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中包括一基板、多个半导体发光组件以及一或一以上的第一色温补偿贴片。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背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半导体发光组件间隔地设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色温补偿贴片则贴附于未被半导体发光组件所占据的第一表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色温补偿贴片以调整发光频谱的发光装置,该补偿贴片可调整该发光装置的最终色温(色度)。
技术介绍
现行采用半导体发光组件为光源的发光装置常有色偏的问题,如果彼此显著拥有不同色温(CCT, 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的两个半导体发光组件被用来照射一观察者时,则肉眼所感受到在色温方面的差异,通常是令人反感的。而导致此问题的原因并非其中的零组件有所故障,而是半导体发光组件本身发光的色温难以控制于相同品质,导致半导体发光组件发出具有不同色温的光线。色温的定义如下,国际照明协会(CI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提供了一种二维坐标彩度空间图(color space chromaticity diagram)作为色度的评量标准,经由适当的数值转换,二维坐标彩度空间图上的色度量值可转换为色温量值。其中,当图表的X轴的数值(CIEx)增加且图表的Y轴的数值(CIEy)增加时,观看者将感受到的黄红光相对比例增加,即色温下降,例如傍晚时天空色温约为3000K。相反地,当CIEx减少且CIEy减少时,观看者将感受到蓝光相对比例增加,即色温增加,例如正午时天空色温约为6500K。现有技术中,调整半导体组件的色温的方式往往是以较严苛的方式控管半导体发光组件的生产标准,使刚出厂的半导体发光组件具有一致且理想色温。但此方法因过高的产品认定的标准,而淘汰过多产品,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因此一种可以以较低成本改善光线色温的技术即被高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缺失,本专利技术于是提出一种利用色温补偿贴片的方法,以调整发光装置的发光频谱。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基板、多个半导体发光组件及一或一以上的第一色温补偿贴片。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背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半导体发光组件间隔地设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色温补偿贴片贴附于未被半导体发光组件所占据的第一表面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基板、多个半导体发光组件及一壳体。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背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半导体发光组件间隔地设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壳体用以包覆基板的第一表面,其中壳体表面贴附有一或一以上的第一色温补偿贴片。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发光装置还包括一或一以上的第二色温补偿贴片,贴附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或壳体表面的内外侧。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色温补偿贴片内含有经半导体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照射后,等效上可增长光线波长,并减少蓝光比例达成红移(降低发光装置的色温)的波长转换物质,或等效上可减短光线波长,并相对上增加蓝光比例达成蓝移(增加发光装置的色温)的波长转换物质。其中,色温补偿贴片包括如下材料可补偿色温的波长的染料、荧光物质或磷光物质等波长转换物质。藉由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色温补偿贴片,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光线在到达照明目标前将可获得一定程度的调整,使照明目标接收到具有高度均一性的光线色度及色温。附图说明图IA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上视图。图IB显不图IA中a_a截线的首I]面图。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I、I’ 照明装置10 :基板11 :第一表面12 :第二表面15 :壳体20a、20b、20c、20d :半导体发光组件(发光二极管)31a、31b、31c :第一色温补偿贴片32a、32b :第二色温补偿贴片Ll :具有较低色温(偏黄或红)的光线Lh :具有较高色温(偏蓝)的光线L1 :具有理想色温的光具体实施例方式兹配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请参见第1A、1B图,图IA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I的第一实施例的上视图,图IB显示图IA中a-a截线的剖面图。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发光装置I包括一基板10、多个半导体发光组件20a、20b、20c、20d、三个第一色温补偿贴片31a、31b、31c及一个第二色温补偿贴片32a。基板10为一电路板,具有一第一表面11及一相反于第一表面11的第二表面12,其中第一表面11内布置有电路,以传送设置于其上的组件所需的电力及信号。在此实施例中,基板10为一矩形平板,具有二个短边及二个长边,但基板10的形状不应被限制。半导体组件20a、20b、20c、20d 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在此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 20a、20b、20c、20d 利用表面黏着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间隔地设置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1。由于发光二极管20a、20b、20c、20d本身发光的色温难以控制于相同品质,造成发光二极管20a、20b发出一具有较高色温(偏蓝)的光线Lh,发光二极管20c发出一具有理想色温的光线L1,而发光二极管20d则发出一具有较低色温(偏红)的光线U。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20a、20b、20c、20d是以SMT的封装技术设置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1,但发光二极管208、2013、20(3、20(1也可利用如0 (0^ onBoard)等其它封装技术设置于基板10表面。第一色温补偿贴片31a、31b、31c自外观视之为黄色,且其一表面涂布有黏胶,可重复地贴附于未被发光二极管20a、20b、20c、20d所占据的第一表面11上。第一色温补偿贴片31a、31b、31c彼此间具有不同的外型,且各自贴附于第一表面11的边缘或第一表面11上。详而言之,第一色温补偿贴片31a为一方 形贴片,贴附于发光二极管20a、20b之间;第一色温补偿贴片31b为一细长形贴片,贴附于基板10的短边边缘靠近发光二极管20的位置;第一色温补偿贴片31c为一细长形贴片,贴附于基板10的长边边缘。另外,第一色温补偿贴片31a、31b、31c内含有至少一波长转换物质,包括黄色染料、荧光物质(无机材料)或磷光物质(有机材料)。第二色温补偿贴片32a自外观视之为蓝色,且其一表面具有黏胶涂布,可重复地贴附于未被发光二极管20a、20b、20c、20d及第一色温补偿贴片31a、31b、31c所占据的第一表面11上,在此实施例中第二色温补偿贴片32a为三角形贴片,且第二色温补偿贴片32a贴附于基板10短边靠近发光二极管20d的位置上。其中,第二色温补偿贴片32a内含有蓝色染料或蓝色荧光粉。在此所指的蓝色荧光粉是一非线性效应的荧光粉,可受一长波长的光线所激发进而产生一短波长的光线。值得注意的是,如图IB所示,由于上述发光二极管20a d及色温补偿贴片31a c、32a皆设置于第一表面11上,且发光二极管20a d的厚度大于色温补偿贴片31a C、32a的厚度,故自水平方向观之,色温补偿贴片31a c、32a设置于发光二极管20a d之下。当每一发光二极管20a、20b、20c、20d各自发出光源时,部分发光二极管20a所发出具有较高色温(偏蓝)的光线匕射入位于其两侧的第一色温补偿贴片31a、31b,且部分发光二极管20d所发出具有较低色温(偏黄或红)的光线U射入第二色温补偿贴片32a。受第一色温补偿贴片31a、31b内的黄红色染料、黄红色荧光物质或磷光物质等波长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背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多个半导体发光组件,间隔地设置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以及一或一以上的第一色温补偿贴片,贴附于未被该些半导体发光组件所占据的第一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培崧,
申请(专利权)人: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