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炎活性的乳杆菌分离株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8687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两株具有抗炎活性以及有益的益生性质的乳杆菌分离株,也就是沙克乳杆菌(Lactobacillus?sakei)GMNL-76以及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GMNL-89,它们分别以保藏编号BCRC?910355与B?CRC?910340被保藏于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FIRDI)的生物资源保存及研究中心(BCRC),以及以保藏编号CCTCC?M?207153与CCTCC?M?207154被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这两株乳杆菌分离株及其继代培养后代可被用于制备各式的食品产品,以及用于制备用于治疗和/或缓解与炎症有关联的疾病(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两株具有抗炎活性以及有益的益生性质(beneficial probiotic properties)的乳杆菌分离株,也就是沙克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GMNL-76以及罗 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GMNL-89,它们分别以保藏编号BCRC 910355与BCRC 910340被保藏于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FIRDI)的生物资源保存及研究中心(BCRC),以及以 保藏编号CCTCC M 207153与CCTCC M 2071M被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 这两株乳杆菌分离株及其继代培养后代可被用于制备各式的食品产品,以及用于制备用于 治疗和/或缓解与炎症有关联的疾病(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它会造 成关节(例如手、足、腕、肘、膝以及踝关节)的肿胀、变形、疼痛、萎缩以及僵硬。长期的慢 性关节炎会逐渐侵蚀掉正常的关节骨细胞,导致关节变形以致最后丧失功能。此外,类风湿 性关节炎也会侵犯关节以外的部位,例如腺体(诸如唾液腺、泪腺以及淋巴腺等)、器官(诸 如肝脏、脾脏、心脏以及肺脏等)或系统(诸如循环系统以及神经系统),进而造成类风湿性 血管炎、胸膜肺征候(pleuropulmonary manifestations)(包括间质纤维化、胸膜肺结节、 肺炎与动脉炎)以及费耳提氏综合征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年龄主要是落在40至50岁之间,而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 的2至4倍。至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确切致病原因仍是未知,但是,先前的研究显示遗传 倾向、环境诱发、自身免疫现象、慢性炎症、细胞运输以及治疗等都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的免疫发病机制有关联。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灶是滑膜组织。正常关节内的滑膜细胞不会超过3层, 但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内则会出现明显的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可能是肇因于患者的免 疫细胞不正常地攻击自身的关节软骨与滑膜组织的I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I,CII)。类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被检测出具有对II型胶原具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和/或类风湿因子。类 风湿因子是由IgG的Fc区域的糖基化缺陷而引发的自身抗体,其中以IgM最多见,而IgG、 IgA也有发现。类风湿因子在大约8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可检测到,它与原始抗原 结合之后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沉积于滑膜、软骨或血管中而造成病变。已知细胞因子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组织修复、细胞生长、纤 维化、血管发生,以及免疫应答。因此,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疾病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在 M. Feldmann et al. (1996),Annu. Rev. Immunol.,14 :397-440 此篇回顾性论文 中,M. Feldmann等人借由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滑膜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与调控来探讨 RA的发病机制,其中细胞因子被区分为下面四大类别(1)促炎细胞因子;(2)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C3)趋化性细胞因子;以及(4)促有丝分裂细胞因子等。促炎细胞因子是一群由1型T辅助细胞(简称Thl细胞)所产生的能够调节 延迟型过敏反应的分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 (IL-I)、干扰素-γ (IFN- y )、肿瘤坏死因 子-α (TNF-α)以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在风湿性疾病中所观 察到的软骨破坏已被普遍地认为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活性所造成,该基质金属蛋白 酶是由对促炎细胞因子(诸如IL-I或TNF-α )有反应并被活化的巨噬细胞与成纤维细胞 所产生。M. Feldmarm等人进一步提到将IL-I或TNF-α注射至经胶原免疫的小鼠或大鼠 体内,或将IFN-Y局部注射到经II型胶原免疫的小鼠的脚掌中,皆会加速关节炎的发生并 增高疾病的严重性(M. Feldmann et al. (1996),同上述)。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也被称为抗炎细胞因子)是一群由2型T辅助细胞(简称 Th2细胞)所产生的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分子,包括IL-4、IL-10、IL-13以及转化生长因 子-β (TGF-β)等。在 G.Garcia et al. (1999),Journal of Autoimmunity, 13 :315-324 中,G.Garcia等人提到TGF_i3与IL-10这两种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不仅会抑制诱发MMP 的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也会诱发MMP的天然抑制剂(也就是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 剂TIMP)的生成。G. Garcia等人进一步提到IL_10被广为知晓除了会抑制从Th 1细胞 生成IFN-γ之外,还会抑制从其它的白细胞群生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因子。IL-10会抑制从 巨噬细胞生成IL-I、IL-6,TNF-a、IL-8以及G-C 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并且会抑制 从多形核细胞生成IL-1、TNF、IL-8、巨噬细胞炎性蛋白质1 a (MIP1 a )以及巨噬细胞炎性 蛋白质1 β (ΜΙΡ1 β ),而这些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之中的大多数涉及到关节炎的病理过程 (G. Garcia et al. (1999),同上述)。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与Thl细胞有关的促炎细胞因子(诸如TNF- α与IFN- y )会 促进炎症而使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况更为恶化,而与Th2细胞有关的免疫调节性细胞因 子(诸如IL-10与IL-4)除了可以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之外,也可通过诱导TIMP的生 成来减少软骨破坏。目前尚无药物可有效地治愈类风湿性关节炎,因此临床上所使用的药物仅能着重 于防止关节与其它组织或器官的炎症与破坏、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以及维持关节的 功能并防止变形等。治疗的模式可区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运动治疗以及饮 食控制等。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炎症的症状进行治疗,而现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的药物可被归纳为下面五大类(谢调扬与陈培瑛000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药学 杂志,17 (4) :109-116)1.生物应答调节剂(BRM)例如依那西普(商品名称为Enbrel )与英利西单 抗(商品名称为Remicade ),它们是抗-TNF药剂,可借由特异性地结合至TNF-α来抑制 TNF-α的生物活性,进而减轻TNF-α所造成的炎症现象;2.非甾体抗炎药(NSAID)例如阿司匹林与布洛芬,此类药物具有消炎与止痛的 功效,因此可供用于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长期或短期的疼痛与炎症;3.疾病改善型抗风湿药(DMARD)例如来氟米特(商品名称为Arava )、氨甲碟 呤、青霉胺、羟氯喹以及金化合物等,它们适用于对NSAID没有反应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 者。DMARD借由调节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异常免疫反应来延缓疾病过程,而使用此类药 物来进行治疗时必须有医师的监督以避免副作用的发生;4.皮质类固醇此类药物对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十分有效,但是会产生许多副 作用。皮质类固醇通常是以口服或注射的剂型进行施用,但是经常注射皮质类固醇会伤害 软骨,因此注射次数以每年1至2次为限。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炎活性的乳杆菌属菌种(Lactobacillus sp.)的分离株,其特征在于:该乳杆菌属菌种的分离株是:(i)一种保藏菌株: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GMNL-89,其以保藏编号CCTCC M207154被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或(ii)在(i)项中的所述保藏菌株的继代培养后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笃文李浚笙谢丰钦陈靓珮黄璻尹吕英震
申请(专利权)人:景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