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用液压制动系统涉及液压制动技术。其制动踏板(3)与真空助力器(5)输入推杆相连,制动主缸(9)与真空助力器(5)输出推杆相连,真空助力器(5)前腔用真空源接头(6)与电动真空泵相连,制动主缸(9)前腔与制动回路A相连,制动主缸(9)后腔与制动回路B相连,制动主缸(9)与储油杯(7)相连,制动主缸(9)前腔与制动回路A共接主缸压力传感器A(8)、后腔与制动回路B共接主缸压力传感器B(40),所述制动回路A、制动回路B由ABS系统液压回路加入踏板模拟器A(12)、踏板模拟器B(1)、踏板模拟器隔离阀A(11)、踏板模拟器隔离阀B(2)、再生制动开关阀A(10)、再生制动开关阀B(4)组成。其目的是使驾驶员按传统方式进行制动操纵,保持良好的制动踏板感觉,为最大程度的回馈制动能量提供硬件平台,并提供失效保护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可应用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等清洁汽车的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用液压制动系统领域。本专利技术中的应用对象是具有X型或前后型制动管路布置形式的液压制动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再生制动能量回馈是指汽车在制动和滑行过程,把原来由传统摩擦制动系统或发动机反拖以热能形式消耗的动能或势能,变成利用电机制动把部分动能或势能转化成电能并储存起来的过程。作为电动汽车关键控制技术之一,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能够有效提高整 车能量利用效率、延长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减少传统摩擦系统磨损、降低大气污染。目前对于液压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系统,急需解决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的充分性、制动踏板感觉的舒适性、制动强度的一致性、电液复合制动过程的协调性以及失效保护等技术问题。针对上述关键技术,可以通过控制算法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的效率、改善踏板感觉舒适性、制动强度一致性、电液复合制动的协调性,但如果再生制动能量回馈基于高效的硬件执行平台,则可以大大简化控制算法的复杂程度,同时能够进一步优化上述性能。若再生制动能量回馈基于并联混合制动硬件平台,由于受到制动安全性法规约束和液压系统参与制动,则电机再生制动能力不能充分利用;若再生制动能量回馈基于采取空行程混合制动硬件平台,则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踏板感觉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若再生制动能量回馈基于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完全耦合的混合制动硬件平台,则制动轮缸在压力变化过程中会影响制动主缸的压力变化继而影响驾驶员制动感觉的舒适性。若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虽然基于混合串联制动硬件平台,但如果其压力调节装置不能对轮缸压力进行精细调节,则在电液混合制动过程中,很难保证制动强度的一致性和电液复合制动的协调性。专利检索可知,清华大学申请了公告号CN 101837773 A,名称为基于VDC/VSC/ESP压力调节器的制动能量回收液压制动系统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基于VDC/VSC/ESP压力调节器的制动能量回收液压制动系统,在制动主缸中的一个出油管路上设置一主缸压力传感器,在压力调节器中的一个前轮轮缸处设置一轮缸压力传感器,主缸压力传感器、轮缸压力传感器信号均反馈给制动控制器,驱动电机由整车控制器控制,制动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进行can通讯。压力调节前控制左前轮-右后轮、右前轮-左后轮两路制动油路。运用驱动电机回馈制动力矩进行制动能量回馈,运用VDC/VSC/ESP压力调节器实现轮缸压力增力口、保持、减小,保证行驶安全性,可以实现回馈制动与ABS、ASR、ESP集成控制。德国博世公司申请了公告号CN 101754894 A,名称为具有电子压力调节功能的液压制动系统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具有电子压力调节功能的液压制动系统。这种制动系统除了包括用于操作制动系统的主制动缸之外,还包括多个车轮制动器以及用于根据车辆的危急行驶状态来调节车轮制动器上的制动压力的液压组件。为此,所述液压组件配备有带有可制动的电磁阀的增压器以及电子控制装置。此外,在液压组件上形成输送压力介质的通道以及液压接口。具有用于车轮制动器的四个接口的常规液压组件中,在这些接口中的至少一个接口上连接液压附加负载,其中,给该附加负载加载液压可以与车轮制动器的操作相独立地进行。所述附加液压负载可以是摩擦离合器,该摩擦离合器将车辆与挂车连接且其压紧力能够根据存在的液压进行改变。德国大陆公司申请了公告号CN 1946600 A,名称为用于操作机动车制动装置的制动操纵单元的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用于操作“线控制动”型机动车制动装置的制动操纵单元的方法,该制动操纵单元包括根据驾驶员愿望即可借助于制动踏板又可借助于电子控制单元操纵的制动助力器,其中设置有用于在“线控制动”操作方式中使制动踏板与制动助力器之间的力传递连接分离的装置;连接在制动助力器后面的主制动缸;用于检测驾驶员减速愿望的装置;与制动踏板共同作用的踏板行程模拟器,通过该踏板行程模拟器可在“线控制动”操作方式中与制动助力器的操纵无关地模拟作用在制动踏板上的复位力,该踏板行程模拟器可在“线控制动”操作方式中在制动踏板与制动助力器之间的力传递连接分离的情况下接通,并在“线控制动”操作方式之外的情况下断开。为了在再生制动过程中使与制动踏板联接的活塞杆的端部和制动助力器的控制阀的控制活塞之间在结构上确定的轴向间隙“a”最小化,提出在其中不希望进行制动助力器控制的制动踏板的预定的操纵行程被走过期间,就在制动踏板与制动助力器之间的力传递连接出现之前实施与软件 相关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防止制动踏板与制动助力器之间的力传递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使驾驶员按传统方式进行制动操纵,保持良好的制动踏板感觉,为制动过程中回馈制动能量提供硬件平台,并提供失效保护模式的一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用液压制动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主缸压力传感器、制动主缸、制动回路A、制动回路B、偏心电机,前述的制动踏板与真空助力器输入推杆相连,制动主缸与真空助力器输出推杆相连,真空助力器前腔用真空源接头与电动真空泵相连,制动主缸前腔与制动回路A相连,制动主缸后腔与制动回路B相连,制动主缸与储油杯相连,制动主缸前腔与制动回路A共接主缸压力传感器A、后腔与制动回路B共接主缸压力传感器B,其制动回路A中制动主缸前腔与右后轮增压阀d端相连,右后轮增压阀c端与右后轮制动器相连,右后轮增压阀与单向阀C并联,同时制动主缸前腔与踏板模拟器切断阀A a端及再生制动开关阀A d端相连,踏板模拟器切断阀A b端与踏板模拟器A相连,再生制动开关阀A c端与左前轮增压阀d端相连,左前轮增压阀c端与左前轮制动器相连,单向阀D与左前轮增压阀并联连接,右后轮减压阀b端和左前轮减压阀b端分别与右后轮制动器、左前轮制动器连接,右后轮减压阀a端和左前轮减压阀a端与低压蓄能器A连接,并通过单向阀B连接到液压泵A的输入口 a,液压泵A的输出口 b通过单向阀A与高压缓冲室A的一端连接,高压缓冲室A的另一端分别于再生制动开关阀A c端和左前轮增压阀d端连接;制动回路B中制动主缸后腔与左后轮增压阀d端相连,左后轮增压阀c端与左后轮制动器相连,左后轮增压阀与单向阀F并联,同时制动主缸后腔与踏板模拟器切断阀B a端及再生制动开关阀B d端相连,踏板模拟器切断阀B b端与踏板模拟器B相连,再生制动开关阀B的c端与右前轮增压阀d端相连,右前轮增压阀c端与右前轮制动器相连,单向阀E与右前轮增压阀并联,左后轮减压阀b端和右前轮减压阀b端分别与左后轮制动器、右前轮制动器连接,左后轮减压阀a端和右前轮减压阀a端与低压蓄能器B连接,并通过单向阀H连接到液压泵B的输入口 a,液压泵B的输出口 b通过单向阀G与高压缓冲室B的一端连接,高压缓冲室B的另一端分别于再生制动开关阀B c端和右前轮增压阀d端连接。本专利技术,在ABS液压系统制动回路A中制动主缸前腔和左前轮增压阀、右后轮增压阀形成的总回路之间串入了再生制动开关阀A,在制动主缸前腔和再生制动开关阀A之间加装了踏板模拟器A,并且 在踏板模拟器A与制动主缸前腔和再生制动开关阀A之间串入了踏板模拟器隔离阀A ;在制动回路B中制动主缸后腔和右前轮增压阀、左后轮增压阀形成的总回路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用液压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3)、真空助力器(5)、制动主缸(9)、制动回路A、制动回路B、偏心电机(37),前述的制动踏板(3)与真空助力器(5)输入推杆相连,制动主缸(9)与真空助力器(5)输出推杆相连,真空助力器(5)前腔用真空源接头(6)与电动真空泵相连,制动主缸(9)前腔与制动回路A相连,制动主缸(9)后腔与制动回路B相连,制动主缸(9)与储油杯(7)相连,制动主缸(9)前腔与制动回路A共接主缸压力传感器A(8),后腔与制动回路B共接主缸压力传感器B(4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回路A中制动主缸(9)前腔与右后轮增压阀(19)d端相连,右后轮增压阀(19)c端与右后轮制动器(20)相连,右后轮增压阀(19)与单向阀C(18)并联,同时制动主缸(9)前腔与踏板模拟器切断阀A(11)a端及再生制动开关阀A(10)d端相连,踏板模拟器切断阀A(11)b端与踏板模拟器A(12)相连,再生制动开关阀A(10)c端与左前轮增压阀(24)d端相连,左前轮增压阀(24)c端与左前轮制动器(23)相连,单向阀D(25)与左前轮增压阀(24)并联,右后轮减压阀(21)b端和左前轮减压阀(22)b端分别与右后轮制动器(20)、左前轮制动器(23)连接,右后轮减压阀(21)a端和左前轮减压阀(22)a端与低压蓄能器A(17)连接,并通过单向阀B(16)连接到液压泵A(15)输入口a,液压泵A(15)输出口b通过单向阀A(14)与高压缓冲室A(13)的一端连接,高压缓冲室A(13)的另一端分别与再生制动开关阀A(10)c端和左前轮增压阀(24)d端连接;制动回路B中制动主缸(9)后腔与左后轮增压阀(32)d端相连,左后轮增压阀(32)c端与左后轮制动器(31)相连,左后轮增压阀(32)与单向阀F(33)并联,同时制动主缸(9)后腔与踏板模拟器切断阀B(2)a端及再生制动开关阀B(4)d端相连,踏板模拟器切断阀B(2)b端与踏板模拟器B(1)相连,再生制动开关阀B(4)c端与右前轮增压阀(27)d端相连,右前轮增压阀(27)c端与右前轮制动器(28)相连,单向阀E(26)与右前轮增压阀(27)并联,左后轮减压阀(30)b端和右前轮减压阀(29)b端分别与左后轮制动器(31)、右前轮制动器(28)连接,左后轮减压阀(30)a端和右前轮减压阀(29)a端与低压蓄能器B(34)连接,并通过单向阀H(35)连接到液压泵B(36)输入口a,液压泵B(36)输出口b通过单向阀G(38)与高压缓冲室B(39)的一端连接,高压缓冲室B(39)的另一端分别与再生制动开关阀B(4)c端和右前轮增压阀(27)d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何正义,袁景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