些元件由沟槽界定。_5] 本串请中使用的术语的定义:径向方向是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轴向方向或横向方向是平行于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周向方向是与以轮胎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任何圆相切的方向。沟槽是在胎面中、在材料壁之间、在至多等于胎面的厚度的深度上形成的空间,这些材料壁在轮胎的普通的行驶条件中彼此不接触。切口是在胎面中、在材料壁之间、在至多等于胎面的厚度的深度上形成的空间,所述材料壁在轮胎的普通的行驶条件中能够至少部分地彼此接触。浮凸元件是花纹块或凸肋。浮凸元件由沟槽限定并且具有设计成在行进期间与路面接触的接触面和沿凸脊切割接触面的侧面。胎面的胎面表面是胎面的所有浮凸元件的整个接触面。在本文件中,轮胎使用的“标称条件”是其使用条件,即是与由载荷指标指示的轮胎的载荷量及所述轮胎的速度模式对应的轮胎基准充气压力,该基准压力和该载荷量由Ε. T. R. T. O.欧洲标准给定。TRA和JATMA标准也可以用于在Ε. T. R. T. O.中没有出现的轮胎尺寸。在重型货车中存在包括数个非转向轴的拖车,即在这些轴上安装轮胎/车轮组件的仅仅一个定向。这些轮胎因此不能够转向以执行转弯操纵。很长时间以来,已经观察到与所述轴中的每个轴都弯曲的运动结果相关联的问题。尽管所述轴中的一个轴能够沿切向遵循圆形轨迹,但是对于其它轴不是这样的。这样的结果是,对于这些轴的轮胎来说,与其轮胎遵循圆形轨迹的轴的那些轮胎相比,更加显著地产生不均匀磨损。“不均匀磨损”是指下述磨损,该磨损在轮胎的胎面的整个胎面表面上不一致,并且该磨损可能导致所述轮胎的提前拆除。每件事情发生好像没有遵循圆形轨迹的轴的轮胎经受了诱发的漂移,该漂移引起胎面在路面上的滑动和摩擦并因此引起更显著的磨损。该问题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已经提出了数种解决方案。专利US5622575提出了一种胎面,该胎面的刻纹设计是非对称的;被设计成朝着车辆底盘的内侧定位的内部部分设置有横向地且倾斜地定向的周向沟槽和切口,被设计成朝着车辆的外侧定位的另一个外部部分没有沟槽和切口。该另一个外部部分包括沿周向线设置的多个空腔。专利US4905748提出了一种与在胎面的中间平面的任意侧上的不同曲率半径相组合的刻纹设计,该刻纹包括在外侧上比在内侧上具有较窄宽度的沟槽。尽管这些解决方案在不均匀磨损方面提供了改进,但是发现了下述情况,即对于安装在没有遵循圆形轨迹的轴上的轮胎来说,这些轮胎的外部部分(即沿轴向在其胎面的外侧上的部分)经受到相对于路面的强烈滑动,这导致在该轴向外部部分上的更加显著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正好是改进在没有沿切向遵循圆形轨迹的轴上的轮胎的胎面的磨损方面的性能,同时对该胎面维持高水平的抓地力。根据该目的,用于拖车式重型货车的轮胎的胎面包括被设计成与装配轮辋接触的胎圈,这些胎圈通过自身被连接在胎冠部的任意侧上的侧壁沿径向向外延伸,该胎冠部径向向外被具有厚度E的胎面覆盖,该胎面具有胎面表面。该轮胎包括锚定在胎圈中并且延伸到侧壁中且延伸到胎冠部中的胎体增强部,轮胎的胎冠部包括胎冠增强部。本专利技术的胎面至少在等于胎面的总厚度E的30%的厚度上设置有非对称刻纹设计,以便形成具有轴向宽度LE的外部部分和具有轴向宽度LI的内部部分。在本申请中,“轴向宽度”是指沿平行于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测得的尺寸。外部部分被设计成当轮胎被装配在车辆上时沿轴向朝着车辆的外侧定位,而在外部部分的轴向延伸方向上的内部部分朝着所述车辆的内侧定位。此外,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被总体上沿周向定向的沟槽分离开,该沟槽沿两个凸脊切割胎面表面,该两个凸脊为一个轴向外部凸脊和一个轴向内部凸脊。该胎面的特征在于胎面的外部部分在周向方向上包括交替设置的多个具有周向宽度Dll (沿周向方向测得)和轴向宽度LE的刚性条带、以及具有周向宽度D12和轴向宽度LE的柔性条带(一个柔性条带沿周向的侧部是两个刚性条带)。刚性条带在崭新状态下没有开口到胎面表面上的沟槽和/或空腔,而柔性条带设置有在这些条带的整个周向宽度D12上延伸的沟槽。刚性条带具有至少等于外部部分的轴向宽度LE的7%的周向宽度Dl I。在本说明书中,“周向宽度”是指沿周向方向测得的条带的尺寸。在本说明书中,“条带”是指大致具有平行六面体形状的胎面的体积部分,其具有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刻纹形成的厚度相等的厚度。优选地,外部部分的轴向宽度LE (在胎面的轴向边缘和与将所述胎面的外部部分与内部部分分离开的沟槽的所述边缘最接近的凸脊之间测得)至少等于胎面的总轴向宽度W的40%。总轴向宽度W对应于在轮胎的标称使用条件下与地面接触的印痕的最大宽度,该宽度是沿轴向方向测得的。而更优选的,该轴向宽度LE至多等于胎面的接触表面的总轴向宽度W的80%。优选地,刚性条带的周向宽度Dll至少等于所述刚性条带的轴向宽度LE的15%。这样的刻纹设计产生在崭新状态的胎面的胎面表面与至少等于该胎面的总厚度的30%的深度之间的胎面上。胎面的厚度等于下述材料的厚度,该材料被设计成在行驶时并且在为了翻新处理而对设置有该胎面的轮胎进行拆除或进行最终的拆除之前使用。优选地,该深度至少等于胎面的总厚度的50%。自然,该刻纹设计能够在胎面的总厚度E上产生。所提出的刻纹设计使得能够,在依靠形成在柔性条带上的沟槽和空腔的存在而在横向力下以及在覆盖有水的路面上具有适当的抓地力的同时,使胎面在胎面的轴向外部部分(与刚性条带的轴向宽度对应)上同时具有大的机械刚度,这些空腔用作排水蓄水器。因此,能够同时获得 磨损性能和磨损均匀性方面的改进,对施加在轮胎上的横向应力的更好的抵抗(在导致相对于地面侧偏/滑动的操纵期间很显著);对于关心的用途来说在覆盖有水的地面上的满意的抓地力。在本专利技术的变型中,外部部分包括总体上沿周向定向的至少一个切口,该至少一个切口在轮胎与地面接触时封闭。这在不存在对不管是刚性的还是柔性的条带的刚度的大致修改的情况下提供了额外的凸脊。最接近胎面的外部部分的轴向外边缘的周向切口利用该轴向外边缘界定其平均宽度优选地至少等于胎面的总宽度W的10%的边缘凸肋。顺便提一下,与用于装配到重型货车拖车的该类型的轮胎的普通刻纹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刻纹使得能够减小边缘凸肋的该览度。优选地,如果P是外部部分的刚性条带的周向宽度Dl I和柔性条带的周向宽度D12的总宽度,则每个刚性条带的周向宽度Dll被选择成至少等于周向宽度的总宽度P的25%并且至多等于所述总宽度P的75%。有利的是,在如在Ε. T. R. T. O.标准中定义的轮胎使用情况下测得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富歇,H·贝雄,P·芒叙,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企业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