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7945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包括底板以及铰接于底板上的第一点的助力弹簧导杆,助力弹簧导杆的下端与离合踏板臂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离合踏板臂的另一端连接离合踏板,离合踏板臂的中部铰接于底板的第二点,受压的助力弹簧套于助力弹簧导杆上并位于助力弹簧导杆的上、下端之间,离合踏板臂到助力弹簧导杆的角为一钝角,在离合踏板臂由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至与助力弹簧导杆平行的过程中,助力弹簧对离合踏板臂施予阻力,在离合踏板臂继续顺时针旋转过程中,助力弹簧对离合踏板臂施予助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避免了驾驶员误操作的可能:由于踏下离合踏板有阻力,正常行驶中,驾驶员不会不知不觉踏下离合踏板,由此更为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动主传动离合器的布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离合制动机构中,离合踏板组件是非常关键的部件,在汽车换挡过程中必须通过离合踏板组件来控制离合器工作,使发动机和变速箱暂时分离,以减小换挡过程中对变速箱的齿轮产生的冲击,避免其损坏。换挡结束后,松开离合踏板组件能使发动机和变速箱重新连接,汽车正常行驶。公告号为10205002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离合踏板组件,包括踏板臂、限位件、支架本体、底板以及踏板臂转轴。其中,支架本体安装于底板上,踏板连接于踏板臂的一端,踏板臂通过踏板臂转轴可旋转的安装于支架本体上。踏板臂转轴上固定连接延伸块,踏板臂转轴的两端设置有对称的扭簧,每个扭簧的一端连接在延伸块上,每个扭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架本体上。当驾驶员踏下踏板,上述扭簧开始翻转,由此为踏板臂的转动助力。虽然上述结构的离合踏板组件使驾驶员用很小的力就可以踏下踏板,但同时增加了驾驶员误操作的可能由于踏下踏板没有阻力(或阻力很小),正常行驶中,驾驶员容易不知不觉踏下踏板,使发动机和变速箱分离,由此产生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驾驶员误操作、更为安全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包括固定于车身上的底板以及上端铰接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点的助力弹簧导杆,所述助力弹簧导杆的下端与离合踏板臂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离合踏板臂的另一端连接离合踏板,所述离合踏板臂的中部铰接于所述底板的第二点,受压的助力弹簧套于所述助力弹簧导杆上并位于所述助力弹簧导杆的上、下端之间,离合踏板臂到助力弹簧导杆的角为一钝角,在所述离合踏板臂由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至与所述助力弹簧导杆平行的过程中,所述离合踏板臂压缩所述助力弹簧,所述助力弹簧对所述离合踏板臂施予阻力,在所述离合踏板臂继续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所述离合踏板臂不再压缩所述助力弹簧,所述助力弹簧对所述离合踏板臂施予助力。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其中,所述助力弹簧导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点,所述助力弹簧导杆的上端可相对旋转的卡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安装于助力弹簧支架上,所述助力弹簧支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其中,所述离合踏板臂的中部通过离合踏 板臂转轴铰接于所述底板的第二点,所述离合踏板臂与所述离合踏板臂转轴可相对旋转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离合踏板臂转轴固定于离合踏板臂转轴支架上,所述离合踏板臂转轴支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其中,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离合踏板臂旋转的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焊接在底板上并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离合踏板臂之间。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其中,还包括制动踏板臂,所述制动踏板臂的一端可相对旋转的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制动踏板臂的另一端连接制动踏板。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其中,所述制动踏板臂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可相对旋转的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制动踏板臂可相对旋转的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转轴上套有回位扭簧,所述回位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制动踏板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回位扭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其中,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二立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板上,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立板上。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避免了驾驶员误操作的可能由于踏下离合踏板有阻力,正常行驶中,驾驶员不会不知不觉踏下离合踏板,由此更为安全。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克服了现有的独立式踏板装配效率低、两踏板装配位置不便控制、无助力式离合踏板的踏板力大、液压助力式踏板液压管路布置困难等问题。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装配效率高、结构紧凑、助力范围大、布置空间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3为图I中的离合踏板臂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包括固定于车身上的底板I以及上端铰接于底板I上的第一点的助力弹簧导杆4,助力弹簧导杆4的下端与离合踏板臂11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离合踏板臂11的另一端连接离合踏板12,离合踏板臂11的中部铰接于底板I的第二点,受压的助力弹簧5套于助力弹簧导杆4上并位于助力弹簧导杆4的上、下端之间,离合踏板臂11到助力弹簧导杆4的角为一钝角,在离合踏板臂11由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至与助力弹簧导杆4平行的过程中,离合踏板臂11压缩助力弹簧5,助力弹簧5对离合踏板臂11施予阻力,在离合踏板臂11继续顺时针旋转过程中,离合踏板臂11不再压缩助力弹簧5,助力弹簧5对离合踏板臂11施予助力。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助力弹簧导杆4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3铰接于底板I上的 第一点,助力弹簧导杆4的上端可相对旋转的卡于第一转轴3上,第一转轴3固定安装于助力弹簧支架2上,助力弹簧支架2固定于底板I上。用于控制汽车离合器的离合拉索挂接在离合踏板臂11上的凹槽内。当驾驶员踩下离合踏板12,离合踏板臂11开始顺时针旋转,当离合踏板臂11由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至与助力弹簧导杆4平行的过程中,助力弹簧5对离合踏板臂11施予阻力,以免驾驶员没有脚感、存在踏空感;当离合踏板臂11继续顺时针旋转过程中,助力弹簧5对离合踏板臂11施予助力,此时离合器开始分离,在助力弹簧5作用下离合踏板12的阻力减小,离合踏板臂11动至极限位置,离合器工作令发动机和变速箱彻底分离。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避免了驾驶员误操作的可能由于踏下离合踏板有阻力,正常行驶中,驾驶员不会不知不觉踏下离合踏板,由此更为安全。本实施例中,离合踏板臂11的中部通过离合踏板臂转轴20铰接于底板I的第二点,离合踏板臂11与离合踏板臂转轴20可相对旋转地连接在一起,离合踏板臂转轴20固定于离合踏板臂转轴支架14上,离合踏板臂转轴支架14固定于底板I上。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还包括用于限制离合踏板臂11旋转的限位支架10,限位支架10焊接在底板I上并位于底板I与离合踏板臂11之间。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还包括制动踏板臂13,制动踏板臂13的一端可相对旋转的安装于底板I上,制动踏板臂13的另一端连接制动踏板21。本实施例中,制动踏板臂13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9可相对旋转的安装于底板I上,制动踏板臂13可相对旋转的安装于第二转轴19上,第二转轴19固定于底板I上,第二转轴19上套有回位扭簧16,回位扭簧16的一端与制动踏板臂13的一端连接,回位扭簧16的另一端固定于底板11上。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19通过第一立板17、第二立板18固定于底板I上,第一立板17、第二立板18固定于底板I上,第二转轴19的一端安装于第一立板19上,第二转轴19的另一端安装于第二立板19上。回位扭簧1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立板19固定于底板I上。用于控制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开关15装配置于开关支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车身上的底板以及上端铰接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点的助力弹簧导杆,所述助力弹簧导杆的下端与离合踏板臂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离合踏板臂的另一端连接离合踏板,所述离合踏板臂的中部铰接于所述底板的第二点,受压的助力弹簧套于所述助力弹簧导杆上并位于所述助力弹簧导杆的上、下端之间,离合踏板臂到助力弹簧导杆的角为一钝角,在所述离合踏板臂由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至与所述助力弹簧导杆平行的过程中,所述离合踏板臂压缩所述助力弹簧,所述助力弹簧对所述离合踏板臂施予阻力,在所述离合踏板臂继续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所述离合踏板臂不再压缩所述助力弹簧,所述助力弹簧对所述离合踏板臂施予助力。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弹簧导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点,所述助力弹簧导杆的上端可相对旋转的卡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安装于助力弹簧支架上,所述助力弹簧支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制动组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踏板臂的中部通过离合踏板臂转轴铰接于所述底板的第二点,所述离合踏板臂与所述离合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娟刘欣陈德利朱咏光孙建兴杜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