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金属栅极和MOS晶体管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器件集成度的不断提高,技术节点的降低,传统的栅介质层不断变薄,晶体管漏电量随之増加,引起半导体器件功耗浪费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ー种将金属栅极替代多晶硅栅极的解决方案。其中,“后栅极(gate last)”エ艺为形成金属栅极的ー个主要エ艺。在美国专利US6664195中提供了ー种使用“后栅极”エ艺形成金属栅极的方法,包 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替代栅结构、及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覆盖所述替代栅结构的层间介质层;以所述替代栅结构作为停止层,对所述层间介质层进行化学机械研磨エ艺(CMP);除去所述替代栅结构后形成沟槽;通过PVD方法向所述沟槽内填充金属,以形成金属栅电极层;用化学机械研磨法研磨金属栅电极层至露出层间介质层,形成金属栅极。实际应用中发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形成的金属栅极过程中,其两侧的层间介质层中会出现凹陷,金属易进入凹陷中,造成金属残留,导致后续产生金属桥接,使器件电性能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ー种金属栅极和MO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栅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表面形成替代栅极结构,所述衬底和替代栅极结构上形成有阻挡层;在阻挡层上形成层间介质层,且所述层间介质层厚度大于替代栅极结构高度;刻蚀层间介质层至露出替代栅极结构上的阻挡层;刻蚀阻挡层至露出替代栅极结构表面;以层间介质层为掩膜,去除替代栅极结构,形成沟槽;在沟槽底部形成栅介质层后,于层间介质层上形成金属层,且所述金属层填充满沟槽;研磨金属层至露出层间介质层,形成金属栅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