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变速器软轴操纵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85727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器软轴操纵器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为:包括杆连接块和换档软轴,其改进在于:操纵杆连接块下端面与换档软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确保了换档软轴获得较大的运动范围,能满足不同变速器的使用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操纵器总成,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软轴操纵器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变速器软轴操纵器是双杆操纵机构中的关键总成,它将操纵杆上的前后换档、左右选档动作通过转换机构,分解成2个前后运动的动作,通过软轴的前后运动实现了对变速器的操作控制。汽车变速器软轴操纵器一般直接安装于驾驶室地板下方,操纵杆置于驾驶室内并与汽车变速器软轴操纵器连接,软轴固定在汽车变速器软轴操纵器下方,驾驶员通过操作操纵杆对变速器选、换档进行操控。目前,在汽车变速器软轴操纵器与换档软轴连接处,现有的连接方式或结构是在操纵杆连接块的侧壁上设置通孔,换档软轴端部在通孔外与操纵杆连接块连接。此连接方式极大的限制了换档软轴的左右运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变速器软轴操纵器总成, 包括操纵杆连接块和换档软轴,其改进之处在于操纵杆连接块下端面与换档软轴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确保了换档软轴获得较大的运动范围,能满足不同变速器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与其他部件的装配结构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与其他部件的装配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安装板,2、支撑板,3、操纵杆连接块,4、焊接摇臂,5、双头球节,6、方型连接块,7、铜套,8、衬套,9、螺栓,11、操纵杆,13、螺栓,14、螺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结构为包括操纵杆连接块3和换档软轴,其改进之处在于操纵杆连接块3下端面与换档软轴连接。目前,在汽车变速器软轴操纵器与换档软轴连接处,现有连接方式为在操纵杆连接块3侧面设置一通孔,通过所述通孔用螺栓将操纵杆连接块3与换档软轴连接,极大的限制了换档软轴的左右运动范围。本技术采用将操纵杆连接块3与换档软轴的连接位置,从操纵杆连接块3的侧面下移到操纵杆连接块3的下端面,确保了换档软轴获得较大的运动范围,能满足不同变速器的使用要求。与本技术连接的其他部件及它们的连接关系为连接在车体上的安装板1, 连接在安装板1上的支撑板2,方型连接块6置于安装板1上的安装孔内,方型连接块6与安装板1转动连接,操纵杆连接块3的中部与方型连接块6转动连接,焊接摇臂4的中部与安装板1转动连接,焊接摇臂4 一端与方型连接块6通过双头球节5连接,焊接摇臂4另一端与选档软轴的一端连接,选档软轴的中部与支撑板2连接,换档软轴的中部与支撑板2连接。操纵杆11下部与操纵杆连接块3的上部连接,操纵杆11上端安装操纵手柄。当操纵手柄带动操纵杆11作前后运动时,操纵杆11传动操纵杆连接块3绕着第一螺栓9转动,操纵杆连接块3又带动换档软轴作后前运动。当操纵手柄带动操纵杆11作左右运动时,操纵杆连接块3和方型连接块整体6绕第二螺栓13转动,方型连接块6传动双头球节5 —起转动,双头球节5带动焊接摇臂4绕第三螺栓14转动,焊接摇臂4又传动选档软轴作前后运动。双头球节5实现了将左右转动动作转化为前后转动动作的功能。方型连接块6的结构为框形架,操纵杆连接块3设置在方型连接块6的中腔,双头球节5与方型连接块6的侧壁连接。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变速器软轴操纵器总成,包括操纵杆连接块(3)和换档软轴,其特征在于操纵杆连接块(3)下端面与换档软轴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器软轴操纵器总成。本技术的结构为包括杆连接块和换档软轴,其改进在于操纵杆连接块下端面与换档软轴连接。本技术确保了换档软轴获得较大的运动范围,能满足不同变速器的使用要求。文档编号F16H59/02GK202165582SQ201120200778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新伟 申请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变速器软轴操纵器总成,包括:操纵杆连接块(3)和换档软轴,其特征在于:操纵杆连接块(3)下端面与换档软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