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体偶联物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21512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体偶联物及其方法,抗体偶联物包括:①活化缓冲液:0.05M、pH=5.0-6.0的MES缓冲液;②反应缓冲液:0.04M、pH=7.0-8.5的磷酸盐缓冲液;③终止液:0.04M、pH=7.0-8.5的磷酸盐缓冲液和0.04M的Gly;④封闭液:0.04M、pH=7.0-8.5的磷酸盐缓冲液和质量分数为0.01%-1%BSA溶液;⑤保存液:0.02M、pH=7.0-7.8的Tris缓冲液;⑥反应缓冲液:0.02M,pH=7.0-7.5磷酸盐缓冲液、0.15M的氯化钠和质量分数为0.005%-0.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⑦乳胶:带羧基乳胶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一种偶联效率高的抗体偶联物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抗体的偶联技术相对不是很成熟,偶联过程中抗体的偶联效率比较低,偶联的乳胶颗粒大小不合适。主要存在以下弊端1.偶联条件的描述不够清晰,很难找到合适的偶联条件;2.偶联的方法比较多,很难从中找到合适的偶联方法;3.对乳胶颗粒的活化基团的要求比较宽泛,导致难以找到合适的用于偶联的基团;4.对偶联过程中各种缓冲液的描述不够清晰,导致偶联中各种离子的浓度难以把握;5.对偶联后乳胶的效果评价方法不统一,导致偶联效果的判断缺乏说服力。 现有的技术中,也存在不少缺点1.偶联效率低下,造成乳胶和抗体的大量浪费,使偶联的成本居高不下;2.偶联效率低下,导致检出的项目浓度范围达不到要求(如CRP、IgG, IgA等项目);3.偶联的乳胶颗粒大小不合适,导致检测灵敏度达不到要求;4.整体的偶联效果差,不能保证偶联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重复性;5.对偶联后乳胶的效果评价不够方便和快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全新的偶联方法,明确偶联过程中的各个条件,使偶联过程更容易实现,并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对偶联后的抗体活性进行评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体偶联物,包括 ①活化缓冲液0.05M、pH=5. 0-6. 0的MES缓冲液; ②反应缓冲液0.04M、pH=7. 0-8. 5的磷酸盐缓冲液; ③终止液0.04M、pH=7. 0-8. 5的磷酸盐缓冲液和0. 04M的Gly;其中,0. 04M、pH=7. 0-8. 5的磷酸盐缓冲液是指,在整个所述终止液中,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0. 04M,pH为7. 0-8. 5 ;Gly为甘胺酸,占整个所述终止液中浓度为0. 04M ; ④封闭液0.04M、pH=7. 0-8. 5的磷酸盐缓冲液和质量分数为0. 01%_1%BSA溶液;其中,磷酸盐缓冲液占整个所述封闭液中浓度为0. 04M, pH为7. 0-8. 5,质量分数为0. 01%-1%BSA溶液是指,BSA溶液占整个所述封闭液的质量分数为0. 01%-1% ; ⑤保存液0.02M、pH=7. 0-7. 8的Tris缓冲液; ⑥反应缓冲液0.02M, pH=7. 0-7. 5磷酸盐缓冲液、0. 15M的氯化钠和质量分数为0.005%-0. 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 02M, pH=7. 0-7. 5磷酸盐缓冲液是指pH为7. 0-7. 5磷酸盐缓冲液占整个反应缓冲液的浓度为0. 02M,氯化钠占整个反应缓冲液的浓度为0. 15M,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占整个反应缓冲液质量分数为0. 005%-0. 5% ; ⑦乳胶带羧基乳胶颗粒。优选的,所述乳胶的粒径为60-80nm或者120_160n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体偶联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清洗乳胶、活化乳胶、偶联抗体、终止步骤、封闭步骤,以及,保存步骤。优选的,所述清洗乳胶步骤包括 1)将所述乳胶用所述活化缓冲液稀释至10mg/ml,离心后除去上层清液;再用所述活化缓冲液复溶沉淀至10mg/ml ; 2)将步骤I得到的溶液于4°C下离心后除去上层清液,再用所述活化缓冲液复溶沉淀至 10mg/ml。优选的,所述活化乳胶步骤包括 3)将步骤2得到的乳胶中,加入5-15倍于乳胶中羧基摩尔数的NHS和EDC,在室温下剧烈搅拌15-30min ; 4)将步骤3得到的溶液于4°C下离心,除去上层清液,用所述活化缓冲液将得到的沉淀复溶; 5)重复步骤4两次后,再在4°C下离心后除去上层清液,备用。优选的,所述偶联抗体步骤包括 6)将抗体用所述反应缓冲液稀释至l_6mg/ml; 7)用去离子水复溶步骤5得到的乳胶至浓度为10mg/ml;迅速将乳胶滴加至等体积稀释好的抗体中; 8)将步骤7得到的乳胶和抗体在室温下剧烈搅拌4-6小时。优选的,所述终止步骤包括 9)将步骤8得到的产品于4°C离心后,吸出上层清液,并将上清液放置到离心管中; 10)用所述终止液复溶离心后的沉淀,使乳胶的浓度保持10mg/ml; 11)在室温下剧烈搅拌的条件下反应15-30min。优选的,所述封闭步骤包括 12)将步骤11得到的产品于4°C离心下后,吸出上层清液; 13)封闭液复溶沉淀,使乳胶的浓度保持10mg/ml; 14)在4°C下,剧烈搅拌的条件2-4小时。优选的,所述保存步骤包括 15)将步骤14得到的产品于4°C离心下后,吸出上层清液; 16)用保存液复溶沉淀,使乳胶的浓度为lmg/ml; 17)保存液复溶后的乳胶即偶联后抗体的乳胶,所述保存条件为4°C、避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抗体偶联物在抗体偶联方法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改善了抗体的偶联条件,提高了抗体偶联的效率,且偶联过程中反应条件温和,对抗体的活性影响小; 2.偶联后的抗体活性检测采用了直接加入样本,包括全血样本的方法,不必再对样本进行稀释,节约了检测所用的时间,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3.乳胶颗粒采用60-80nm、120-160nm两种进行搭配,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4.偶联后的抗体各项性能好稳定性强,精密性高,灵敏度强。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性范围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表5的数据误差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I : 1、清洗乳胶,用0.05M、pH5. 5的MES缓冲液洗两次;所选择乳胶的大小为80nm ; 2、在洗好的乳胶中,加入10倍于乳胶-COOH摩尔数的NHS和EDC,在室温和剧烈搅拌的条件下反应30min ; 3、低温(4°C)离心后,弃去上清,用活化缓冲液复溶;并重复此步骤两次,最后一次离心后弃去上清,不复溶,备用; 4、抗体用0.04M, pH7. 2的磷酸盐缓冲液即反应缓冲液稀释至I. 2mg/ml ; 5、用去离子水复溶活化完成后的乳胶,浓度为10mg/ml并迅速将复溶后的乳胶滴加至等体积稀释好的抗体中; 6、在室温和剧烈搅拌的条件下反应4小时; 7、低温(4°C)离心后,吸出上清液,并将上清液放置到离心管中;用0.04M, pH7. 2的磷酸盐缓冲液+40mM的Gly即终止液复溶离心后的沉淀,使乳胶的浓度保持10mg/ml ;在室温和剧烈搅拌的条件下反应30min ; 8、低温(4°C)离心后,弃去上清液;用0.04M, pH =7. 4的磷酸盐缓冲液+0. 1%BSA即封闭液复溶沉淀,使乳胶的浓度保持10mg/ml ;在4°C和剧烈搅拌的条件下反应2小时; 9、低温(4°C)离心后,弃去上清液;用0.02M, pH=7. 4的Tris缓冲液即保存液复溶沉淀,使乳胶的浓度为lmg/ml。 实施例2 1)选择乳胶的大小为120nm。将所述乳胶用所述活化缓冲液稀释至10mg/ml,离心后除去上层清液;再用所述活化缓冲液复溶沉淀至10mg/ml ; 2)将步骤I得到的溶液于4°C下离心后除去上层清液,再用所述活化缓冲液复溶沉淀至 10mg/ml ; 3)将步骤2得到的乳胶中,加入5-15倍于乳胶中羧基摩尔数的NHS和EDC,在室温下剧烈搅拌15-30min ;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体偶联物,其特征在于,包括:?①活化缓冲液:0.05M、pH=5.0?6.0的MES缓冲液;②反应缓冲液:0.04M、pH=7.0?8.5的磷酸盐缓冲液;③终止液:0.04M、pH=7.0?8.5的磷酸盐缓冲液和0.04M的Gly;?④封闭液:0.04M、pH=7.0?8.5的磷酸盐缓冲液和质量分数为0.01%?1%BSA溶液;⑤保存液:0.02M、pH=7.0?7.8的Tris缓冲液;⑥反应缓冲液:?0.02M、pH=7.0?7.5磷酸盐缓冲液、0.15mM的氯化钠和质量分数为0.005%?0.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⑦乳胶:带羧基乳胶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焕巍李华涛陈亚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锦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