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载机多路阀操纵的软轴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403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机多路阀操纵的软轴控制器。包括提升拉杆、转斗拉杆、安装板、转斗软轴和提升软轴;还包括提升连杆、转斗连杆、提升摇杆和转斗摇杆;其中提升拉杆通过提升连杆、提升摇杆的联动,推动提升软轴动作;转斗拉杆通过转斗连杆、转斗摇杆的联动,推动转斗软轴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二连杆机构,手柄拉杆与软轴分离,通过连杆和摇杆实现力的传递。通过试验证明,操作手柄拉杆的操纵力由48N降至12N;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可以通过调整连杆尺寸,就能达到兼容多种装载机车型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装载机的液压操纵控制
,具体涉及装载机多路阀操纵软轴控制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软轴控制器中手柄拉杆与软轴直接通过摇杆相连接,在装配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的弊端:软轴控制器与装载机车身干涉,造成软轴走向不美观;操作力较大,造成软轴异常磨损、断裂等故障较高;并且由于软轴控制器拉杆与软轴直接连接的结构限制,造成整体调整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软轴控制器的拉杆与软轴直接连接的结构限制,避免控制器软轴与车架干涉,降低故障率,并且有效保证操作舒适性与轻便型,本技术提供一种装载机多路阀操纵软轴控制器。本技术的结构改进是增加了连杆、摇杆,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种用于装载机多路阀操纵的软轴控制器包括提升拉杆1、转斗拉杆2、安装板9、转斗软轴10和提升软轴11,所述提升拉杆I的上端和转斗拉杆2的上端均为手柄;所述安装板9上分别设有前支架5和后支架8,且前支架5和后支架8平行;所述提升拉杆I的下端和转斗拉杆2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着前支架5的顶部;所述转斗软轴10的一端、提升软轴11的一端分别固定设于与后支架8相邻处的安装板9上;还包括提升连杆3、转斗连杆4、提升摇杆6和转斗摇杆7 ;所述提升连杆3的一端连接着提升摇杆6的一侧,提升摇杆6的另一侧连接着着提升软轴11的一端;转斗连杆4的一端连接着转斗摇杆7的一侧,转斗摇杆7的另一侧连接着转斗软轴10的一端;所述提升摇杆6和转斗摇杆7同轴转动设于后支架8上。所述前支架5的顶部设有呈水平的定位轴;所述提升拉杆I的下端和转斗拉杆2的下端均设有套管,提升拉杆I通过套管套设在定位轴的一端,转斗拉杆2通过套管套设在定位轴的另一端,提升拉杆I和转斗拉杆2均能相对于定位轴转动。所述后支架8的顶部设有呈水平的安装轴;提升摇杆6和转斗摇杆7均为管状;提升摇杆6套设在安装轴的一端,转斗摇杆7套设在安装轴的另一端,提升摇杆6和转斗摇杆7均能相对于安装轴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技术采用二连杆机构,手柄拉杆与软轴分离,通过连杆和摇杆实现力的传递。通过试验证明,操作手柄拉杆的操纵力由48N降至12N。2.该软轴控制器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3.该软轴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连杆尺寸,就能达到兼容多种装载机车型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上图中序号:提升拉杆1、转斗拉杆2、提升连杆3、转斗连杆4、前支架5、提升摇杆6、转斗摇杆7、后支架8、安装板9、转斗软轴10、提升软轴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用于装载机多路阀操纵的软轴控制器包括提升拉杆1、转斗拉杆2、安装板9、转斗软轴10和提升软轴11,所述提升拉杆I的上端和转斗拉杆2的上端均为手柄。安装板9上分别安装有前支架5和后支架8,且前支架5和后支架8平行;前支架5的顶部安装有呈水平的定位轴;提升拉杆I的下端和转斗拉杆2的下端均设有套管,提升拉杆I通过套管套装在定位轴的一端,转斗拉杆2通过套管套装在定位轴的另一端,提升拉杆I和转斗拉杆2均能相对于定位轴转动。转斗软轴10的一端、提升软轴11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与后支架8相邻处的安装板9上。还包括提升连杆3、转斗连杆4、提升摇杆6和转斗摇杆7 ;提升连杆3的一端连接着提升摇杆6的一侧,提升摇杆6的另一侧连接着着提升软轴11的一端;转斗连杆4的一端连接着转斗摇杆7的一侧,转斗摇杆7的另一侧连接着转斗软轴10的一端。后支架8的顶部安装有呈水平的安装轴;提升摇杆6和转斗摇杆7均为管状;提升摇杆6套装在安装轴的一端,转斗摇杆7套装在安装轴的另一端,提升摇杆6和转斗摇杆7均能相对于安装轴转动。工作原理说明如下:提升作业时:向后拉动提升拉杆1,提升连杆3随之向后移动,提升摇杆6逆时针转动,从而推动提升软轴11移动,实现装载机大臂的举升;同理,向前推动提升拉杆1,实现装载机大臂的下降。操作转斗时:向后拉动转斗拉杆2,转斗连杆4随之向后移动,转斗摇杆7逆时针转动,从而推动转斗软轴10移动,实现装载机收斗动作;同理,向前推动转斗拉杆2,实现装载机卸料动作。【主权项】1.一种用于装载机多路阀操纵的软轴控制器,包括提升拉杆(I)、转斗拉杆(2)、安装板(9)、转斗软轴(10)和提升软轴(11),所述提升拉杆(I)的上端和转斗拉杆(2)的上端均为手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9 )上分别设有前支架(5 )和后支架(8 ),且前支架(5 )和后支架(8 )平行;所述提升拉杆(I)的下端和转斗拉杆(2)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着前支架(5)的顶部; 所述转斗软轴(10)的一端、提升软轴(11)的一端分别固定设于与后支架(8)相邻处的安装板(9)上; 还包括提升连杆(3 )、转斗连杆(4 )、提升摇杆(6 )和转斗摇杆(7 ); 所述提升连杆(3 )的一端连接着提升摇杆(6 )的一侧,提升摇杆(6 )的另一侧连接着着提升软轴(11)的一端; 转斗连杆(4)的一端连接着转斗摇杆(7)的一侧,转斗摇杆(7)的另一侧连接着转斗软轴(10)的一端; 所述提升摇杆(6)和转斗摇杆(7)同轴转动设于后支架(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载机多路阀操纵的软轴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5)的顶部设有呈水平的定位轴;所述提升拉杆(I)的下端和转斗拉杆(2)的下端均设有套管,提升拉杆(I)通过套管套设在定位轴的一端,转斗拉杆(2)通过套管套设在定位轴的另一端,提升拉杆(I)和转斗拉杆(2)均能相对于定位轴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载机多路阀操纵的软轴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8)的顶部设有呈水平的安装轴;提升摇杆(6)和转斗摇杆(7)均为管状;提升摇杆(6)套设在安装轴的一端,转斗摇杆(7)套设在安装轴的另一端,提升摇杆(6)和转斗摇杆(7)均能相对于安装轴转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机多路阀操纵的软轴控制器。包括提升拉杆、转斗拉杆、安装板、转斗软轴和提升软轴;还包括提升连杆、转斗连杆、提升摇杆和转斗摇杆;其中提升拉杆通过提升连杆、提升摇杆的联动,推动提升软轴动作;转斗拉杆通过转斗连杆、转斗摇杆的联动,推动转斗软轴动作。本技术采用二连杆机构,手柄拉杆与软轴分离,通过连杆和摇杆实现力的传递。通过试验证明,操作手柄拉杆的操纵力由48N降至12N;本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可以通过调整连杆尺寸,就能达到兼容多种装载机车型的目的。【IPC分类】E02F9/22【公开号】CN204781070【申请号】CN201520395802【专利技术人】裘春磊, 丁绍广, 朱晓飞 【申请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申请日】2015年6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装载机多路阀操纵的软轴控制器,包括提升拉杆(1)、转斗拉杆(2)、安装板(9)、转斗软轴(10)和提升软轴(11),所述提升拉杆(1)的上端和转斗拉杆(2)的上端均为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上分别设有前支架(5)和后支架(8),且前支架(5)和后支架(8)平行;所述提升拉杆(1)的下端和转斗拉杆(2)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着前支架(5)的顶部;所述转斗软轴(10)的一端、提升软轴(11)的一端分别固定设于与后支架(8)相邻处的安装板(9)上;还包括提升连杆(3)、转斗连杆(4)、提升摇杆(6)和转斗摇杆(7);所述提升连杆(3)的一端连接着提升摇杆(6)的一侧,提升摇杆(6)的另一侧连接着着提升软轴(11)的一端;转斗连杆(4)的一端连接着转斗摇杆(7)的一侧,转斗摇杆(7)的另一侧连接着转斗软轴(10)的一端;所述提升摇杆(6)和转斗摇杆(7)同轴转动设于后支架(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春磊丁绍广朱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