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菌检测用载体以及食物中毒菌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33634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8:48
一种食物中毒菌检测用载体,其同时且特异性检测出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弯曲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中的二种以上的食物中毒菌。所述食物中毒菌检测用载体是将分别选自如下探针组的两个以上组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探针固定化而得到,所述探针组包括:由序列编号1~6探针及其互补探针(以下相同)等组成的大肠杆菌检测用第一探针组;由序列编号7~13的探针等组成的李斯特菌检测用第二探针组;由序列编号14~19的探针等组成的弯曲菌检测用第三探针组;由序列编号20~24的探针等组成的副溶血弧菌检测用第四探针组;由序列编号25~29的探针等组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用第五探针组;由序列编号30~40的探针等组成的沙门氏菌检测用第六探针组;由序列编号41~49的探针等组成的蜡样芽孢杆菌检测用第七探针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食物中毒菌的微阵列等的载体,特别是涉及能够特异性地且同时检测出多种食物中毒菌的食物中毒菌检测用载体、以及食物中毒菌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在食品检查或环境检查、临床试验、家畜卫生等方面上,进行是否存在食物 中毒菌的检查。在这样的检查中,近年来进行如下操作利用PCR(聚合酶链反应),将检查试样中所包含的DNA扩增,根据所得到的扩增产物来检测对象菌。此时,在食物中毒菌的检测中广泛使用电泳,由此判定是否存在对象菌。另外,还通过将检测到的扩增产物精制,进行测序,从而进行正确的菌株的鉴定。但是,在利用电泳检测时,存在这样的问题难以辨别扩增大小相近的物质,因此难以识别菌株,其鉴定困难。此外,在利用电泳检测时,还有这样的问题凝胶制作等操作繁杂,使用致癌物质(溴化乙锭等)进行染色。另外还有测序是无迅速性、且操作困难这样的问题。因此,最近,除了利用电泳的检测之外,还逐渐进行使用DNA微阵列的检测。在DNA微阵列上固定与对象菌杂交的探针,使通过PCR而得到的扩增产物与该探针杂交,由此能够进行菌株级的识别,而与扩增片段大小无关。此外,利用DNA微阵列的检测由于不需要进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隆明原田天章猿渡由宽龟井修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制罐株式会社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