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0607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电路板,包括一基板和一主控电路板,所述基板和所述主控电路板为上下拼接,且在所述基板和所述主控电路板的边缘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相互匹配的固定件和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件将基板和主控制电路板上下拼接,可以有效地防止车辆震动或晃动对电路板相互连接的影响,从而避免了接触不良的现象。此外,采用接插件的容错率高,使得车辆震动或晃动时,两块电路板仍能保持有效连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固定件相互拼装的组合式电路 板,适用于车载终端系统中。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电子装置中(包括电脑、PDA、相机等)所使用的电路板为一单板。所谓 单板即将所有电子元件、芯片及外围电路等都设置在一块电路板上。通常用的电路板上设 有一芯片组,其包括两个芯片。其中较大的芯片为北桥芯片,用于连接中央处理器、存储器 模块和显示器界面。而另一个为南桥芯片,用于连接外周电路和接口。由于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设置于一块电路板上,因此造成电子终端的电路板在升 级部分模块或者增加功能时,需要更换整个电路板,从而增加了不必要的花费。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为ZL02292572. 4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分离式电路板。如图1 所示,该分离式电路板将南、北桥芯片(即第二、第一控制芯片)设置在两块电路板上。同 时借由第一与第二连接器作为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二控制芯片之间的电讯连接界面,以达到 信号传输的目的。这样当系统需要升级时,使用者可以视情况选择更换第一或第二电路板 块,不但增加系统升级上的弹性,降低更换电路板的花费,且能减少废弃电路板的数量和有 利环保。然而,在车载终端领域,若使用上述分离式电路板会带来新的问题一、车载终端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会产生震动或者晃动,从而造成两块电路板接 触不良,导致终端损坏甚至发生车辆事故。二、两块电路板通常由螺丝来固定,由于连接器的容错率较低,当电路板上的螺孔 或螺纹柱的位置出现偏差时,两块电路板就无法建立正常的通讯,导致废品率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分离式电路板在车辆行驶过 程中容易松动,导致两块电路板接触不良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式电路板,适用于车载系统 中。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组合式电路板,包 括一基板和一主控电路板,其特点在于,所述基板和所述主控电路板为上下拼接,且在所述 基板和所述主控电路板的边缘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相互匹配的固定件和固定孔。固定件和固 定孔用于固定基板和主控电路板的相对位置。较佳地,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孔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较佳地,所述固定件为螺纹柱或凸头,所述固定孔为螺纹孔或凹孔。通过螺纹柱和螺纹孔进行固定比较牢固,而凸头和凹孔卡扣连接较方便易行。较佳地,在所述基板和所述主控电路板的边缘分别还设有若干个相互搭配的第一 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连接器用于连接基板和主控电路板,从而实现通讯传输。较佳地,所述基板上设置外围电路及接口,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主控制芯片,且 所述外围电路及接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性 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为对应插接的连接端口。连接端口便 于插接,简单易行。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接插槽,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接插件。接插件容错率较 高,即使连接位置出现稍微偏差时也能保持有效连接。较佳地,所述接插槽和所述接插件为“板到板”型。“板到板”的形式增大了连接的 接触面积,保证了有效连接。较佳地,所述组合式电路板为用于车载系统中的组合式电路板。可以有效避免车 载系统中的震动或晃动造成电路板的接触不良现象。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固定件将基板和主控制电路板 上下拼接,可以有效地防止车辆震动或晃动对电路板相互连接的影响,从而避免了接触不 良的现象。此外,采用接插件的容错率高,使得车辆震动或晃动时,两块电路板仍能保持有 效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分离式电路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2-4所示,组合电路板包括一基板1和一主控制电路板2。基板1上设置有若 干第一连接器7和若干固定件5。主控制电路板2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器8和若干固定 孔6。在基板1和主控制电路板2的中间区域分别布置外围电路及接口 3和主控制芯片4。实施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参考图2,基板1的左右边缘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一固定件,此处采用螺纹柱5。主 控制电路板2的左右边缘分别对应设置一固定孔,此处对应采用螺纹孔6。螺纹柱5和螺纹 孔6的位置相对应,大小相匹配。基板1的上下边缘分别设置一第一连接器,此处采用接插槽7。主控电路板2的上 下边缘分别对应设置一第二连接器,此处采用接插件8。接插槽7和接插件8相互匹配。基板1的中间位置设置外围电路及接口 3,主控电路板2上设置主控制芯片4。外 围电路及接口 3与接插槽7电性连接,主控制芯片2与接插件8电性连接。组合式电路板组合方式为将主控制电路板2上的接插件8对应插入基板1上的 接插槽7,从而实现通讯传输。同时,基板1上的螺纹柱5拧紧于主控制电路板2上对应的 螺纹孔6内,用于固定基板和主控电路板的相对位置。这样就可以实现主控电路板2和基4板1上下拼接,主控电路板2扣合于基板1的正上方,从而使得基板和主控电路板能有效进 行通讯传输,且不会由于震动或晃动而接触不良。其中,采用螺纹柱5和螺纹孔6的配合,使得固定更加牢固。当然,固定件和固定孔也可以采用凸头和凹孔,卡扣连接较方便易行。其中,采用插接槽7和插接件8的配合,容错率较高,即使连接位置出现稍微偏差 时也能保持有效连接。而且插接槽7和插接件8是“板到板”型,增大了连接的接触面积, 保证了有效连接。当然,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也可以采用对应插接的连接端口。连接端口便于 插接,简单易行。综上所述,上述组合式电路板适用于车载系统中。可以有效避免车载系统中的震 动或晃动对电路板的影响及损坏。实施例二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由图3可见,本实施例的结构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基板1的边 缘四角均设有一螺纹柱5 (或凸头),对应在主控制电路板2的边缘四角均设置一螺纹孔 6(或凹孔)。该布置方式的作用在于使得基板1和主控制电路板2的拼接更牢固,且更加平 離iF. ο实施例三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结构基本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基板1的上下 左右边缘均设置一接插槽7 (或连接端口),对应在主控制电路板2的上下左右边缘均设置 一接插件8 (或连接件端口)。该布置方式的作用在于设置多个接插槽7和接插件8的组合,可以保证电路的有 效连接,提高电路板的使用效率。当然,除上述实施例以外,基板1和主控制电路板2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还可以使用其他通讯连接装置。而所述的固定件和固定孔也可以使用其他起到固定作用的 部件。此外,固定件和固定孔的个数和布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而连接件 (如接插槽和接插件)的个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其布置位置要符合电路布线要求。以 上情况都可以达到本技术同样的效果。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 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电路板,包括一基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电路板,包括一基板和一主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和所述主控电路板为上下拼接,且在所述基板和所述主控电路板的边缘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相互匹配的固定件和固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毛张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