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转向液压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1542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转向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形成回路的变量柱塞泵(1.1)和定量柱塞马达(1.2),还包括有球阀(4.5)、梭阀(4.6)、主溢流阀(4.1)、先导溢流阀(4.2)和先导方向控制装置;所述主溢流阀(4.1)在阀腔中具有阀芯,所述阀腔上部具有连通到阀腔内的上第一油口、上第二油口、卸油口以及将所述阀芯向下顶的弹簧,所述阀腔下部具有在弹簧抵顶下被封堵阀芯封堵的下第一油口和下第二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转向液压驱动系统结构简单、故障率地,能自动起到保护系统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转向液压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车辆的转向装置通常采用电机进行驱动,但对于重型车辆,如起重机械或者坦克等车辆,由于车辆本身重量很大,用电机驱动无法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为此通常采用液压驱动。但是,现有车辆转向液压驱动系统普遍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并且也存在一旦有故障出现导致液压油路堵塞进而损坏整个系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出现故障时能起到自我保护的车辆转向液压驱动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种车辆转向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形成回路的变量柱塞泵I. I和定量柱塞马达I. 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球阀4. 5、梭阀4. 6、主溢流阀4. I、先导溢流阀4. 2和先导方向控制装置;所述主溢流阀4. I在阀腔中具有阀芯,所述阀腔上部具有连通到阀弹簧腔内的上第一油口、上第二油口、卸油口以及将所述阀芯向下复位的弹簧,所述阀腔下部具有在弹簧作用下被阀芯封堵隔开的下第一油口和下第二油口;所述主溢流阀4. I的下第一油口、球阀4. 5的C进油口、梭阀4. 6的A进油口均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转向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形成回路的变量柱塞泵(1.1)和定量柱塞马达(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球阀(4.5)、梭阀(4.6)、主溢流阀(4.1)、先导溢流阀(4.2)和先导方向控制装置;所述主溢流阀(4.1)在阀腔中具有阀芯,所述阀腔上部具有连通到阀弹簧腔内的上第一油口、上第二油口、卸油口以及将所述阀芯向下复位的弹簧,所述阀腔下部具有在弹簧作用下被阀芯封堵隔开的下第一油口和下第二油口;所述主溢流阀(4.1)的下第一油口、球阀(4.5)的C进油口、梭阀(4.6)的A进油口均连通到定量柱塞马达(1.2)的左侧的第一油路上,所述主溢流阀(4.1)的下第二油口、球阀的D进油口、梭阀(4.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转向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形成回路的变量柱塞泵(I. I)和定量柱塞马达(1. 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球阀(4. 5 )、梭阀(4. 6 )、主溢流阀(4. I)、先导溢流阀(4. 2 )和先导方向控制装置; 所述主溢流阀(4. I)在阀腔中具有阀芯,所述阀腔上部具有连通到阀弹簧腔内的上第一油口、上第二油口、卸油口以及将所述阀芯向下复位的弹簧,所述阀腔下部具有在弹簧作用下被阀芯封堵隔开的下第一油口和下第二油口 ; 所述主溢流阀(4. I)的下第一油口、球阀(4. 5)的C进油口、梭阀(4. 6)的A进油口均连通到定量柱塞马达(I. 2)的左侧的第一油路上,所述主溢流阀(4. I)的下第二油口、球阀的D进油口、梭阀(4. 6)的B进油口均连通到定量柱塞马达(I. 2)的右侧的第二油路上; 所述梭阀(4. 6)的P出油口恒定引低压油通过主溢流阀(4. I)的上第一油口进入阀弹簧腔,所述球阀(4.5)的M出油口恒定引高压油经节流阀(5. I)连接到主溢流阀(4. I)的上第二油口 ;并经所述主溢流阀(4. I)的卸油口、节流阀(5. 2)将系统高压油连接到先导溢流阀(4. 2); 所述先导方向控制装置(3)由油缸(3. I)和方向控制阀(3.2)构成,所述油缸(3. I)的左侧油腔连通到方向控制阀(3.2)的E油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