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的整眉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6966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7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的整眉制造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将揉捻完毕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松散的放入专用的发酵框中,温度控制在24-28℃,相对湿度为98%以上,发酵时间为130-180分钟;成形;烘干;拼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保持了成品茶形的完整性,断碎少,茶毫多;通过独有的成形工艺,形成了独有的眉形茶叶;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用茶树顶部和茶树中部不同茶树位置的茶叶进行拼配,茶树顶部的茶叶鲜嫩、香气高,而茶树中部的茶叶耐冲泡、汤色浓,两者拼配在一起,同样能形成独特口感,同时由于加入了茶树中部的茶叶而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制造工艺,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茶叶的整眉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而产自祁门县西北角的仙寓山腹地的祁眉,就是一种高级祁门红茶。通常祁门红茶制作工艺为机械化大生产采用原产地有机鲜叶进行萎凋、揉捻、解块、发酵、烘焙、筛分、切碎、抖筛、风选、拣梗、拼堆、包装,上述工艺存在如下问题I.机械制作的红茶,特别是机器揉捻、筛分、切碎、抖筛等会损坏茶叶本身的形状,使得成品茶叶难以维持原本的整体形状,断碎多;2.降低了产品的质量,使红茶茶毫少、茶末多、香气沉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保持茶叶整体形状为眉形的茶叶的整眉制造工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茶叶的整眉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I.采摘工序采摘清明至谷雨时节的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采摘后的鲜叶要及时送至萎凋工序处以保持茶叶的新鲜。2.萎凋 将采摘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进行萎凋,将其均匀的摊放在特制的萎凋槽上,上叶厚度18-20厘米,通以热空气,温度控制在32-35°C,萎凋时间为125-135分钟。通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萎凋后鲜叶的含水量在58-64%;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此外,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进行揉捻,完全冷却的茶叶,用手工首先轻捻32-38分钟,然后再稍加力重揉32-38分钟,此时茶叶结成一团团块状;再轻揉32-38分钟进行充分解块;揉捻要揉透、揉紧,茶汁充分揉出而不流失,直至茶叶细胞充分破碎,鲜叶逐渐变成古铜色。4.发酵将揉捻完毕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松散的放入专用的发酵框中,茶叶厚度一般为8-12厘米,发酵室要求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射,温度控制在24-28°C,相对湿度为98%以上,发酵时间为130-180分钟。发酵程度的判断是茶叶青气消失,发散出浓厚的熟苹果香,叶色大部分变红,成黄红色。5.成形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成形,将铁锅加热至70-80°C,用手工顺时针搓揉茶叶40分钟,将每颗茶叶搓成直条形,再反复翻炒,如此重复多次,直至最终茶叶条形紧结、细长,成直条形。6.烘干烘干能使茶叶定型,稳定茶叶内质,同时起到防霉的功效,分别对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茶叶进行干燥,烘干工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茶树顶部茶叶的烘干温度为IOO0C -110°C,茶树中部茶叶的烘干温度为110°C -130°C,以较高温度破坏酶的活性,同时排除大量水分,时间控制在15-17分钟,然后摊晾60-120分钟,使叶脉和叶柄水分重新分布,以利第二次烘干;之后进行第二次烘干,树顶部茶叶和茶树中部茶叶的烘干温度均在80°C -90°C,使其充分烘干,达到茶叶规定的含水量(以6%为适度),同时进一步发挥香气,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经烘干后的成品茶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密布,形状似眉毛。 7.拼配使干燥后的茶叶自然冷却,待温度下降至35°C以下后,将茶树顶部和茶树中部的茶叶进行拼配,其中茶树顶部的茶叶重量为茶树中部的茶叶的2至4倍。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保持了成品茶形的完整性,断碎少,茶毫多;通过独有的成形工艺,形成了独有的眉形茶叶,制出的干茶条索紧细修长,芽叶完整,色泽乌润,金毫披身,干香明显;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选用茶树顶部和茶树中部不同茶树位置的茶叶进行拼配,茶树顶部的茶叶鲜嫩、香气高,而茶树中部的茶叶耐冲泡、汤色浓,两者拼配在一起,同样能形成独特口感,同时由于加入了茶树中部的茶叶而降低了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I.采摘工序采摘清明至谷雨时节的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采摘后的鲜叶要及时送至萎凋工序处以保持茶叶的新鲜。2.萎凋将采摘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进行萎凋,将其均匀的摊放在特制的萎凋槽上,上叶厚度18-20厘米,通以热空气,温度控制在32-35°C,萎凋时间为125-135分钟。通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萎凋后鲜叶的含水量在58-64%;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此外,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进行揉捻,完全冷却的茶叶,用手工首先轻捻32-38分钟,然后再稍加力重揉32-38分钟,此时茶叶结成一团团块状;再轻揉32-38分钟进行充分解块;揉捻要揉透、揉紧,茶汁充分揉出而不流失,直至茶叶细胞充分破碎,鲜叶逐渐变成古铜色。4.发酵将揉捻完毕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松散的放入专用的发酵框中,茶叶厚度一般为8-12厘米,发酵室要求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射,温度控制在24-28°C,相对湿度为98%以上,发酵时间为130-180分钟。发酵程度的判断是茶叶青气消失,发散出浓厚的熟苹果香,叶色大部分变红,成黄红色。5.成形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成形,将铁锅加热至70-80°C,用手工顺时针搓揉茶叶40分钟,将每颗茶叶搓成直条形,再反复翻炒,如此重复多次,直至最终茶叶条形紧结、细长,成直条形。 6.烘干烘干能使茶叶定型,稳定茶叶内质,同时起到防霉的功效,分别对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茶叶进行干燥,烘干工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茶树顶部茶叶的烘干温度为IOO0C -110°C,茶树中部茶叶的烘干温度为110°C -130°C,以较高温度破坏酶的活性,同时排除大量水分,时间控制在15-17分钟,然后摊晾60-120分钟,使叶脉和叶柄水分重新分布,以利第二次烘干;之后进行第二次烘干,树顶部茶叶和茶树中部茶叶的烘干温度均在80°C -90°C,使其充分烘干,达到茶叶规定的含水量(以6%为适度),同时进一步发挥香气,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第二次烘干后的成品茶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密布,形状似眉毛。7.拼配使烘干后的茶叶自然冷却,待温度下降至35°C以下后,将茶树顶部和茶树中部的茶叶进行拼配,其中茶树顶部的茶叶重量为茶树中部的茶叶的2至4倍,制出的干茶条索紧细修长,芽叶完整,色泽乌润,金毫披身,干香明显。权利要求1.一种茶叶的整眉制造エ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采摘エ序 采摘清明至谷雨时节的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采摘后的鲜叶要及时送至萎凋エ序处以保持茶叶的新鮮; 步骤2.萎凋 将采摘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进行萎凋,将其均匀的摊放在特制的萎凋槽上,上叶厚度18-20厘米,通以热空气,温度控制在32-35°C,萎凋时间为125-135分钟; 步骤3.揉捻 将萎凋后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进行揉捻,完全冷却的茶叶,用手工首先轻捻32-38分钟,然后再稍加力重揉32-38分钟,此时茶叶结成ー团团块状;再轻揉32-38分钟进行充分解块; 步骤4.发酵 将揉捻完毕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松散的放入专用的发酵框中,茶叶厚度一般为8-12厘米,发酵室要求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射,温度控制在24-28°C,相対湿度为98%以上,发酵时间为130-180分钟; 步骤5.成形 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成形,将铁锅加热至70-80°C,用手工顺时针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的整眉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摘工序采摘清明至谷雨时节的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采摘后的鲜叶要及时送至萎凋工序处以保持茶叶的新鲜;步骤2.萎凋将采摘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进行萎凋,将其均匀的摊放在特制的萎凋槽上,上叶厚度18?20厘米,通以热空气,温度控制在32?35℃,萎凋时间为125?135分钟;步骤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进行揉捻,完全冷却的茶叶,用手工首先轻捻32?38分钟,然后再稍加力重揉32?38分钟,此时茶叶结成一团团块状;再轻揉32?38分钟进行充分解块;步骤4.发酵将揉捻完毕的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松散的放入专用的发酵框中,茶叶厚度一般为8?12厘米,发酵室要求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射,温度控制在24?28℃,相对湿度为98%以上,发酵时间为130?180分钟;步骤5.成形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叶子分别成形,将铁锅加热至70?80℃,用手工顺时针搓揉茶叶40分钟,将每颗茶叶搓成直条形,再反复翻炒,如此重复多次,直至最终茶叶条形紧结、细长,成直条形;步骤6.烘干分别对茶树顶部、茶树中部的茶叶进行干燥,烘干工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茶树顶部茶叶的烘干温度为100℃?110℃,茶树中部茶叶的烘干温度为110℃?130℃,时间控制在15?17分钟,然后摊晾60?120分钟;之后进行第二次烘干,树顶部茶叶和茶树中部茶叶的烘干温度均在80℃?90℃,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第二次烘干后要摊晾半小时左右,才能装袋;步骤7.拼配:使烘干后的茶叶自然冷却,待温度下降至35℃以下后,将茶树顶部和茶树中部的茶叶进行拼配,其中茶树顶部的茶叶重量为茶树中部的茶叶的2至4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黄山市祁眉茶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