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35179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变速冲击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指示油压学习控制装置具备:输出侧转矩时间变化率运算装置,其运算自动变速器的输出侧的转矩的时间变化率;修正装置,其基于运算出的输出侧转矩的时间变化率与目标值的差,对在下一次变速时联接侧摩擦元件的驱动力开始传递时的指示油压进行修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学习自动变速器的摩擦元件联接时的指示油压,使变速冲击降低的。
技术介绍
自动变速器通过断开/联接摩擦元件进行变速。在摩擦元件联接时,当没有适当地控制控制压时会发生变速冲击。于是,通常进行对联接时的油压进行记忆,在下一次控制时进行反映该记忆值的学习控制。通过该学习控制,能够适当地控制摩擦联接元件的控制油压。作为进行这样的控制的变速控制方法,公知的有如下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即、在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升档时的变速控制方法中,根据基于惯性相初期的齿轮变速装置的输入轴的转速的变化的评价指标(最大控制偏差emax), 求取用于获得在升档开始后经过规定时间后供给高速侧摩擦卡合元件的初期油压值的初期油压指令值Ci自适当值的偏差量,作为下一次的升档时的初期油压指令值而进行学习控制。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0-331962号公报变速冲击即车辆的加速度的变化通过伴随摩擦元件联接的输出轴的转矩变动而发生。该输出轴的转矩如下的公式进行表示。To = Tc = TT-ITMdNt/dt其中,To:输出轴转矩Tc 离合器(联接侧摩擦元件)转矩Ττ:涡轮转矩ITM:变速器的惯性系数Nt:涡轮转速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基于输入轴的转速的变化,学习下一次变速时的初期指示油压。换言之,基于涡轮转速Nt的斜度(dNt/dt),控制指示油压。如上式所述,联接时的变速冲击依存于输出轴转矩To,因此,不仅涡轮转速Nt的斜度(dNt/dt)变化,而且,涡轮转矩Tt也影响变速冲击。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为仅使用涡轮转速的斜度(dNt/dt)降低变速冲击的构成。 即,对于涡轮转矩Tt而言没有完全考虑。因此,在这种构成中,通过学习得到的指示油压不能使联接开始时的冲击充分地降低。另外,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构成,也认为可考虑涡轮转矩Tt修正指示油压,但是,这需要另外运算涡轮转矩Tt,但难以正确地计算出涡轮转矩Ττ,进行基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的每个转矩域不同的运算等及控制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不进行复杂的控制,通过学习提高获得的初期指示油压的精度,能够抑制摩擦元件的联接时的变速冲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基于变速指令使联接侧摩擦元件从释放状态向联接状态转移,由此,从一变速级向另一变速级进行变速,其特征在于,具备变速指令输出装置,其输出从一变速级向另一变速级的变速指令;指示油压输出装置,其基于所述变速指令,输出控制所述联接侧摩擦元件的联接力的指示油压;指示油压学习控制装置,基于上一次的变速结果,对通过所述联接侧摩擦元件开始联接而使驱动力开始传递时的指示油压进行修正,所述指示油压学习控制装置具备输出侧转矩时间变化率运算装置,其运算自动变速器的输出侧的转矩的时间变化率;修正装置,其基于所述运算出的输出侧转矩的时间变化率与目标值的差,对在下一次变速时所述联接侧摩擦元件的驱动力开始传递时的指示油压进行修正。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基于自动变速器的输出侧的转矩的时间变化率,学习修正在下一次变速时的联接侧摩擦元件的驱动力开始传递时的指示油压,因此,不进行复杂的计算,就能够正确地学习修正指示油压,通过利用正确的指示油压进行控制,能够抑制变速冲击。尤其是,输出侧转矩的时间变化率基于涡轮转矩的一级微分值和涡轮转速的二级微分值求取,但是,涡轮转矩的一级微分值微少可以忽略,因此,不进行复杂的计算就能够正确地学习修正指示油压。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构成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机构功能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每个变速级的各摩擦联接元件的联接状态的联接工作表;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系统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滑行运转时的变速级从2速向1速的降档变换的动作的时间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转矩传递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低速&倒车制动器的指示油压和涡轮转速的变化及加速度的变化的说明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AT控制器单元的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修正值图的一例的说明图。符号说明AT:自动变速器2 液力变矩器4 变速器输入轴5 变速器输出齿轮L&R/B 低速&倒车制动器(联接侧摩擦元件)35 =AT控制器单元(控制装置、变速指令输出装置、指示油压输出装置、指示油压学习装置、输出侧转矩时间变化率运算装置、修正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AT的构成的说明图。该自动变速器AT 为前进4速后退1速的自动变速器。如图1所示,自动变速器AT具备变矩器壳体1、液力变矩器2、变速驱动桥箱3、 变速器输入轴4、变速器输出齿轮5、变速机构6、减速齿轮轴7、减速齿轮机构8、差动齿轮机构9、左驱动轴10、右驱动轴11。变矩器壳体1在其内部配置有具有发挥起动功能及制振功能的锁止离合器12的液力变矩器2。锁止离合器12通过联接直接连结发动机Eng的曲轴13和变速器输入轴4。变速驱动桥箱3与变矩器壳体1连结,在其内部配置有发挥变速功能、后退功能和空档功能的变速机构6、发挥减速功能的减速齿轮机构8、发挥差动功能的差动齿轮机构9。变速机构6配置于变速器输入轴4和变速器输出齿轮5之间,由前行星齿轮FPG、 后行星齿轮RPG、低速离合器L/C、低速&倒车制动器L&R/B、2-4制动器2-4/B、倒车离合器 REV/C、高速离合器H/C组合构成。减速齿轮机构8通过在减速齿轮轴7上设置与变速器输出齿轮5啮合的第一减速齿轮14、与差动齿轮机构9的驱动输入齿轮15啮合的第二减速齿轮16而构成。差动齿轮机构9将从驱动输入齿轮15输入的驱动力向左驱动轴10和右驱动轴11 以允许的差动进行等分配,向未图示的左前轮和右前轮传递。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机构6的功能的说明图。变速机构6作为行星齿轮设置有单小齿轮式的前行星齿轮FPG和后行星齿轮RPG。 而且,作为摩擦元件,设置有低速离合器L/C、低速&倒车制动器L&R/B、2-4制动器2-4/B、 倒车离合器REV/C、高速离合器H/C。前行星齿轮FPG具有前太阳齿轮FS、前齿圈FR、支承与两齿轮FS、FR啮合的前小齿轮FP的前行星齿轮架FC。后行星齿轮RPG具有后太阳齿轮RS、后齿圈RR、支承与两齿轮RS、RR啮合的后小齿轮RP的后行星齿轮架RO。前行星齿轮架FC和后齿圈RR通过第一旋转构件Ml—体地连结。另外,前齿圈FR 和后行星齿轮架RG通过第二旋转构件M2 —体地连结。 因此,通过前行星齿轮FPG和后行星齿轮RPG的组合,构成从6个旋转元件中减去 2个旋转元件的4个旋转元件(前太阳齿轮FS、后太阳齿轮RS、第一旋转构件Ml、第二旋转构件M2)。前太阳齿轮FS经由倒车离合器REV/C与变速器输入轴4可离合地设置。而且,经由2-4制动器2-4/B可固定地设置于变速驱动桥箱3。后太阳齿轮RS经由低速离合器L/C与变速器输入轴4可离合地设置。第一旋转构件Ml经由低速&倒车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基于变速指令使联接侧摩擦元件从释放状态向联接状态转移,由此,从一变速级向另一变速级进行变速,其特征在于,具备:变速指令输出装置,其输出从一变速级向另一变速级的变速指令;指示油压输出装置,其基于所述变速指令,输出控制所述联接侧摩擦元件的联接力的指示油压;指示油压学习控制装置,基于上一次的变速结果,对通过所述联接侧摩擦元件开始联接而使驱动力开始传递时的指示油压进行修正,所述指示油压学习控制装置具备:输出侧转矩时间变化率运算装置,其运算自动变速器的输出侧的转矩的时间变化率;修正装置,其基于所述运算出的输出侧转矩的时间变化率与目标值的差,对在下一次变速时所述联接侧摩擦元件的驱动力开始传递时的指示油压进行修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本育弘佐藤理
申请(专利权)人:加特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