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5375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等技术问题。本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包括支架组件和踏板臂,所述的踏板臂的一端与所述的支架组件相铰接,另一端固定有踏板,支架组件包括一支撑臂,所述的支撑臂的端部与所述的踏板臂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一弹簧,当所述的离合踏板总成处于安装位置且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所述的踏板臂中部弹簧的连接点处于高于所述的踏板臂铰接点与支撑臂端部形成的连线的上方,并且所述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占用面积小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汽车离合踏板总成
技术介绍
离合踏板在三个踏板中的使用最为频繁的一个,为减少驾驶员频繁操作产生的疲劳,通常离合踏板总成需要增加助力弹簧,降低离合踏板操纵力,以提高舒适性。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离合踏板装置(专利号200820168025. 2),包括踏板支架、脚踏板和踏板臂,所述的踏板臂一端与脚踏板因连,另一端与踏板支架饺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踏板臂与踏板支架之间设有扭簧,所述的扭簧具有两个连接点,一个连接点作用在踏板支架上,另一个连接点作用在踏板臂上,所述的扭簧作用在踏板支架上的连接点与踏板臂和踏板支架的铰接点连成一条临界直线,且扭簧作用在踏板臂上的连接点,在踏板臂抬升状态和下压状态时分别位于上述直线的两侧。该专利是通过在踏板臂与踏板支架之间设置扭簧,来实现降低离合踏板操纵力, 以提操纵高舒适性;但是,使用该扭簧作为助力弹簧占用了离合踏板上部的空间,使整个离合踏板总成安装变的不便,同时,扭簧的成本也较高,无形中也提高了产品的出厂价,不利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占用空间小的汽车离合踏板总成。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包括支架组件和踏板臂,所述的踏板臂的一端与所述的支架组件相铰接,另一端固定有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组件包括一支撑臂,所述的支撑臂的端部与所述的踏板臂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一弹簧,当所述的离合踏板总成处于安装位置且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所述的踏板臂中部弹簧的连接点处于高于所述的踏板臂铰接点与支撑臂端部形成的连线的上方,并且所述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使用时,驾驶员踩下踏板,在踩踏板的前期,弹簧施加给踏板臂的力是阻力;当踏板经过踏板臂铰接点与支撑臂端部形成的连线后,弹簧施加给踏板臂的力变为助力。当驾驶员松开踏板,踏板臂回位时,借助弹簧施加给踏板臂的力可使踏板臂的回位及时、彻底。此种助力弹簧布置于踏板臂的一侧,相比于扭转弹簧助力结构,不会占用离合踏板上部空间,也可避免助力弹簧与周边零部件干涉等问题。在上述的汽车离合踏板总成中,所述的踏板臂工作时摆动过程中所述的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弹簧的作用力由阻力变成助力。在上述的汽车离合踏板总成中,所述的弹簧是圆柱弹簧。在上述的汽车离合踏板总成中,所述的弹簧与踏板臂中部的连接点处设有弹簧座一,所述的踏板臂上固连有一根支承轴,所述的弹簧压于弹簧座一的正面,所述的弹簧座一的背面具有卡口,所述的支承轴卡于此卡口中。通过这样的结构将弹簧安装在踏板臂上。在上述的汽车离合踏板总成中,所述的支承轴的外端设有销子。与现有技 术相比,本汽车离合踏板总成通过利用圆柱弹簧作用助力弹簧,且将该助力弹簧布置于踏板臂的一侧,相比于扭转弹簧助力结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不会占用离合踏板上部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组件;11、支撑臂;2、踏板臂;3、弹簧;4、踏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包括支架组件1和踏板臂2,踏板臂2的一端与所述的支架组件1相铰接,另一端固定有踏板4,支架组件1包括一支撑臂11,支撑臂11的端部与所述的踏板臂2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一弹簧3,具体的说,该弹簧3为圆柱弹簧3 ;当离合踏板总成处于安装位置且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所述的踏板臂2中部弹簧3的连接点处于高于所述的踏板臂2铰接点与支撑臂11端部形成的连线的上方,并且所述的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踏板臂2工作时摆动过程中所述的弹簧3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弹簧3的作用力由阻力变成助力。在弹簧3与踏板臂2中部的连接点处设有弹簧3座一,所述的踏板臂2上固连有一根支承轴,所述的弹簧3压于弹簧座一的正面,所述的弹簧座一的背面具有卡口,所述的支承轴卡于此卡口中。通过这样的结构将弹簧3安装在踏板臂2上,在支承轴的外端设有销子。在使用时,驾驶员踩下踏板4,在踩踏板4的前期,弹簧3施加给踏板臂2的力是阻力;当踏板4经过踏板臂2铰接点与支撑臂11端部形成的连线后,弹簧3施加给踏板臂 2的力变为助力。当驾驶员松开踏板4,踏板臂2回位时,借助弹簧3施加给踏板臂2的力可使踏板臂2的回位及时、彻底。此种助力弹簧3布置于踏板臂2的一侧,相比于扭转弹簧助力结构,不会占用离合踏板上部空间,也可避免助力弹簧与周边零部件干涉等问题。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1、支架组件;11、支撑臂;2、踏板臂;3、弹簧;4、踏板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包括支架组件(1)和踏板臂O),所述的踏板臂( 的一端与所述的支架组件(1)相铰接,另一端固定有踏板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组件(1)包括一支撑臂(11),所述的支撑臂(11)的端部与所述的踏板臂(2)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一弹簧 (3),当所述的离合踏板(4)总成处于安装位置且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所述的踏板臂(2)中部弹簧(3)的连接点处于高于所述的踏板臂(2)铰接点与支撑臂(11)端部形成的连线的上方,并且所述的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臂(2)工作时摆动过程中所述的弹簧( 始终处于压缩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3)是圆柱弹簧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3)与踏板臂(2)中部的连接点处设有弹簧座一,所述的踏板臂( 上固连有一根支承轴,所述的弹簧(3)压于弹簧座一的正面,所述的弹簧座一的背面具有卡口,所述的支承轴卡于此卡口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轴的外端设有销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属于机械
它解决了现有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等技术问题。本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包括支架组件和踏板臂,所述的踏板臂的一端与所述的支架组件相铰接,另一端固定有踏板,支架组件包括一支撑臂,所述的支撑臂的端部与所述的踏板臂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一弹簧,当所述的离合踏板总成处于安装位置且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所述的踏板臂中部弹簧的连接点处于高于所述的踏板臂铰接点与支撑臂端部形成的连线的上方,并且所述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占用面积小等优点。文档编号B60K23/02GK202063017SQ20112012588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铂, 潘之杰, 赵福全, 隋延奇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离合踏板总成,包括支架组件(1)和踏板臂(2),所述的踏板臂(2)的一端与所述的支架组件(1)相铰接,另一端固定有踏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组件(1)包括一支撑臂(11),所述的支撑臂(11)的端部与所述的踏板臂(2)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一弹簧(3),当所述的离合踏板(4)总成处于安装位置且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所述的踏板臂(2)中部弹簧(3)的连接点处于高于所述的踏板臂(2)铰接点与支撑臂(11)端部形成的连线的上方,并且所述的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延奇李铂潘之杰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