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秀波专利>正文

一种花香绿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020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香绿茶加工工艺,所述工艺包括:摊青工段;摇青工段;杀青工段;揉捻工段;干燥工段;精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摇青、低温冷藏静置等技术,不仅改变了绿茶的香气类型,且有效地降低了茶叶苦涩味;有效地保证了茶叶的绿翠程度,降低了茶多酚类物质含量;在保证茶叶不红变的情况下,控制好了摇青的时间与次数,冷藏静置时间与温度,既制止了叶缘红变,又能保持绿茶清汤绿叶的品质特点,使摇青叶产生大量的花香物质;在恒温11(±1℃)的情况下静置摇青叶,同时相应加长静置时间,增加叶片内有效成分的含量,改变了叶片原有效成分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和发展花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花香绿茶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绿茶的加工中,很少在摇青中融入低温冷藏静置技术,从而导致加工出来的 绿茶香味欠佳,且茶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另外,绿茶加工也很少会应用蒸汽杀青技术,从而导致了茶叶的绿翠程度不高,也增加了茶叶的苦涩味。因此,在绿茶加工技术中需要提供一种绿茶加工技术,从而保证绿茶的不但香味上佳,而且茶多酚类物质含量低;同时茶叶绿翠程度高、茶叶苦涩味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花香绿茶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绿茶加工工艺存在的诸多问题,满足各种生产场合之需求。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花香绿茶加工工艺,包括摊青工段,将进厂后的鲜叶恒温22°C摊青12-14小时,所述摊青的摊凉场地通风透光;摇青工段,所述摇青工段包括摇3次,每次I分钟,每次静置30分钟;杀青工段,所述杀青工段利用蒸汽进行,所述蒸汽温度控制在112°C _18°C,所述杀青时间为15S-25S ;揉捻工段,所述揉捻工段在揉捻机中进行;干燥工段;精加工,所述精加工包括以下工序筛分,所述筛分通过作连续平面回旋运动的筛床来筛选茶叶,短小的茶叶通过所述筛床的筛网,长大的留在所述筛床的筛面上,分筛,所述分筛通过两台平面圆筛机进行,紧门,利用筛网进行复抖,风选,利用风选机将不同质量的茶叶分离出来,拣剔,所述拣剔包括机器拣剔和手工拣剔,再干燥,所述再干燥包括复火、补火工序,扦样审评,将各筛号茶抽样审评以得到素坯。优选地,所述花香绿茶加工工艺在揉捻工段前还包括一高温脱水工段,所述高温脱水工段为用烘干机进行脱水,所述烘干温度112°C -118°C。优选地,所述摊青工段包括以下步骤摊青,分级摊放。优选地,所述摇青工段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摇青,低温静置,第二次摇青,低温静置,第三次摇青,低温静置。优选地,所述杀青工段包括以下步骤蒸汽杀青,摊凉。优选地,所述干燥工段包括以下工序初干,用自动烘干机烘干,初烘温度为108°C _116°C,烘至不粘手为适度;摊凉;理条做形,通过多用机进行,所述多用机温度50°C _54°C ),所述理条的转速为135r/min,理条时间3min ;做形转速为125r/min ;加棒次数2 3次;检测失水85% ;足干,用烘焙机进一步干燥,温度120°C,干燥程度为足干;脱毫用瓶式滚筒炒干机或多用机,将茶叶表面茸毛脱掉,温度40°C,时间15min 20min ;提香,用振动式提香机,温度120°C _124°C,时间2min 3min。优选地,所述干燥工段在摊凉工序后还包括以下工序复干,采用自动烘干机,初烘温度为100°C -110°C,烘至失水95% ;回潮,回潮的时间为3 5小时;足干,用烘焙机进一步干燥,温度120°C,干燥程度为足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原有绿茶工艺上增加了摇青技术、低温冷藏静置等技术,不仅改变了绿茶的香气类型,且有效地降低了茶叶苦涩味;有效地保证了茶叶的绿翠程度,降低了茶多酚类物质含量;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难点,在保证茶叶不红变的情况下,控制好了摇青的时间与次数,冷藏静置时间与温度,既制止了叶缘红变,又能保持绿茶清汤绿叶的品质特点,使摇青叶产生大量的花香物质;在恒温ll(±l°c)的情况下静置摇青叶,同时相应加长静置时间,增加叶片内有效成分的含量,改变了叶片原有效成分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和发展花香。改变了摇青技术参数,在不使叶子红变的情况下,既改变茶叶香气类型,又消解部分茶多酚,使成品茶滋味变得更加醇和。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花香绿茶加工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图I中所述茶青工段的加工工艺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图I中所述摇青工段的加工工艺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图I中所述杀青工段的加工工艺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图I中所述干燥工段的加工工艺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图I中所述精加工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1-6,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花香绿茶加工工艺,包括摊青工段,摊青的主要目的是使鲜叶内部部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增进茶叶香气和鲜醇味,减少茶叶苦涩味。随着摊青的进展,叶细胞组织开始缓慢脱水,引起蛋白质化学特性的变化,细胞膜渗透性加强,线粒体、叶绿体、液泡体等有形体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细胞液浓缩,酶由结合状态变为溶解状态,酶系反应方向趋向水解,部分物质水解成简单物质,由于摊叶有效地掌握了化学变化进程,使干物质消耗减少,可溶性简单物质增多。鲜叶进厂后恒温22°C摊青12-14小时,摊凉场地要求通风透光。茶青分级均匀摊放,勤翻动,操作要轻,不可使鲜叶受到损伤,以保持完好度和鲜度。保三度新鲜度、完好度、洁净度。通过检测待含水率72%时进行加工。摇青工段,用摇青工序,增加茶叶香气,进一步减轻茶叶苦潘味。摇青通过振动作用,促进了酶的活化,从而促进了糖甙类物质的水解,生成萜烯醇类的游离芳香成分与葡萄糖则增加了茶叶香气,又提高了滋味的甜醇度。另外,通过摇青使芳香物质数量和种类增力口,形成茶叶独特的香气。其次,通过摇青促进茎梗中的水分和可溶性物质一起经输到组织往叶肉细胞组织输送,从而增加叶片内有效成分的含量,为茶叶耐泡提供物质基础,并由此而改变了叶片原有效成分的此例,为制成滋味醇厚、香气高长成茶准备了适量适比的基础。再就是蛋白质水解酶活力增加,游离氨基酸增多,黄烷醇减少,香气由青香转化为花香。因此,摇青以摇3次为宜,每次I分钟,每次静置30分钟。蒸汽杀青,杀青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关键,杀青要求是杀匀杀透,蒸汽温度控制在115°C (±3°C ),杀青标准,叶色失去光泽,变成鲜黄绿,叶质柔软,嫩梗不易折断,青臭气消 失。杀青时间20S(±5S)。高温脱水,用烘干机(烘焙机)进行脱水,温度115°C (±3°C );检测失水40%。揉捻工段,揉捻目的要求揉捻是形成毛坯外形的主要工序,在于揉成紧结圆直的外形,并使叶细胞破碎,挤出茶汁附着叶表面,以增进茶汤的浓度。用于毛坯初制45型(55型、65型)的揉捻机均可,其转速控制在每分钟45型50转、55型55转、65型60转。揉捻的投叶量根据不同型号的揉捻机有所差异,45型一次揉捻40kg茶叶,55型一次揉捻50kg茶叶,65型一次揉捻60kg茶叶,揉捻时间,一芽一叶“轻压短揉”,时间20 25分钟;“重压长揉”,一般为45 50分钟。。揉捻程度到茶叶全部成条,一芽二叶、三叶80%以上成条,能挤出茶汁为适宜。揉捻后需解块分筛,即解散揉捻叶团块,便于干燥成形,分出粗、细茶,将粗茶重复揉紧成条。理条做形,多用机进行,多用机温度52°C (±2°C ),理条转速为135r/min,时间3min ;做形转速为125r/min ;加棒次数2 3次;检测失水85%。初干,用自动烘干机(烘焙机),初烘温度为112°C (±4°C ),烘至不粘手为适度。复烘,采用自动烘干机,初烘温度为105°C (±5°C ),烘至失水95%为宜。回潮,目的是使叶中水分重新分布,并使多酚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在热化学作用下缓慢氧化。减少茶多酚总量,进一步增进茶汤滋味,回潮的时间为3 5小时。脱毫,用瓶式滚筒炒干机或多用机,将茶叶表面茸毛脱掉,温度40°C,时间15min 20min,脱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香绿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香绿茶加工工艺包括:摊青工段,将进厂后的鲜叶恒温22℃摊青12?14小时,所述摊青的摊凉场地通风透光;摇青工段,所述摇青工段包括摇3次,每次1分钟,每次静置30分钟;杀青工段,所述杀青工段利用蒸汽进行,所述蒸汽温度控制在112℃?18℃,所述杀青时间为15S?25S;揉捻工段,所述揉捻工段在揉捻机中进行;干燥工段;精加工,所述精加工包括以下工序:筛分,所述筛分通过作连续平面回旋运动的筛床来筛选茶叶,短小的茶叶通过所述筛床的筛网,长大的留在所述筛床的筛面上,分筛,所述分筛通过两台平面圆筛机进行,紧门,利用筛网进行复抖,风选,利用风选机将不同质量的茶叶分离出来,拣剔,所述拣剔包括机器拣剔和手工拣剔,再干燥,所述再干燥包括复火、补火工序,扦样审评,将各筛号茶抽样审评以得到素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波
申请(专利权)人:杨秀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