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姜辣素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391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姜辣素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姜辣素脂质体的构成组分及其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大豆磷脂65~70份、胆固醇30~35份、姜辣素0.5~30份、无水乙醇1000~1500份、磷酸盐缓冲液70~120份;其制备方法为⑴称取大豆磷脂、胆固醇置于茄形瓶中并使用无水乙醇使其溶解;⑵将茄形瓶减压蒸发溶剂;⑶制得姜辣素溶液;⑷形成姜辣素磷酸盐溶液;⑸制备姜辣素脂质体混悬液;⑹采用冻干法制备姜辣素脂质体;⑺通过冷冻干燥仪抽真空5~10min,使水分完全升华,制备出姜辣素脂质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制备出的姜辣素脂质体具有非常强的体外透皮吸收性能,为姜辣素脂质体技术应用于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实验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是一种透皮性能优良的姜辣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仪器和方法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于皮肤生理病理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因和分子生物学水平,对相关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动植物成分和生物高分子成分已经应用到生物医药行业,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如何将这些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应用到生物医药领域中,面临着许多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稳定性问题,除了由其自身的结构和空间构象决定外,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小视,例如表皮活性因子溶液,在外界环境中的活性持续时间有短短的数小时,在其被皮肤吸收发挥作用之前就基本失活了,根本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2、高分子成分难于被人体皮肤吸收的问题,通常来说,活性物分子量越小,越容易透过皮肤,一旦分子量大于600,活性物就很难被皮肤吸收了,而近年来应用的具有特定皮肤活性功能的物质大多数是肽类等高分子物质,其分子量少则数千,多则数十万,·这就决定了它们很难透过皮肤从而被有效吸收。3、生物活性物质的可溶性问题,大部分有效成分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姜辣素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其构成组分及其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大豆磷脂65~70份、胆固醇30~35份、姜辣素0.5~30份、无水乙醇1000~1500份、磷酸盐缓冲液70~1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欢孟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芸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