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0116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12:47
在从使自动变速机构处于空挡的状态进行待机控制之后进行打滑控制来接合离合器(C-1)而使车辆起步时,在该打滑控制中,例如设定目标结束时间(TA)和在该目标结束时间(TA)内的目标涡轮转速(Nttarg),并根据它们计算输出转速(Nout)的旋转变化量(ω),并基于该旋转变化量(ω)来计算惯性扭矩(Iω),并根据来自发动机(2)的输入扭矩和惯性扭矩的合计扭矩来计算离合器(C-1)的扭矩容量(TC1),然后对离合器(C-1)的接合压(PC1)进行控制以形成计算出的该扭矩容量(TC1)。由此,不使涡轮转速(Nt)比待机控制的结束时的涡轮转速(Nt)小并使输出转速(Nout)上升,而使前进1挡的齿轮比成立,因而可降低起步时惯性力的变动,从而可降低晃动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安装于车辆上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详细地说,涉及从自动变速机构的空挡状态起对离合器进行打滑控制并使车辆起步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安装于车辆等上的自动变速器中,提出了如下的自动变速器,例如在处于D (驱动)挡且判定出车辆处于停车时,进行所谓空挡控制,即,将用于进行自动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的离合器(例如离合器C 一 I)断开至刚要打滑之前的状态,由此降低液力变矩器的拖曳损失,并降低对怠速状态的发动机的负荷(参照专利文献I )。进行该空挡控制的自动变速器的主流是,在检测出对车辆的有起步意图的操作、例如脚制动器(fOOt brake )未踩踏(OFF)或油门打开(ON)等时,对上述自动变速机构的离合器进行,从而响应性良好地使车辆起步的自动变速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5 - 658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如上述那样在空挡控制后的起步时对自动变速机构的离合器进行接合时,利用与通常的变速控制同样的方法对该离合器进行油压控制,例如通过以选择基本梯度、保障旋转变化的梯度(旋转保障梯度)以及保障扭矩传递的梯度(扭矩保障梯度)中的最大值的方式来设定油压指令值,由此使该离合器一边打滑一边接合。然而,在这样使离合器进行接合的方法中,完全未考虑自动变速机构的惯性力(inertial force)的变化。S卩,在进行起步时对该离合器进行打滑控制时,自动变速机构的输入轴侧(液力变矩器的涡轮侧)的旋转系统的转速因被引入处于停止状态的驱动车轮侦仪自动变速机构的输出轴侧)的旋转系统而暂时下降,由此发生伴随该转速的下降而产生的惯性力,其后,在通过离合器的接合而使齿轮比成立,自动变速机构的输入轴侧的旋转系统中的转速的变化消失时,上述惯性力突然消失。因为该惯性力的变动被传递至驱动车轮(自动变速机构的输出轴),所以该车辆发生晃动冲击(shake-back shock),因此,在乘车感方面不理想而希望改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该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能够降低从使自动变速机构处于空挡的状态起对离合器进行接合时的惯性力的变动,能够实现降低了晃动冲击的车辆起步,并能够实现乘车感的提高。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例如参照图I至图17)的自动变速器(3)的控制装置(1),具有,自动变速机构(5),其具有在起步时被接合的离合器(C - 1),并且该自动变速机构(5)对驱动源(2)的旋转进行变速,流体传动装置(4),其位于所述驱动源(2)的输出轴(2a)和所述自动变速机构(5)的输入轴(10)之间;该自动变速器(3)的控制装置(I)的特征在于,该自动变速器(3 )的控制装置(I)具有起步意图操作检测单元(23 ),其检测对车辆的有起步意图的操作,离合器控制单元(24),其从使所述离合器(C - I)处于非接合状态而使所述自动变速机构(5)处于空挡的状态,检测出对所述车辆有起步意图的操作时,使所述离合器(C 一 I)进行接合;所述离合器控制单元(24)具有初始接合控制单元(24c),其进行通过向所述离合器(C - I)的油压伺服机构(40)供给油压来使所述离合器(C - I)开始进行摩擦接触的初始接合控制,打滑起步控制单兀(24d),其在所述初始接合控制的结束后,以不使所述自动变速机构(5)的输入轴(10)的转速(Nt)比所述初始接合控制结束时的该输入轴(10)的转速(Nt)低并使所述自动变速机构(5)的输出轴(11)的转速(Nout)上升 的方式,对所述离合器(C - I)进行打滑控制,来使所述自动变速机构(5)在起步时的变速比(即1ST的齿轮比)成立。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例如参照图I、图7及图15)的特征在于,所述打滑起步控制单元(24d),设定所述打滑控制结束的目标结束时间(TA)和在所述目标结束时间(TA)内的所述自动变速机构(5)的输入轴(10)的目标输入转速(Ntmg);基于所述目标输入转速(Ntmg)、所述自动变速机构(5)在起步时的变速比(即1ST的齿轮比)以及所述目标结束时间(TA),来计算所述自动变速机构(5 )的输出轴(11)的目标旋转变化率(Co );基于所述自动变速机构(5)的输出轴(11)的目标旋转变化率( ),来计算在所述自动变速机构(5)发生的惯性扭矩(1 );基于对来自所述驱动源(2)的输入扭矩(t C Ne2 + Tl_up)上加上发生的所述惯性扭矩(I )而得出的合计扭矩,来计算所述离合器(C - I)的扭矩容量(Ta);通过向所述离合器(C - I)的油压伺服机构(40)供给的接合压(Pa)进行油压控制以形成计算出的所述扭矩容量(Ta),来对所述离合器(C - I)进行打滑控制。另外,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例如参照图I及图16)的特征在于,所述打滑起步控制单元(24d),设定使所述自动变速机构(5)的输入轴(10)的转速(Nt)和所述驱动源(2)的转速(Ne)的速度比(e)成为恒定的目标速度比(etog);基于所述恒定的目标速度比(etog),来计算所述离合器(C - I)的扭矩容量(Ta);通过对向所述离合器(C - I)的油压伺服机构(40)供给的接合压(Pa)进行油压控制以形成计算出的所述扭矩容量(Ta),来对所述离合器(C 一 I)进行打滑控制。另外,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例如参照图I及图17)的特征在于,所述打滑起步控制单元(24d),设定使所述自动变速机构(5)的输入轴(10)的转速(Nt)成为恒定的目标恒定输入转速(Nttmg);基于所述目标恒定输入转速(Nttmg)和所述驱动源(2)的输出轴(2a)的转速(Ne)来计算目标速度比(etarg);基于所述目标速度比(etarg),来计算所述离合器(C 一 I)的扭矩容量(Ta);通过对向所述离合器(C - I)的油压伺服机构(40)供给的接合压(Pa)进行油压控制以形成计算出的所述扭矩容量(Ta ),来对所述离合器(C 一 I)进行打滑控制。另外,尤其是,本专利技术(例如参照图I、图8至图12)的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变速器(3)具有能够锁止所述流体传动装置(4)的锁止离合器(7);该自动变速器(3)的控制装置(I)具有锁止控制单元(25),在检测出对所述车辆有起步意图的操作时,该锁止控制单元(25)进行控制,使得至少使所述锁止离合器(7)在形成规定扭矩容量(IY_UP1)的打滑区域进行接合。此外,上述括号内的附图标记是用于与附图进行对照,这是为了便于理解专利技术,不会对权利要求书的构成产生任何影响。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技术方案I的本专利技术,在打滑控制中,以不使自动变速机构的输入轴的转速比初始接合控制结束时的转速低并使该自动变速机构的输出轴的转速上升的方式,对离合器进行打滑控制,来使自动变速机构的起步时的变速比成立,因此,降低从使自动变速机构处于空挡的状态起使离合器接合时的惯性力的变动,由此能够实现降低了晃动冲击的车辆起步,从而能够实现乘车感的提高。根据技术方案2的本专利技术,设定使打滑控制结束的目标结束时间和在该目标结束时间的自动变速机构的输入轴的目标输入转速,并基于该目标输入转速、自动变速机构在起步时的变速比以及该目标结束时间来计算自动变速机构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筒井洋寺冈豊市川正猛大光祥司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