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国光专利>正文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996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披露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主要包含:一基板,该基板表面周缘朝上延伸出一墙面,该墙面内围构出一空间;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固设于该基板墙面围构的空间内,且与该基板呈电性连结关系;一荧光透光板,由可透光的材料压制而成,并于其中设有荧光粉(片),且该荧光透光板固设于该墙面的顶面,将该空间围构成一封闭空间,且该发光二极管芯片至该荧光透光板的距离小于0.5mm。借此,使荧光粉(片)与芯片分离时可防止热光损,同时可杜绝外部水汽对荧光粉(片)的影响,又可通过增亮部弥补荧光粉(片)与芯片距离差形成的光损,且于防热光损、防水汽条件下,也能获得高出光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封装
,尤指ー种组装精简及具有高防湿效果的发光二极管(LED)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台湾M375288号专利所掲示的LED封装结构,主要是于基板施以SMT技术达到固定芯片目的,再利用荧光粉、硅胶或环氧树脂等混合物,搭配自动点胶机将混合物涂布于LED晶粒表面,借此达到晶粒的固定及晶粒激发白光目的。但利用点胶方式激发白光技术手段,容易因晶粒导电后产生的热能,造成荧光粉、硅胶等老化而形成光衰效应。又有中国台湾M377703号专利,是利用具预设高度的框架的基板底面固定芯片 后,复于框架顶面固设ー玻璃,玻璃相异内部空间端表面,再施以丝网印刷手段形涂覆ー荧光层,借此,将荧光层与LED晶粒分离,以克服上述荧光粉与晶粒高温接触产生的光衰效应。该M377703专利技术固然可克服荧光粉与晶粒接触所生的老化、光衰技术问题,但激发UV LED晶粒产生白光的荧光粉,除耐热性差外,还有在潮湿情况下则易生水解使激光效果变弱的缺陷,且荧光粉与晶粒距离越远,亮度则呈正比衰减,故该专利技术就流明度方面却不如M375288所掲示LED封装结构。再者,诚如上述荧光粉也有怕水问题,然而M377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基板,该基板表面周缘朝上延伸出一墙面,该墙面内围构出一空间;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固设于该基板墙面围构的空间内,且与该基板呈电性连结关系;一荧光透光板,由可透光的材料压制而成,并于其中混合分布有荧光粉,且该荧光透光板固设于该墙面的顶面,将该空间围构成一封闭空间,且该发光二极管芯片至该荧光透光板的距离小于0.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国光
申请(专利权)人:詹国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