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110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稳定性差、安全性低等技术问题。本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其用于支撑发动机罩,支撑杆包括杆体及固设于杆体一端的定位头,杆体未设有定位头的一端铰接于车体上,定位头上固设有能吸附于发动机罩内侧面上的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
技术介绍
生命是美好的,安全是人们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汽车的普及,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目前很多车型机罩支撑方式都使用支撑杆,在车辆打开机罩检修时,当人不小心碰到机罩或由于风力的作用,则会导致机罩跌落砸伤人员。针对以上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专利发动机罩支撑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1559714U,包括与车体活动相连的发动机罩和与车体的支撑座相连的支撑杆,该支撑杆根部与该支撑座为活动连接,该发动机罩设有容纳该支撑杆端部的第一支撑位,还包括限位装置,发动机罩还设有与所述限位装置 相配合的第二支撑位。由于支撑杆与该支撑座为活动连接,发动机罩与车体也为活动连接,这样支撑杆与发动机罩的支撑非常方便灵活。支撑杆将发动机罩撑起后,如工作人员不慎将发动机罩抬高,发动机罩设有的第二支撑位与限位装置相配合便可将脱离发动机罩第一支撑位的支撑杆再次撑住,这样就避免了工作人员被发动机罩砸伤。但是上述专利依然存在较大的风险,存在较大的运气因素,且当支撑杆横向脱离时,难以保证再次支撑住发动机罩,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支撑杆对发动机罩支撑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其用于支撑发动机罩,所述支撑杆包括杆体及固设于杆体一端的定位头,所述杆体未设有定位头的一端铰接于车体上,所述的定位头上固设有能吸附于发动机罩内侧面上的磁铁。当打开发动机罩时,撑起支撑杆,使发动机罩的内侧面抵靠在支撑杆的定位头上,这时固设在定位头上的磁铁就能够吸附在发动机罩内侧面上。这样就算是人不小心碰到发动机罩或者较大的风吹在发动机罩上也不会导致发动机罩跌落砸伤人员,提高了支撑杆对发动机罩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中,所述发动机罩的内侧面上设有支撑孔;所述定位头具有连接部、及由连接部的外侧凸设形成的接触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于支撑孔中,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杆体相连接,所述磁铁设于接触部的近发动机罩端端面上且吸附于发动机罩的内侧面上。连接部的一端设于支撑孔中,就可以防止支撑杆的横向移动,接触部相对于连接部向外侧凸设,这样接触部就能在连接部的一端插入支撑孔中时和发动机罩的内侧面形成抵靠,磁铁设于接触部近发动机罩端端面上就能使磁铁和发动机罩形成直接接触,让磁铁和发动机罩之间形成的吸附力达到最佳效果。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中,所述接触部的近发动机罩端端面上设有一开口朝向发动机罩的收容槽,所述磁铁设于所述收容槽中。这样接触部的近发动机罩端的整个端面就能完全抵靠在发动机罩的内侧面上,形成较大的接触面,使抵靠更加稳定,而且磁铁设于收容槽内使磁铁不容易脱离接触部。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中,所述接触部呈环状。环状结构没有棱角,不但外形美观,且不容易伤及工作人员,还保证了接触部和发动机罩的接触面积。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中,所述连接部具有开口朝向杆体的凹槽,所述杆体一端嵌入凹槽中并形成过盈配合。定位头和杆体可以分别加工好后然后再进行装配,方便了部件的加工,装配也简单牢靠。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中,所述定位头还具有由连接部的远杆体端弯折延 伸形成且设于所述支撑孔中的钩体。钩体配合磁铁,形成两道防线,使支撑杆对发动机罩的支撑更加的稳定,工作人员的安全更加有保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定位头上增加了磁铁,提高了支撑杆对发动机罩支撑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效果实用,制造容易,装配省事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杆体;2、磁铁;3、定位头;4、连接部;5、接触部;6、钩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75,—种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用于支撑发动机罩,发动机罩内侧面上有支撑孔,本支撑杆包括杆体I、定位头3和磁铁2。定位头3固连在杆体I的一端,杆体I的另一端铰接在车体上。定位头3包括连接部4和接触部5,接触部5由连接部4的外侧凸设形成并呈环状。接触部5近发动机罩端端面设有一开口朝向发动机罩的收容槽。所述磁铁2设于收容槽内,磁铁2吸附在发动机罩内侧面上。连接部4的一端设于支撑孔中,该端具有弯折延伸形成的钩体6,钩体6位于支撑孔内且能钩住发动机罩。连接部4的另一端具有开口朝向杆体I的凹槽,杆体I的一端嵌入凹槽中形成过盈配合。当打开发动机罩时,撑起支撑杆,使连接部4插入发动机罩上的支撑孔中并使发动机罩的内侧面抵靠在支撑杆的接触部5上,这时固设在接触部5上的磁铁2就能够吸附在发动机罩内侧面上,同时连接部4上的钩体6钩住发动机罩,这样支撑杆就对发动机罩形成了稳定的支撑。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其用于支撑发动机罩,所述支撑杆包括杆体(I)及固设于杆体(I) 一端的定位头(3),所述杆体(I)未设有定位头(3)的一端铰接于车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头(3)上固设有能吸附于发动机罩内侧面上的磁铁(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罩的内侧面上设有支撑孔;所述定位头(3)具有连接部(4)、及由连接部(4)的外侧凸设形成的接触部(5);所述连接部(4)的一端设于支撑孔中,所述连接部(4)的另一端与杆体(I)相连接,所述磁铁(2)设于接触部(5)的近发动机罩端端面上且吸附于发动机罩的内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部(5)的近发动机罩端端面上设有一开口朝向发动机罩的收容槽,所述磁铁(2)设于所述收容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部(5)呈环状。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4)具有开口朝向杆体(I)的凹槽,所述杆体(I) 一端嵌入凹槽中并形成过盈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头(3)还具有由连接部(4)的远杆体(I)端弯折延伸形成且设于所述支撑孔中的钩体(6)。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属于汽车
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稳定性差、安全性低等技术问题。本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其用于支撑发动机罩,支撑杆包括杆体及固设于杆体一端的定位头,杆体未设有定位头的一端铰接于车体上,定位头上固设有能吸附于发动机罩内侧面上的磁铁。本技术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等优点。文档编号B62D25/12GK202624399SQ20122019464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支撑杆,其用于支撑发动机罩,所述支撑杆包括杆体(1)及固设于杆体(1)一端的定位头(3),所述杆体(1)未设有定位头(3)的一端铰接于车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头(3)上固设有能吸附于发动机罩内侧面上的磁铁(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君杰马天航叶新宇陈君李宏华李功赋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