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重式轮胎/路面噪音检测拖车,包括:行走支撑拖车系统,该系统包括一车架及安装在车架下部的引导轮及支撑轮;标准测试轮及荷载系统,其安装于上述车架的引导轮与支撑轮之间,并与行走支撑拖车系统的车架相连,该标准测试轮及荷载系统包括配重支架及安装于配重支架下部的标准测试轮,上述标准测试轮设于一轮轴上,上述轮轴与轮轴拖架一端相连,轮轴拖架另一端与上述配重支架的一端相连;噪声测量与分析系统,其包括多个输入通道、多个输出通道和设置于上述标准测试轮及荷载系统中的多个传感器以及车载电源;噪声屏蔽与隔音系统,其包括隔声罩及荷载系统减震装置,上述隔声罩固定于上述车架上。(*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试验设备,适用于测试轮胎和路面作用的噪音,具体涉及一种 配重式轮胎/路面噪音检测拖车。
技术介绍
伴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噪音环境污染日渐严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 的噪音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噪音、汽车的机械噪音以及车辆外型的声障噪音。 一般来讲,当汽车以超过50km/h的速度行驶时,轮胎/路面噪声将成为主要噪声源。 目前国内路面噪音监测的方法主要采用ISO的路测法,也就是将声级计置于距测点7. 5m远, 1.5m高的位置,采用标准车按固定车速通过测点,从而测量出行车噪音。这种测量方法具有 操作简便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不足 一是周围环境的背景噪音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 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是对于已通车路段的噪音检测难度较大。目前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轮胎/路面噪声测量方法有如下三种转鼓法(Laboratory Drum)、滑行法(Coast—By)和拖车法(Trailer)。轮胎/路面噪声是轮胎与路面相互作用 产生的,与两者的性质都有密切的关系。转鼓法测试中,转鼓表面是弯曲的,在模拟道路性 质方面存在困难;滑行法测量时受其他噪声的干扰较大,且只能在封闭的道路上进行测量, 可主要用来测量摩擦噪声;拖车法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能够有效克服以上不利因素,更为 精确地反映轮胎一路面噪声的真实情况。我国现有的"路面与轮胎噪声测试仪"测试方法没 有设置隔音和消音措施,因此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不适用于在不断交通的情况下对城市 交通的噪音进行测试。由于配置的设计增加了拖车的设计难度,国外现有的噪音检测拖车,主要是模拟轿车在 高速行使下的轮胎/路面噪音,当前国外的拖车都没有设置配重调节系统。而汽车轮胎的载重 直接影响到轮胎的接触面积,影响轮胎和路面的噪音,同时我国当前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 都有相当数量的载重汽车,载重汽车的行使噪音对城市交通的噪音影响显著,因此新开发的 轮胎/路面噪音检测拖车专门设计了配重加载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配重式轮胎/路面噪音检测拖车,其可以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进行 城市道路或公路的轮胎/路面噪音检测,同时可以通过配重调节,模拟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轮 胎/路面的噪音检测,操作安全、简便,而且检测数据稳定、可靠。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要点为 一种配重式轮胎/路面噪音检测拖车,包括行走支撑拖车系统,该系统包括一车架及安装在车架下部的引导轮及支撑轮;标准测 试轮及荷载系统,其安装于上述车架的引导轮与支撑轮之间,并与行走支撑拖车系统的车架 相连,该标准测试轮及荷载系统包括配重支架及安装于配重支架下部的标准测试轮,上述标 准测试轮设于一轮轴上,上述轮轴与轮轴拖架一端相连,轮轴拖架另一端与上述配重支架的 一端相连;噪声测量与分析系统,其包括多个输入通道、多个输出通道和设置于上述标准测 试轮及荷载系统中的多个传感器以及车载电源;噪声屏蔽与隔音系统,其包括隔声罩及荷载 系统减震装置,上述隔声罩固定于上述车架上。进一步地,上述配重支架连接有减震弹簧和固定阻尼系统,上述减震弹簧和固定阻尼系 统分别与邻近轮轴两侧的轮轴拖架相连。上述噪声测量与分析系统的传感器为多个声压传感器及转速传感器,上述多个声压传感 器分别安装于上述测试轮的不同位置,上述各传感器分别与上述多个输入通道相连,多个通 道中还有若干个通道为可扩展USB供电,可与电脑相连。上述隔声罩外表面为钢板,内表面为尖劈,上述尖劈内侧设有穿孔板,上述穿孔板与钢 板间设有玻璃纤维棉。上述隔声罩钢板厚度为0.5mm-1.5mm,上述玻璃纤维棉厚度为 5cm-15cm,上述穿孔板的穿孔面积为20%-30%,厚度为lmm-2mm;上述隔声罩为一体化设 计,接缝密封;拖车的金属部位涂刷有阻尼漆;该拖车所有的非测试轮胎为低噪音轮胎。上述轮轴拖架通过一铰轴与配重支架相连,上述铰轴铰接于行走支撑拖车系统的车架上。 优选地,上述轮轴为三段式,中间段设置标准测试轮,中间段轮轴通过测试轮安装法兰与其 它两段轮轴相连,以便于更换测试轮。另外,上述引导轮通过一可升降系统连接于上述车架的前部,上述升降系统为螺杆螺母 机构,螺杆螺母机构上部设有可调节手柄。进一步地,该拖车下部设有底盘,上述底盘为前低后高的弧线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非测量状态下,测试轮处于悬空状态不着地面,方便用于长距离运输。测量状态时测 试轮着地面且有额定负荷压在测试轮上,可模拟正常行驶的车辆轮荷。同时本技术可根 据测试的需要,可对荷载系统的载荷进行调节,从而可模拟不同载重情况下轮胎/路面作用噪 声的检测。通过测试轮安装法兰的设计可方便实现不同测试轮胎的更换。轮胎的尺寸可以有轿车轮 胎和大型公交车轮胎。配重系统通过减振弹簧与轮轴拖架相连,其他所有接触部位都通过增加弹性阻尼进行减 噪处理,从而在运行中配重系统不会产生多余噪声,轮胎负荷组件也不会产生大的噪声。通过噪声屏蔽与隔音系统的设计,通过安装隔声罩和对整个拖车的减噪处理,实现了两 个目的 一是吸收测试轮与路面产生的噪声,不让此噪声在消声室产生混响,对测量造成误 差;二是隔离其它一切噪声,不让其它声音进入室内,其它声音统称为误差噪声,它主要包 括牵引车的噪声;拖车的两个支撑轮的噪声;路上行驶的其它车辆产生的噪声;高速行驶 中由于风(空气流动)产生的噪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2是本技术标准测试轮及荷载系统示意图3是本技术隔声罩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 一种配重式轮胎/路面噪音检测拖车,包括行走支撑拖车系统l、标 准测试轮及荷载系统2、噪声屏蔽与隔音系统、噪声测量与分析系统。另外该拖车下部设有 底盘,该底盘为前低后高的弧线形。行走支撑拖车系统1包括一车架11及安装在车架下部的一个引导轮12及两个支撑轮13, 上述引导轮12通过一可升降系统14连接于上述车架11的前部,上述升降系统14为螺杆螺 母机构,螺杆螺母机构上部设有可调节手柄141。本技术中,支撑轮13主要用于支撑整个测量装置在运输及测量过程中能平稳行驶。 引导轮12可以在测试轮21不工作的情况下,与支撑轮13—起支撑整个拖车系统,在测试轮 21工作时,弓l导轮12可以提起,由测试轮21和支撑轮13支撑整个拖车系统。支撑轮13选 用噪音小的轮胎。在设计许可的情况下,测试轮21和支撑轮13的距离应尽量远,本设计中 支撑轮13和测试轮21的距离为1.8m。标准测试轮及荷载系统2安装于上述车架11的引导轮12与支撑轮13之间,包括配重支 架22及安装于配重支架22下部的标准测试轮21 ,标准测试轮21安装于拖车的中心位置。 标准测试轮21设于一轮轴24上,轮轴24与轮轴拖架27 —端相连,轮轴拖架27另一端通过 一铰轴28与配重支架22的一端相连,配重支架22的另一端设有配重块26,铰轴28铰接于 行走支撑拖车系统1的车架11上。通过调节配重支架22端部配重块26的配重,实现测试轮 21载重的调节,从而实现不同载重情况下轮胎/路面作用噪声的检测。轮轴24为三段式,中 间段设置标准测试轮21,中间段轮轴通过测试轮安装法兰29与其它两段轮轴相连,以便于 更换测试轮21。测试轮21的轮胎可以是轿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重式轮胎/路面噪音检测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走支撑拖车系统,该系统包括一车架及安装在车架下部的引导轮及支撑轮; 标准测试轮及荷载系统,其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引导轮与支撑轮之间,并与行走支撑拖车系统的车架相连,其包括配重支 架及安装于配重支架下部的标准测试轮,所述标准测试轮设于一轮轴上,所述轮轴与轮轴拖架一端相连,轮轴拖架另一端与所述配重支架一端相连; 噪声测量与分析系统,其包括多个输入通道、多个输出通道和设置于所述标准测试轮及荷载系统中的多个传感器以及 车载电源; 噪声屏蔽与隔音系统,其包括隔声罩及荷载系统减震装置,所述隔声罩固定于所述车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东,彭京武,李美江,沈国辉,周兴业,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